(60)无我的轮回和往生
今天是我们《楞严经》的第二十讲,第二十节课。上一回我们讲到了佛说“此非汝心”、“此心虚妄”,师父给大家留了一个问题,答对了有奖,答错了罚款,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答对的,倒是已经有几个人迫不及待地给师父交了二百五……
那么,有谁还记得问题是什么吗?有些人连问题都还没看懂,没搞清楚,就很着急地来找师父,看来是把这个问题当成了普通的考试,当成了普通的问题。你们还记不记得那个“一字答错,堕五百世野狐身”的公案?佛经法义、生命奥义的问答,可不能随便乱答想当然,因果很重!所以这些着急回答问题的人,这样的悟性根机,只能说明他们还缺乏基本的自知、明智,还没有学会真正的“闻思”,还没有入门,是有点轻率了——这是需要自己反省和改正的。
不过这几位轻率回答的人,他们至少要比绝大多数不敢来找师父的人有勇气,他们只是交了点学费,但至少知道“自己有错”、“自己错了”,那么绝大多数人呢?绝大多数人貌似挺“成熟”、挺会“藏拙”的,你们是不敢回答、怕出错、没把握?还是舍不得那个二百五?害怕被师父发现自己是二百五,不敢暴露或承认自己是个二百五,担心被嘲笑?还是怎样?这里面其实就隐藏了一个很深的东西,一个很微妙的心理,,一个很深的“我执”,是不是这样?
对我们佛弟子,尤其是对念佛人来说,这个不敢或不愿面对的,有时候恰恰就是需要我们在实际修持中去觉察和突破的!师父天天强调什么“机法二深信”,你们也经常念叨的,那么,既然早就明白自己是个“罪恶生死凡夫”,那我们为什么还那么在乎、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是个业障二百五?如果我们不是二百五,那又何必学佛?就是因为知道自己很愚痴、很颠倒、很二百五,这个是必须要面对和承认的,所以我们才要低下头来,谦卑认错,然后追随前贤,好好地修福修慧,好好念佛学佛,以求能够彻底的改变,是不是这样?
所以,以后对师父提出的问题不要逃避,不要害怕交学费,只要学会依佛依法、慎思明辨、谨慎回答就OK了,这个对你们智慧和道心的成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了解吗?如果一个修行者,连大胆求证、犯错以及否定自我的勇气胆气都没有,那么就不要指望能够成为什么法器或道器了。
现在我们回到问题本身,记得师父问的是:既然佛说“此非我心”,“此心虚妄”,那么到底是谁在承受因果?是谁在轮回?是谁去往生?对不对?既然无我,那么是谁?大家还想不想再参一参?现在不用交钱,不用交二百五。
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佛法的问题啊,师父教你们一个乖,这个答案其实往往就在佛说里,就在问题的本身里隐藏着,但你们要善于发现和正思维,然后才会有可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和了悟——已经说得很明显了。谁再给师父二百五?
比如佛陀说“此非我心”、“此心虚妄”,我们可以换几个词,说此心是“空性、缘起、无我”的——这样把概念互相关联、对应起来,也许就比较容易贯通了——这也是佛陀在无数大小乘经典里面曾经反复强调的关键性开示。那么,假如佛说为真,这个心是空性、无我、虚妄的(其实我们的身体和这个世界亦复如是),那样一来很多死脑筋的人就想不通了,因为他们把空性、无我和虚妄的定义错解成了“什么都没有”,那么轮回、往生和承担因果的“主体”是什么?总得有个“灵魂”或“东西”来做主体吧?不然该怎么理解?一般人想不明白。如果不是“我”在轮回或往生,那么是谁?所以很多人就会觉得很矛盾,解释不通。这是执著自我、拥有我执的凡夫在思维上最难突破的“点”!这基本上是我们生命中最难突破的一个“点”。
其实佛陀早就在千经万论里面明确说过了,我们一切众生的这个身心小我都是缘起的幻化,是因缘和合才形成了这个“自我感”,所以“我执”也是缘起的。这一期生命的生灭幻化结束后,也就是从生到死结束后,表面看是“尘归尘土归土”,灰飞烟灭,似乎“什么都没有”了,但那个身口意的“小我”曾经迷执造作的善恶的力量(我们佛教讲叫做“业力”)并没有消失,它会创造、感应或投射出另一个缘起如幻的境界,会重新形成另一个缘起如幻的身心小我,重新形成另一个因缘和合的“自我感”或“我执”,就像波浪传递成为下一个波浪,又像从一个梦连接到下一个梦,众生就是这样不断地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几乎永无休止——在这个“幻生梦死”的轮回大戏里,其实并没有一个真实的、固定的、永恒不变的“自我”可得!
打个比方,就像你上辈子是男的,你错误认同了这个身心小我、这个性别、这个自我感,你以为这就是唯一的、不变的“我”;但实际上你轮回到这辈子却因为业力的缘故身不由己投胎做了一个女人,你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做过男人,拥有男性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你现在很理所当然的、自然而然的就认同了这个女性的身心小我,接受了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拥有了一个女人的“自我感”,女人所有的优点和缺点你不学都会了,对不对?
你以为这个“女人相”、“女人的身份”就是你唯一不变的“自我”,一个能够生孩子、每月来例假的百分百女人,怎么可能上辈子会做过“男人”这么龌蹉的东西?不可能!但是在你有限所知所远远不及之处,众生的轮回、缘起和幻化的戏码却从未停止过。你下辈子不要说做什么男人女人了,你还能不能做人都不确定,你造作的业力也许会让你上升天道,但最大的可能是让你堕落恶道,到时候你能拥有一个“动物的自我”那都算是比较好的缘起了,一旦你拥有一个“饿鬼道地狱道的自我”,那这个缘起的体验就只能用惨不忍睹、惨不堪言来形容,那个噩梦的恐怖远超人类的想象!
所以在六道轮回里,所有众生的正报——这个身心、小我和我执,乃至包括所有依报显现的时空环境,这一切生命的正依境界统统都是缘起的、幻化的、虚妄的,正所谓“虚妄有生死,假名为轮回”,什么因果、轮回和往生都不过是假名,只是一个方便说罢了,是为了让人容易了解,在本质上这些概念和境界也都是缘起的、幻化的、虚妄的,都是同一空性。
总而言之,在我们这个虚妄的轮回里,只有虚妄的自我,在感受虚妄的生死,承担虚妄的因果,只有虚妄的生命洪流在不断地幻化,从来就没有“我”,没有“谁”!听得清楚吗?在这个一切都是缘起幻化的虚妄里,在这个空性的生命海洋里,如果非要找到一个“谁”来做主体,那么这个思维的本身就是错误的、颠倒的!所以师父的问题,“谁在轮回,谁去往生,谁承担因果”,这个问题的本身就是陷阱!很多人拼命地去找“谁”,不管你们找到的是“谁”,那个答案都是错误的,所以都要给师父二百五!
在无始无终的轮回历程里,我们曾经造作了无限的缘起,拥有无限的自我、无限的躯壳、无限的生命体验,因为我们具足空性“无我故无限”的伟大创造力,所以个人就创造了“个体的轮回”,而众生一起共舞就创造了“共业的轮回”。你都不知道已经做过多少世的男人或女人、狮子或老虎、苍蝇或蚊子、牛马或猪羊、飞鸟或游鱼,乃至天人鬼神众、地狱苦众生……这里面,到底哪个才是你,哪个又不是你?面对无限缘起的生命形态,你觉得你的真实自我是什么?你觉得你是“谁”?是不是“说是一物即不中”?
所以那些交了二百五的,这个学费你们说该不该交?值不值得?
现在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了,是我们这个“虚妄的自我”产生了“虚妄的执著”,由此造作了“虚妄的轮回”,那么如果再进一步,这个“虚妄的自我”某一天突然觉醒了,他觉悟到这个轮回、这个自我和执著都是虚妄不实的,那会怎样?那就会像佛陀在《圆觉经》里讲的,“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知道一切都是虚妄的,那么这颗狂心贼心就会停止妄造,放下迷执,这个生死轮回的车轮就会开始休歇,不再转动了——当业障的无明迷雾拨开,解脱的曙光自然就会来临。
再来,如果这个“虚妄的自我”,他的善根福德非常深厚,他还发起了自觉觉他、求生净土的大菩提心,那么当他承佛威神、实现了往生,那也是“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还记得这句话吗?这是古德的明眼人、过来人讲的。所以往生净土实际上也是无我无生的,并没有一个“谁”往生了——失望吗?不要错解——并没有一个“谁”往生了,但是在净土莲池海会的莲花台上,又的确会有一个全新的、相好庄严、如佛不二的“你”化现出来,这个全新的“你”是佛力加持的无比强大的增上缘起的展现,佛说往生者个个都是“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所以这个往生后的“空性之身”和轮回中的“虚妄自我”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谓净土和轮回,这个往生净土和堕落轮回,虽然在本质上都是空性一如、毫无差别的,但是它们在具体生命境界的体验上那就差得太远了,截然不同,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净土是弥陀正觉大愿所成,清净庄严,不可思议,而轮回是众生善恶业障所感,苦多乐少,烦恼炽盛;净土是妙有妙用,妙相具足,轮回是妄有妄造,错用其心;净土是虽有“空性之身”,但没有我执,轮回是尽管“虚妄无我”,却我执难破;净土往生就像彻底的觉醒,而六道轮回则是还在做梦;净土的境界是光寿无量、神通自在、超越时空,而轮回的境界则是生死无常、烦恼束缚、身不由己;净土是莲花化生、清净光明,轮回则是秽恶不净、众苦充满;净土能够仗佛慈力、永不退转、直至圆满,轮回则只能念念颠倒、无有依凭,痛苦无奈……类似的对比,师父还可以举出无数个。
所以真正明了轮回和净土的奥秘,明白了无我的奥秘,聪明人该怎么取舍抉择,那应该就不用师父教了哈。我们下面再来看佛陀对阿难的教诲,那个难度应该就会减轻不少,应该就会比较好理解了。
(61)恒沙微尘梦 本来无生忍
下面请大家找到经文,翻开经文。以前听课的居士可以告诉新来的居士,在哪一页。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这是讲,佛陀为了帮助阿难和现场的大众,为了让他们的“虚妄之心”证入本来本具的无生法忍境界,也就是“舍妄归真”,证入“常住真心”,又叫做“自性真心”的境界,所以佛陀就在他犹如狮子一样尊贵威严的法座上,以大慈悲心,用佛手抚摸阿难尊者的头顶,这是表示安慰和加持的意思,然后就告诉大家说:
我经常讲,这世间的万事万物一切法,它们全部都是由自性真心显化、显现出来的;而世出世间的一切因缘果报,大至世界虚空,小至颗粒微尘,这如幻的一切也都是以自性真心为本体的,然后才有了万事万物、有情无情、正报依报各自不同的特质、相状和作用。
佛陀说的这个,又让我联想到梦了。我们做梦的时候,梦里的一切,天地、时空、地水火风、你我他它,投射出这一切的是不是正在做梦的这个心?而梦里的一切是不是就像佛陀讲的,是“唯心所现”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是不是“因心成体”而又各有不同?
我们的这个“前尘虚妄相想”的“六尘缘影”之心,尚且能够幻化、投射出一个个梦境的世界,那么我们回到这个所谓梦醒后的现实世界,大家现在没有做梦,觉得自己很清醒对吧?但你们怎么确定现在的体验不是一个梦?你们怎么判断现在没有在做梦?这个现实和梦境的区别到底在哪里?有区别吗?如果你在梦里醒不过来,那个梦境是不是就变成了你的现实?像我们在这里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而无数的众生也正在相爱相杀、互结因缘,谁敢相信这截然不同的一切,居然都是出自同一个心、都是自性真心所化现的?有几个人能相信?
我们的虚妄之心都能创造出一个梦境世界,恒河沙数的众生,那就应该有无数的梦、无数的世界,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有一个无限不可思议的自性真心,它以性空无我的本质,投射、创造出了无限的宇宙、无限的众生、无限的我们,这难道不是一个很有可能的事情吗?你们觉得这个很难理解和接受吗?大家觉得能够理解和接受吗?
我常常想,我们人类的梦,人类之所以会做梦,其实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在给每个人传递一个最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在提醒我们:所谓现实,就是个梦!所谓生命,就是个梦!梦里同梦外,一切唯心造!听得明白吗?
其实师父并不打算说服你们,我现在越来越理解佛陀当年说的那句话了,所谓“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这个佛法的确是非常的难信难解、难思难议,这个由佛陀实证并开显的伟大生命实相,能够有福相信的人,过去都极少极少,现在就更不用说了,绝对是日渐稀少,所以只能随缘。
有点扯远了,我们还是回到经文。在这一段提到了一个词,“无生法忍”,这个词在以前讲经的时候曾多次讲过,估计你们也忘得差不多了,你们可以去查《佛学辞典》、去问“百度上师”,但能看懂的估计也没几个,所以师父还是要重点讲一讲,提拈一下。
有个细节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之前先是阿难“认贼为子”,错把正在思考的虚妄之心当成了“我的心”,然后佛陀就呵斥他说“此非汝心”、“此心虚妄”,阿难一听就慌了,害怕自己同无情的土木一样“无心”,以为没有这个心那就什么都没有了,一切落空,一切修行白搭!绝大多数凡夫通常也有类似的“以为”,尤其是被无神论断灭邪见洗了脑的人,以为人死之后一把火,身心俱灭,那就什么都结束、消失了。所以做人做事不考虑将来,不敬畏因果,满大街、满医院、满监狱里活着的,都是正在给地狱添砖加瓦的,这样的人可谓比比皆是。
所以佛陀为了破除阿难和众生的这种邪见邪思维,才在这里“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紧接着就说出了“诸法唯心所现,一切因心成体”的实相奥义,实际上就是在告诉阿难和我们,在那个生灭无常的虚妄之心背后,其实存在着一个无生法忍的自性真心,众生的这个身心小我就算是死亡、不见了,生命也不会从此断绝,也不会从此断灭,因为这个虚妄身心是依真心而幻有的(听清楚师父的用词),而自性真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所以才叫做“无生法忍”——没有这个,轮回从哪里来?对不对?不然轮回从哪里来?只有真心常住,才会幻有不断,然后才会有轮回无尽、生死无穷。
佛陀这样说,实际上就是在帮我们安心,因为只有生命永恒,永不断绝,解脱才有可能,修行才有奔头,死亡才不是绝望,而我们才不会错用其心,堕落恶趣!所以对佛陀的慈悲,对他老人家的法布施恩德,可以说我们粉身碎骨、尽未来际都不足以报答!
那么,回到法义本身,所谓“无生法忍”,这个“无生”指的就是不生不灭、本来不生,“法”是指一切万法,“忍”就是如如不动的意思,不是什么忍耐、忍受、忍让、忍一口气憋死自己的意思。所以这个“一切法本来不生、如如不动”的“无生法忍”,它既是对生命万法实相的准确描述,同时也是对我们心性本来面目的直指,因此也可以把它叫做“常住真心”或“自性真心”。
在本经这里,这个“欲令心入无生法忍”的“心”,指的是“前尘虚妄相想”之心,后面佛说的“唯心所现,因心成体”的“心”,指的是无生法忍的自性真心。所以同样都是用这个“心”字,含义却截然不同,这点大家要留意,否则很容易就会看不懂、看糊涂了。
那么,由于我们这部《楞严经》是大乘圆顿了义的无上宝典,所以“无生法忍”出现在这里,它指向的境界肯定也是圆顿了义的,不是什么次第法、渐修法,这点大家也要了解。
其实不管是轮回六道,还是往生净土,不管是生死还是涅槃,九法界一切众生本来就在无生法忍的境界当中,佛陀就更不用说了,因为这是大道——空性的大道法则,“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者非道”!所以不管轮回中的一切有情、不管我们再怎么生老病死,宇宙星球再怎么成住坏空,这一切生生灭灭的表演、表象都只是空性的幻有幻化幻现,刹那生灭的当下就是不生不灭,因为生是幻生、灭是幻灭,其中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我”或“谁”出生又灭掉了(这个道理讲过很多次了),因此生即无生、灭即无灭,万法如如,动即不动,是为无生法忍。这个本来面目是不假修证的,人人具足。
可惜,早已习惯轮回的我们,虽然个个具足无生法忍的本来面目,但是作为业障凡夫呢,这个道理想要明白都很难了,想要念念体证到,那就更是难上加难,对我们凡夫来说几乎不可能,基本上就是口头禅的份,说说而已。像你们有时候调戏无染,说“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无染一听就急了,每次都很捉急,然后他噼里啪啦的可以从过去给你讲到未来、从国内讲到国际,这就是忘失了无生法忍。然后无染讲完,嘴巴舒坦了,他又开始拿起念珠,“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回来了,又回到了无生法忍的本来境界。
所以我们凡夫出去和回来都很容易,念念忘记念佛,一打妄想,那就远离了无生法忍;念念提起佛号,一念回归,那就当下契入了无生法忍!了解吗?记住了吗?要离家出走很容易,绝大多数众生玩得糊涂、玩得脑残了,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回家的窍决;像我们这样知道并相信的人是极少数,那对我们来说回家就是很简单的事,承佛威神,弹指一瞬,如鸟出笼,海阔天空!所以大家在红尘玩归玩、混归混,但千万不要玩迷糊了,要持之以恒地多多念佛,要牢记!
希望大家能明白,像我们这样的凡夫,身在轮回,业障缠身,还不断地制造新鲜的业障,就算明知有无生法忍我们也享受不到那个如如不动的解脱大乐,但是一旦老实念佛、顺利往生了,那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整个都是“无为涅槃界”,我们想不体验到无生法忍都不行,想不解脱、不大乐都不行!就像滴水融入大海,你想不变咸都不行!所有往生净土的“芬陀利华”,在佛力的加持下,或快或慢,迟早必证“阿鞞跋致”,这是八地以上永不退转的大菩萨境界,体验到的是真正的无生法忍。就算是下品下生往生的曾经的地狱众生,他们在莲花苞里体验到的,那种快乐,据佛经说“胜于三禅天之乐”,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概念?比色界三禅天体验到的那种“三界第一”的禅定大乐还要更为殊胜、更了不起,你们能想象得到吗?蚂蚁能想象得到人类帝王的快乐吗?我们都无法想象,蚂蚁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只有往生净土,我们凡夫才能够“不断烦恼,得涅槃分”,才能真正的去体验和证悟无生法忍。如果听闻到净土的无上功德、无比殊胜,却仍然执著、选择留恋轮回、执著红尘、不愿求生者,那么这样的人在我眼里,说实话跟弱智区别不大,“聪明”这个词跟他们是没有关系的。我现在走在大街上,发现每个人都跟我差不多,都是潜在的白痴和精神病患者,不得已,我只能为自己和大家多多念佛,希望佛力加持,每个人都能够有缘、有幸碰到佛法,都能够具足这样的运气!
尤其是现在末法时代,能够遇见佛法,能够具足正见、信佛念佛,这个因缘是千生万劫都非常稀有难得的,所以希望大家听了师父的激将之言,都能够警惕、反思、猛醒,不要再错过了!
(62)清净妙净明心
下面,我们回到经文。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这是接着上面的开示,佛陀就继续讲:阿难,如果在无数的世界时空里,一切“唯心所现,因心成体”的万法万有,其中山河大地,森罗万象,乃至一根草、一片叶子,每一点每一滴,它们都各有自己的体质、特征和性能,假如我们要思考穷究万法的根源,那么即使是虚空,也都有它自己的名称和现象。所以更何况是作为一切法之所依的自性真如,这个“清净妙净明心”,它是一切物质精神、生理心理、万事万物的心性本来,因此它又怎么可能反而“无体”,没有自己的特征和体性呢?
前面佛陀用“前尘虚妄相想”来定义我们能够思考、正在思考的这个心,现在却用“清净妙净明”这么美好的词汇来形容我们的自性真心,前后对比,反差很大。
佛陀是从自己的亲身实证里发出的声音,不是想当然,他老人家是以自己亲身实证到的伟大圆满境界来给我们做开示,只有过来人才能说得清楚,所以佛陀举手投足,放光动地,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信心和折服人心的摄受力,我们就算听不懂,但是只要一看到佛陀,一感受到他的光明慈悲,我们立刻就会确定:这是一个不会打妄语的圣者,绝对值得信赖!
那么,佛陀在之前曾说过,“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现在又说我们的自性真心是“清净妙净明心”,这两个说的其实是一回事儿,你们信不信?古德有解释说,“在生死而不能污”就叫做“清”,“在烦恼而不能染”就叫做“净”(其实就是不垢不净),而“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不可思议就叫做“妙”,一法不立而又不舍一法就叫做“妙净”,圆觉遍照、含裹十方就叫做“妙明”。
这才是三世诸佛乃至九法界一切众生的自性真心,这才是我们这个真实心体的本来面目——“清净妙净明心”!
所以阿难前面把“前尘虚妄相想”当成是“我的心”,这样认贼为子。这样严重的迷失,佛陀又怎么可能不骂他?骂都是轻的,应该当头一棒,打醒最好!
大家如果能把今天师父讲的这些内容全部吃透、理解、搞清晰了,那么以后你们也许就不会再犯跟阿难尊者一样的错误,而且你们对禅宗净土两大法门,从此以后就再也不会有任何的错解和疑谤了。像禅宗的很多公案,以后你们就应该能有个“入处”,那就会看得比较清楚、比较明白了。比如像我们以前讲过的“你就是佛”的公案,“丙丁童子来求火”的公案,“师姑原是女人做”的公案,六祖大师五个“何期自性”的公案,永嘉玄觉“一宿觉”的公案,神会禅师“知解宗徒”的公案,马祖大师“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的公案,“归宗斩蛇”的公案……无数个公案,其实指向的都是同一个、就是这个“清净妙净明心”,都是希望大家能明白“这个”。
那么,像禅师们的这种纵横自在、活杀自如的出格风采,你们大家想要体会一下吗?净土老实念佛的人,看上去笨笨呆呆的人,你们要怎么才能展现出不输于这些禅师的大丈夫风采?呵呵,给大家奉送一个故事,虽然是免费的,但是不鼓掌不讲!(众鼓掌)
在晚唐的时候,马祖大师座下出了一位“独超象外”的大祖师、大德,叫做南泉普愿禅师。当时安徽宣州有一位叫做陆亘的刺史大夫,是相当于市长还是什么的高官,他是南泉禅师的俗家弟子、大护法。有一天,这陆亘大夫正在琢磨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就把自己给绕进去了,想不通!所以他就向南泉禅师请教说(听清楚哈,脑筋急转弯):
听说古人曾在一个瓶子里养了一只鹅,然后这只鹅渐渐长大了,出瓶不得,出不来了;假如现在既不能破坏这个瓶子,也不能伤害这只鹅,那么和尚您有什么办法把鹅取出来吗?(大家有办法吗?)
南泉禅师于是就召唤了一声:大夫!
陆亘随口就答应了一声:诺。
南泉禅师当下就笑了,笑曰:出也!这不就出来了吗?就这么简单!
陆亘一听,恍然大悟,从此开解,他立刻就向禅师顶礼拜谢,表达了自己的感恩。
那么,故事讲完,诸位呆头鹅……不对!诸位芬陀利华!(众笑)我看你们的眼神,我觉得你们跟呆头鹅也差不多哈。你们觉得陆亘大夫他悟到了什么、开解了什么?你们虽然有时候的确挺呆的,但是你们懂得信佛念佛、求生净土,那么你们就从呆头鹅升华,变成了殊胜庄严的人间芬陀利华!你们现在知道净土念佛人的风采,该如何才不输于禅宗大师了吗?你们的鹅出来了吗?
切记,不必模仿羡慕任何人,管他什么千古风流、绝代开悟,我只抱定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我们念佛人的绝世风采!
一句南无金刚持,无边风流六字收!
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众鼓掌)
那么,今天的讲经时间到,我们下节课……怎么还想听啊?我看你们那迷茫的眼神,我就不想讲了,呵呵。
我们下节课可能要等到十月国庆节后再安排了,我们要避开敏感期,了解不?非常感谢大家的发心和护持,师父还是那句老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我们大家下节课再见。
(63)唯心所现,因心成体
今天是我们《楞严经》的第二十一讲,第二十一节课。相信大家都看到了,现在的新佛堂、新佛像,非常的庄严,是如此的具有加持力,我们能在这样“弥陀护念”的环境里讲经听经,还时不时地就能来一次自由自在地念佛共修,这是何等稀有难得的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
我经常想,这个其实应该是阿弥陀佛他老人家的福德,是他老人家回施给我们的福报,也是来自于十方无数佛弟子欢喜乐助的成就,所以每次想到这点,师父都会生起一种很深很深的感恩,会有一种非常珍惜珍重的心。如果我们不能善用这个福报和福地,不能拿来老实念佛、修福修慧,不能善用它来闻思正法、往生解脱,那么我们就等于是辜负了佛陀,同时也辜负了那么多人无私的帮助和成全,对不对?希望大家能了解。
所以我们要越来越把生活过好,要越来越专一、精进,要在吃喝玩乐中信愿不退,在享受生命厚赐的同时,越来越福慧增上,心智清明,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只有这样,我们才对得起这个殊胜的因缘,才对得起“人中芬陀利华”的称号,是不是这样?其实这也是我们易行道念佛人最积极最正面的一种展现,这点希望大家能明白。
好,现在言归正传,请大家翻开经文。上节课我们讲到了佛陀开示阿难,“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翻到这一页,看到了吗?然后佛陀就告诉阿难说,这个心——“唯心所现,因心成体”的心,叫做“清净妙净明心”,它就是一切万法一切众生背后的“那个”;所谓“性一切心”,言下之意,也就是说一切万法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体性,那就是“清净妙净明心”,又叫做自性、空性、法性、佛性,不管怎么描述,它们定义的、指向的其实都是同一个“东西”——“说是一物即不中”的“东西”(打双引号的哈)。
如果我们大家懂得举一反三、具备正思维的话,那么仅仅从佛陀的这几句开示里,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佛法和生命的真谛了,不过这个真谛是和我们凡夫平时的认知“常识”格格不入,乃至完全就是颠覆性的,这点大家要留意。
假如,佛陀说的这个道理是真实的,是真理,那么这就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在这个宇宙时空的架构内,我们所思维、所意识到的一切万事万物万法,包括时间空间、有情无情、有形无形、正报依报、精神物质、生理心理,以及地水火风、男女阴阳、宏观微观等等,这一切的一切,简而言之可以称为“一切万法”,不管在表面上看来有多么的不同,这一切万法的本质本性其实都是相同的、不异的,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唯心所现,因心成体”。
作为凡夫我们一般是很难理解和明白这个奥义的,有谁能想得到时间空间、地水火风、你我他它,这截然不同的一切都是以心为体,都是心性的呈现?谁能想得到?谁能相信?明着告诉你你也不会信,所以佛法难懂就难懂在这里。
因此师父想要把这个道理给大家掰扯清楚,那就必须要用到比喻了,师父不想再用梦来打比方哈,换一个,我们用电脑屏幕来打比方。电脑大家都很熟悉了对吧?只要一开机,一放电影,电脑屏幕上就会出现万事万物万法,一切人事物,万象森罗,是不是这样?
但是,不管这一切万法看上去再怎么不同,我们的心里都知道,这所谓的“万法”在本质上都是一模一样的电子信号,它们生灭来去的底板底色都是同一块屏幕,万事万法万物万相一切都在变,刹那不停,但是这个电子信号的本质不会变,这个屏幕不会变,对不对?这个逻辑思维清楚吗?
我们也可以用镜子来打比方,道理都是相通的。比如镜子里的一切影像各有不同,“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但是镜子的本质并没有不同;镜子里的一切影像美丑垢净,显隐变化,但是镜子的本身却不会变化。
我们由此可以明白至少几个妙理:第一,如果离开了屏幕或镜子,那么一切万法、一切影像就都不复存在了,一切万法、一切影像之所以能够有如幻的呈现,那都是因为依托了屏幕或镜子。而这个屏幕或镜子比喻的就是我们的心,自性真心,没有这个心就不可能有如幻的万法,就不会有如幻的缘起,所以佛陀才会说“唯心所现,因心成体”。
第二,屏幕或镜子里的一切万法、一切影像,虽然看上去各有不同,但它们依托的其实都是同一块屏幕或镜子,只有差别相,实无差别性。如果没有屏幕或镜子的共性,那么就不会有一切万法、一切影像的所谓“个性”、所谓“不同”。
同理,现实中的一切万法亦复如是,看上去虽然千差万别,各有不同,各有相状,但实际上万法都是同一空性的,毕竟了不可得。所以一切万法本身是没有什么真实体性的,万法皆依我们的自性真心而有如幻的显现,皆遵循业力因缘的法则而有种种的妙有。但如果没有“清净妙净明心”,没有这个真如的共性,那么一切万法也就不可能存在,个性也就无从谈起了。这个逻辑跟得上吗?思维跟得上吗?
因此,简而言之,一切万法的个性是幻,自性真心的共性(也就是空性)是真,幻依真而有,幻有不碍真空,所谓“个性”其实都是空性,没有共性的真空就不会有个性的幻有。
那么反之,反过来推理,假如没有了万法,当个性的万法和众生都消灭、死亡了呢?我们的自性真心是不是也会随之消亡?能随之消亡的话那还能叫做“真心”吗?所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万法的本性是空,本质是幻,万法在幻生幻灭的当下,其实就是不生不灭,那个真实的体性从来就不会受到影响,从来就没有改变过,所以从这里就引申出了下面的道理。
第三,就像屏幕或镜子里的一切万法、一切影像,这些境界就算是消失了,那个屏幕或镜子的本身也依然存在,不会消失!所以,就算一切万法全部毁坏,宇宙崩塌,就算我们的身心小我,这个假我妄心马上死掉坏掉,但我们的自性真心也依然存在,不会随着死掉坏掉!这个道理了解吗?假的没有了,真的照样存在,生命本来就是永恒的!这个是不是一件很让人欣慰的大好事?算不算是一个好消息?
因此阿难尊者他听到佛陀呵斥说,“此非汝心”,他就吓坏了,担心恐惧,那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没有必要“怕没有、怕死亡、怕消失”了。这说明阿难尊者扮演凡夫,配合演戏,演得可能有点太入戏了,自己都忘了自己是谁,还真把自己当凡夫了。阿难尊者如是,诸位大德你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忘了自己的本来面目,那么这个凡夫的角色自然就会演得很到位了,贪嗔痴慢疑,一切具足。
第四,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一切万法的本质必然是如幻的、虚妄的,我们众生再怎么轮回也还是如幻的、虚妄的,所以一切万法才会呈现出无常生灭、刹那不住的空性状态,就像电脑屏幕或镜子里的影像。这样子比喻,是不是听起来好理解一些?
假如一切万法是真实的,轮回是真实的,众生是真实的,那么自性真心就肯定会被各种无明烦恼所染污,那就不可能是什么“清净妙净明心”了,就不可能有“无染”存在。只有一切万法都是缘起的、如幻的,自性真心才不会被染污,因为假的不可能染污真的,虚妄不可能染污真实,这个道理不难懂吧?大家的逻辑思维要清晰!所以万法如幻,本来性空,这是唯一的事实。
而作为一切万法所依的自性真心,它的体性也必然是空性的,是不共妄心的,佛陀形容它是“清净妙净明心”,也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真如实际,法身理体,它是超越时空、超越生死、即相而离相的,非思议所能及——不是靠想能想明白的,不是靠说能说清楚的。如果不是这样,如果没有一个这样本自涅槃的自性真心,那么我们所谓的生死就不可能得到解脱,轮回就不可能被超越,修行就没有意义,顿悟顿超就会成为妄语,是不是这样?所以这个自性真心它必定就是如佛所说,必定是“清净妙净”、本自妙明的,不可能是假的或不存在的,这是唯一的真实,真正的唯一!
据说,佛陀当年曾经在灵山法会上,拈花微笑,以心印心,然后就咐嘱摩诃迦叶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
这个“涅槃妙心”其实也就是本经在这里讲的“清净妙净明心”,大家看看有区别吗?原来,禅宗所谓的“教外别传”,其实就是了义经典里的“教内真传”,两者同出一源,实无二致。历史上,禅宗祖师为什么会把《楞严经》列为开悟印心的宝典,列为必学的经典之一?道理就在这里。
那么,啰啰嗦嗦讲了这么多,这个一切万法、我们的生命(幻化的生命)和自性真心的关系,大家现在应该都很清楚了。思维上清楚吗?这算是对上一节课的一个补充说明。
其实每次讲到这些枯燥无味的法理概念,师父都有点头疼,因为怕你们不感兴趣、听不懂,你们的小眼神已经出卖了你们……
但是师父又不得不讲,必须要讲,因为这事关你们的法身慧命,事关你们树立对佛法的根本正见。能听懂、吃透师父所说内容的人,且不说别的,至少你们在因明逻辑上就不会太差,就会拥有比较圆通的正思维,就会比较容易明白佛在说什么,祖师在说什么,然后在心地的实际修持和般若智慧的开启上,你们才会有进一步的增上和解脱。
但师父真的很不确定,你们是不是真的感兴趣,是不是真的想要彻底了解自己的生命、了解佛法?你们真的听懂了吗?你们有多少人只是来走个过场、听个热闹,然后转头就忘了?呵呵,达到了“事过不留痕”的境界。有多少人会在自己的身心性命上去依法实践,把佛说变为自己的切身体悟?有多少?所以师父有时候难免就会打打妄想,我经常会想:是不是干脆就自己玩儿,不讲那么多算了?反正又没有几个人爱听,更没有几个人听得懂!
当然,这只是一个妄想,扯远了。这样的妄想希望以后不会再有,你们大家要多多用心,要加持师父!明白吗?你们如果个个都能树立圆通正见,闻一知十,举一反三,一通百通,让师父不要再为你们的错解邪见那么操心那么累,那就是在加持师父了。多多加持,多多加持!阿弥陀佛。
(64)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下面回到经文,我们接着往下看。
佛陀就继续接着开示阿难说,「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佛陀的这段话是承接上文而来的,之前阿难不是认为那个正在思考思想的心、能够思考思想的心就是“我的心”吗?结果就被佛陀呵斥了一顿,说“此非汝心”,阿难一听就慌了,他说我勇猛精进修习佛法用的是这个心,做坏事干蠢事下地狱用的也是这个心,您现在说这不是我的心,那什么才是?问题很严重!如果没有这个心,那我跟土木石头有什么区别?如果没有这个心,那我就什么都没有了!无所依凭,找不着北。
于是佛陀就开示他说,你那个是“前尘虚妄相想”(这个词组大家一定要牢记,时不时地提拈出来自己想一想),我们当下的每个念头、每个心,所谓的“心”,不过是“前尘虚妄相想”,佛陀说这是假我妄心,不是自性真心——所有自我、无明、颠倒、贪嗔痴慢疑,善恶的念头,统统都是假我妄心,不是自性真心,佛陀是你认假为真那就错远了。一切万法虽然千差万别,各有如幻的体性,但都是“唯心所现,因心成体”的,是以自性真心为本体的;这个自性真心就叫做“清净妙净明心”,不是你那个假我妄心,这是佛陀说的。佛陀在这里已经把真心和妄心的不同,做了一个很明确的定义区分,大家看出来了吗?
然后佛陀接着就说:如果你一定要对你的假我妄心执著不舍,认为这个能够对境分别、能够觉察观照、分析思考、能够了知一切的心念,就是你的自性、你的真心,那么这个心就应该是可以离开色声香味触法的,可以不受诸根六尘、一切外在事物、一切生灭业力的影响,而另外具有一个不共的独立的体性。
换言之,真正的自性真心,必然是不受一切生灭境界、一切缘起幻法影响的,了解这意思吗?但是很显然,阿难和我们的心,这个心并非如此。佛陀说:就像你现在听我说法,你是因为耳朵听到声音,才产生了分别了知的心理。但如果离开耳根和声尘,离开说法的因缘,那么你的心理活动还会生起,还会存在吗?若离根尘,离诸因缘,则此妄心,毕竟无体,了不可得——这是佛陀的潜台词。
那么,就算阿难能够像某些外道修行者那样,能够深入禅定,令六根不再攀缘六尘,刻意遮止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造作,屏蔽一切色声香味触法,消灭所有见闻觉知,不看不听,无觉无想,保持、持守着这个内在的幽闲安定的境界,不起一个念头,一定千万年,乃至一定亿万劫……这是不是很厉害?这已经是很厉害了,似乎是很厉害了。
这就是所谓的“外道共法”四禅八定的境界,我们以前讲《观经》的时候曾经讲过的,大家可以再去找来仔细看看,里边讲的比较详细。一层一层的境界,他们的来由,他们的不同,里面生命的状态,讲的比较详细,建议大家再去找来仔细看看,了解一下生命的伟大、不可思议和复杂。那么,这个由禅定心识投射感召而来的禅定的世界,色无色界天,天道的境界,对比我们欲界的粗重垢秽,那当然是很了不起了,已经算是很牛很牛了,已经是“神话”一般的境界,但是在佛陀的眼里却不算什么,佛陀说他们仍然还是凡夫,还是处在轮回的掌控中,不得解脱!
为什么?这个“不得解脱”的根本原因,就是本经在这里讲的,“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那一层比一层更加精妙、精细、微妙、光明、广大、乃至不可思议的禅定境界,生命状态,究其实,还是来自于微细我执、微细心识对虚妄法尘的一种分别取舍,由此而取著、投射出一层又一层的有所住境界,一步步逐渐舍弃了从粗大至精细的对生灭、物质、色法、能量、喜乐、觉受、思想、空间、时间、意识等等的执著……一步一步地,破除和舍弃,其实不能说是“破除”,应该说是“伏住”,然后才会达到这个天道的禅定的境界。
由于这些禅定境界都是由心意识刻意取舍而造作投射出来的,所以还是属于有为法、生灭法、有漏幻法,背后的主导仍然是自我,是妄心,是“前尘虚妄相想”,并不是真正的无我大觉、无得妙用,所以住著在这些境界里的生命、心灵,迟早还是会再入轮回,随业流转,甚至直堕恶道,不由自主。
因此佛陀才会说这些修法、这些境界统统都是不究竟的,“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还是虚假妄心对虚妄法尘的一种分别取舍的二元能所境界,妄心是能缘,法尘是所缘,再怎么精微也还是二元的幻法,就算到了“非想非非想”(这是外道“内守幽闲”的最高境界),那也还是无明。所以这句话里的“影”字,幻影、影子的“影”,其实就已经在暗示或揭示那种“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的境界的本质了,微言大义,言简意赅。这种境界的本质,不过是梦幻泡影,一场空花而已,不值得追求。
那么,连这些精微奥妙的伟大心灵境界都是泡影,阿难所执著认同的那个粗糙散乱的妄心,那是不是就更是“前尘虚妄相想”,就更是一种“影事”了?
其实,像这些内证的禅定境界,本来是很难讲清楚的,师父本来也犹豫过到底要不要讲、描述一下?因为这些境界是必须要实证才能了解的,就怕大家会执著文字,所以师父也只能尽量用比较精准的语言,把一些法则性的东西简明扼要地传递出来,让你们知道修行有多难,估计很多人听完也不晓得是怎么回事儿,所以,大家现在应该知道自己是什么根器了吧?为什么师父会经常会啰里啰嗦地,反复强调要有自知之明,要理智,要生惭愧心?你们越了解生命有多复杂,解脱有多困难,那么你们以后才会更加自觉地死尽偷心,老实念佛,应该就不会再糊涂自误了,再自误就没救了!
下面,「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这是佛陀在教导阿难,应该如何修持正思维,这里面就包含了因明逻辑的学问。佛陀说:你不要我说什么你就相信什么,不要因为这是佛说的“此非汝心”,你就不加思索的全盘接受(这是在教导阿难不要盲从,不要迷信权威),你首先要在自己的心里去慎思明辨,要仔细地去揣摩研究。
揣摩什么?揣摩佛说啊,比如要会分析佛说的问题,下面佛陀就是在教导阿难要如何从正反两面去分析和思考(要学会这种法则性的方法)。
佛陀说:假如你这个正在思考、能够思考的心,它离开了前尘还能单独存在,还能生起分别功能的话,那么它肯定就是你的真心;假如这个能够分别的心性,离开前尘就没有了,就不存在了,那么这个所谓的“心”肯定就是“前尘虚妄相想”,肯定就是“法尘分别影事”,肯定是假的,是妄心,不是真心!因为这些思维、念头和心理活动,都是由于六根六尘因缘和合而产生的,那只是一种精神的反应,是缘起、无常、生灭的,不是真实不变的体性。所以很多众生把这些心念、念头当成是“自我”,当成是“我的心”,那真是一个天大的错解!百千万劫,错解到如今。这其实是我们众生都有的一个很普遍的无明,因此佛陀才会呵斥说,“此非汝心”!金刚棒喝!
这里大家要注意,因为这个错误我们也经常犯,我们太习惯认同念头为“我”、为“我的”,我们把生灭的念头当真,当成了是“自己”,是“自己的心”,不晓得念头当下即空,在念头背后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才是。当我们做任何事的时候,我们都会认为是“我在做”,就连行善、修行的时候,我们也会认为是“我在行善”、“我在修行”、“我是好人”,是不是这样?
念佛的时候,信愿求生的时候,我们会认为这是靠“自己的力量”做出了选择,是自力的结果,对不对?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但你们没有意识到这里面深藏的那个“我执、我见、我相”吗?真的一点都没有觉察到吗?没有意识到吗?现在大概意识到了吧?所以越是了解自心,就越是知道解脱之难。如果不是仰仗佛力的话,那么很多人连问题在哪儿都意识不到,想超越解脱那就更是不可能了。问题在哪儿你都不知道,你怎么解脱啊?因此大家真想要“逆生死流,得无上道”,那就必须要改变这种错误的认同习惯了,要改变这种错误的认同执著、认同的习气、习惯。每当妄念起时,那就尽快提起佛号,佛号提起,妄念即消,这是最简易直接的一个转变方法,讲了很多次了。你们可别又拿这个破执的妙法来树立我相、巩固我执,别又用错了,这点大家要了解。
那么,关于“前尘”这个概念,我们之前已经详细讲过了,所有的“色声香味触法”其实都是前尘,都是生灭的幻法,乃至包括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都是缘起的、虚妄的,不是真实的、常住的;当六根六尘变化消灭的时候,说得彻底点,当身体死亡、四大分散的时候,我们的第六意识也就会随之消亡,这时身心俱灭,诸位,那么我们所以为的“自我”在哪里?“我的心”又在哪里?
六根如此,六尘变灭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凡夫的妄心经常是随着外境转变的,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一变,我们的想法往往就变了。比如美色美景、美食美味,一般人都很喜欢,但是美女帅锅一旦变老变丑,美味佳肴一旦腐烂发臭,那么我们当初的喜爱贪著立马就会变了。如果当初的喜爱之心是真实的,那么不管六尘的境界再怎么改变,这个喜爱之心也不应该改变才对,了解吗?因为前尘的改变、境界的改变,这个喜爱之心就变成了厌恶之心,那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执著的这个所谓“自我之心”本身就是无常的、虚伪的,不是真实的存在——爱情就是如此,诸位了解吗?就像“龟毛兔角”一样,只是一个假名概念,只是一种认假为真的迷执而已,我们当真而已。
如果我们把这个会随着六根六尘的消亡而变灭的妄心,当成了真正的自我、自性、真心,那么当这个“真心”灭亡的时候,那岂不是说我们的法身也就断灭了?因为自性真心就是法身,所以如果连所谓的“法身”、“自我”、“真心”都会消亡,那么又是谁来修证、谁来成就的这个无生法忍境界?会消亡的怎么可能成就不生不灭的无生法忍?假的怎么可能成为真的?这个道理说不通的。
因此佛陀的这一句反问问得非常好,问得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看到了吧?佛陀的逻辑和思维严密到,让阿难和一切凡夫大众都哑口无言,都晓得是自己的心出了问题,但又不知道该咋办,所以只能沉默不语,默然无言。
(65)自力他力真实义
下面,「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这是结论性的一句话。佛陀告诉阿难说:这个世间的一切修行者,他们就算能够修学四禅八定,成就“灭尽定”这九个依次趋入的禅定境界,但也不能断尽烦恼成为无漏无我的大阿罗汉,原因在哪里?原因就在于他们犯下了如上所述的执著生死和妄想、把生死和妄想当真的错误!所以阿难你为什么出家修行到现在,这么多年了,尽管多闻强记,聪慧谦虚,但也不能够成就解脱圣果?道理就在这里,原因就在这里。
大家要注意,佛陀在这里说的是“世间一切诸修学人”,包括了你我,包括了所有人,一个不拉!任何人只要“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那么就算是修到了色无色界天(外道禅定的最高境界),乃至就算是阿难,也不可能“漏尽成阿罗汉”,得到根本的解脱,那就还是凡夫!
阿难尊者是什么人?那是佛陀的堂弟,生下来就是王子,身份尊贵;而且相貌庄严,具足三十相好,只比佛陀少两个相好而已,要搁到现在那绝对是偶像中的超级偶像,什么这个帅锅那个男神、什么萧战什么博的,要是跟阿难一比那就什么都不是了。然而这还没够,阿难尊者还天生的非常聪慧,博闻强记,过耳不忘,过目不忘,这种人你叫他学霸那都是侮辱,进哈佛剑桥那都叫委屈,所以他就只能跟随佛陀出家了。
出家后阿难就做了佛陀的侍者,可谓是常随佛学,几十年如一日地听经闻法,精进修行,这个善根福德因缘可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我们拍马都追不上。但即使如此,阿难尊者就算是等到佛陀都示现涅槃,都已经离开很多天了,他也仍然还是没有开悟,没有证果,还是被困在那个瓶颈里不得解脱,实在是令人捉急!他的最大障碍就是佛陀在这里说的,“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他迷执于生死的幻象,把自己的妄想当真,把妄念当成了“我的心”,所以才会一直在错解邪见的怪圈里打转,跳不出来,就不得解脱。
那么,连阿难尊者都尚且如此,你们觉得自己跟阿难比怎样?诸位老帅锅、老美女,你们觉得自己跟阿难尊者比怎样?连阿难的根器、悟性、精进,都没有凭借所谓的“自力修持”得到解脱,你们觉得自己的“自力”怎样?你们那个叫自力吗?叫修持吗?不是我看不起你们,我真看不起你们,我连自己都看不起——必须要很残忍地学会自我否定!在修行上,不是开玩笑的。
如果我们的“自力”靠谱,如果我们能够凭“自力”出轮回,那么阿难尊者岂不是就可以更加早的证得解脱了?没道理我们都能解脱出轮回,就凭我们这块废材、这么破烂的根器,阿难尊者怎么可能还不如我们?所以这是说不通的。
事实上,阿难尊者后来是在大迦叶尊者的逼迫下,把自我自力的执著给彻底打破,把见思惑给断尽了,然后才最终成就的阿罗汉道,成就的阿罗汉圣果。而见思惑的内容,就包含了“我执、我见、我相”的无始无明,也就是佛陀在这里讲的“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这个不破,解脱无望!但这个之难破,让人绝望!
所以我每次听到有人说什么,“要靠自力出轮回”、“要靠自力得解脱”,我就忍不住想笑,也忍不住担心。笑他自不量力,没有自知之明;担心他因此自误误人,害了自他!因为这种说法,这是连基本正见都没有,连门都还没入的凡夫外道见,不是我们佛弟子该有的。我们一般人把这个无常的身心小我当成是“自我”,把起心动念当成是“我的心”,这实际上是大错特错的。
像佛陀在本经这里,辛苦辛苦、长篇累牍地开示了这么多,难道还说得不够清楚吗?相信大家只要认真看过经文,只要没有错解,那么就应该晓得佛陀在说什么。原来我们所执著的这个身心小我,身是幻身,心是妄心,自我尚且虚妄,那个自力又在哪里安立呢?我们所以为的自我,其实就是颠倒的我执,我们所以为的自力,其实就是妄造的业力——业习纠缠,自迷心性,惑假为真,其实无我,但“凡夫之人以为有我”,这是佛陀在《金刚经》里说的。
不过就算佛陀说得再清楚,众生也还是要执著,那怎么办?凉拌,合适吗?真想解脱,怎么办?所以龙树菩萨后来出世,他老人家慈悲,他就针对我们众生的实际,不得已就安立了一个“自力”的假名,然后又把无上圆满、真实不二的究竟佛力叫做“他力”,又立了一个“他力”的假名(假名就是概念的意思),这两者其实都是方便说,因为佛经上本来是没有什么自力他力的概念的,佛陀没有说过。所以究竟来讲,佛力才是真正的自力——自性真心之力!妄心业力谈不上是自力的,那只是一个假名概念。
而我们所谓的这个“自力”,若不念佛,若无佛力,那不过就是一个有漏业力,导向的只能是轮回,而绝不会是解脱!明白吗?所以祖师的用意,是想善巧地以他破自,以真破妄,把更多的业障众生引导到老实念佛、仰仗佛力、速疾往生的易行道上,这个用心不可谓不慈悲。
但是娑婆世界充满遗憾,很麻烦就是这样,祖师提出这个“自他二力”的方便说,本意是帮助众生破执得解脱的,但是末法众生却偏偏“不解祖师意”,不但没有正确信解祖师心法,把自我自力的迷执扫荡干净,反而变本加厉地把自我自力更当真了,这也是没谁了。所谓众生难度,只能两手一摊,没辙!骄慢执著的心,是听不进任何真实语的,没办法!
但俺们做“传声筒”的,该说的还是得说,责任总是要尽到的,至于你们听不听、听不听得懂,那就不是师父的事儿了,一切随缘最安乐!
那么,如果众生不懂什么破我执,也不管什么自力不自力的,但能老实念佛、信愿不退,这样子还能不能得解脱、得往生?大家最关心的应该是这个。如果是换了其它通途的法门,再好再圆顿的法门,如果你不破我执,不断见思惑,不破除自我自力的迷思迷执,你一脸烦恼炽盛、欲望多多的样子,你想得解脱?不好意思,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如果是净土持名念佛的特别法门,佛力摄持的特别法门,你啥都不懂也不破,只会傻傻地老实念佛,坚定求生,只要没有妄语破见、五逆谤法,那么恭喜你,你决定可以“不断烦恼,得涅槃分”,决定可以承佛慈力,横超往生!
这是佛说的,不用怀疑!
在无量光寿的佛力面前,我们虚伪渺小的那点自力业障,根本就不能成其为障碍;在真实无限面前,我们那点虚伪有限,根本就不能成为障碍!只要你随顺佛愿,选择往生,那么无限佛力就会对你“摄取不舍”;但只要你随顺业力,不愿求生,那么轮回之力也会同样地对你“摄取不舍”。所以是随顺无我的佛力,还是随顺我执的业力?自己想清楚。
可以说,选择佛力的人有福了,从此不管再困难再艰难的境界,也都无法阻碍他们在佛力摄持下的自在往生!了解吗?一定要牢记,要铭记!不管碰到任何善恶境界,不管碰到任何顺境逆境,都要牢记佛力的摄持,都要牢记往生的方向,这个目的千万不要错失了!
前几天刚好看到了一个很经典的案例,太精彩了,忍不住要跟大家分享一下。(众鼓掌)每次看到这些案例,师父都觉得是如饮甘露,心怀大畅,老怀大慰,欢喜得要死,所以必须多多分享!
这是《净土圣贤录》里记载的一个清朝的案例。当时是清朝顺治初年,还是战乱的年代。在大兵围困杭州城的时候,有一个叫做吴生的少年书生,才十三岁,就被迫和父母失散了。然后他就被官兵抓走,送到了军营里服役,当小兵,做苦差。
这个吴生虽然年少,但是他心志高洁,非常的聪慧,他自己就叹息自己的命运说:我本来是个儒家的读书人,现在却在做着这么卑贱下贱的事,这肯定是我宿世恶业所感召来的。自己就很惭愧、忏悔。从这句话里我们就知道,这个吴生原来应该、估计是学过佛的,否则说不出这种话。现在这个痛苦业障把他给折磨得,自己没招了,只能仰靠佛力。所以吴生就在佛前立誓,发愿持斋念佛,同时每天还持诵《金刚经》,回向求生西方净土。
他就这样非常精进刻苦地修持了三年,仅仅才三年。等到他十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军营里发粮饷,他就将银子粮食全部拿去买了香烛花果等等供佛,然后就跪诵阿弥陀佛圣号,几乎不怎么休息。就这样到了这一年的十月二十二日,吴生忽然就去禀告他的上官上司,就说:我欲往西方,很快就要往生了。他的上司肯定不信啊,就呵斥吴生,骂他说:你这是什么妖言鬼话,滚一边儿去!
但是第二天,吴生又不知死活地跑去提督的面前乞求告假,提督一听也是大怒,就让吴生的上司把他捆绑起来,狠狠地揍了一顿。结果吴生毫无怨言,坦然受之。他这个很像是在故意讨打,我估计他是在用这种方式最后还债,了结这个因缘。
然后吴生又到各个军营中去向同袍战友们告别,就跟大家说:几天之后,十一月一日,我将归西。这个预知时至的示现真是太了不起了!
那么等到了那一天的五更时分,吴生就沐浴焚香,顶礼佛陀,然后还是来到了上司本官的船上叩谢、告辞,感谢上司多年的关照。那上司当然是气得不轻啦,还是很生气,他就把吴生赶走,但是在赶走之后,他就留了个心眼,就派人跟着吴生看看他到底想要干什么?!妖言惑众这么多天,到底想要干什么?!
只见吴生回到自己的住处,在向西方顶礼三拜后,就端坐着,说了一首偈子,所谓:
身在营中心出家,身披铠甲是袈裟;
刀刀亲见弥陀佛,箭箭射著白莲华。
结果偈子说完,吴生口中就吐出火焰,把自己的身体自焚,以“三昧真火”自焚,就这么端坐着,自在往生了!
哇,这下子,整个军营的所有官兵,都被震惊震撼到了,大家不管信佛不信佛的,全都遥遥朝着吴生的遗体方向至诚礼拜,表示敬意。然后吴生的上司本官也从此开始斋戒,好像是全家都开始学佛吃素了。
故事讲完,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但是一个本来业障深重,千生万劫都不晓得轮回了多少世的少年人,现在只不过才念佛诵经修持了短短三年左右,就能够承佛威神,把这个身心小我破除得干干净净,做出了这么漂亮的示现,这个吴生菩萨固然非常非常的了不起,但是他背后的那个无上佛力,是不是更加的无法赞叹的了不起?!
你们大家念佛应该都不止三年了吧?师父对你们未来的示现很寄予厚望哦!
今天的讲经时间好像到了,这节课马上就要暂告一段落。很感谢诸位护法菩萨的发心,没有你们,可能众生就不会听到这么广大殊胜的经典。那么,还是那句老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我们大家下节课再见。
(66)如人说食 终不能饱
今天是我们《楞严经》的第二十二讲,第二十二节课。上一回我们讲到了佛陀开示阿难,说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凡夫外道修行者,他们就算能够修成四禅八定九次第定,能够成就外道的这个最高境界,但是他们也不可能证得大阿罗汉的无漏圣果,原因就在于他们一开始的知见就错了!
一切凡夫外道,统统都是认假为真、认贼为子的,统统都在“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看到佛说的原文了吗?),都在把这个如幻的生死当真,也都在把“自我”这个妄想当真,这就是我们所有凡夫以及所有外道的通病。
阿难也是如此,他把自己能够思考、正在思考的第六意识妄心,当成了“我的心”,那么建立在这个虚妄基础之上的一切“闻思修”,那当然就会一错俱错、一误全误了!出发点一错,开始一错,那后面当然就不用问了,不可能“因”是错的,然后却能得到一个正确的“果”,这个道理说不通的。所谓“因地不真,果遭迂曲”,这才是正理。
所以佛陀破斥阿难说“此非汝心”,但是阿难呢,却偏偏把妄心当真,执著这个妄心,以为是“我的心”,把非心当成了“我心”,那么他就算是再多闻强记,再博学多才,再怎么精进努力,也不可能成就解脱圣果——这是佛陀说的。
阿难的毛病,其实就是我们所有人的毛病,这个基本的反思反省,现在大家都具足了吗?你们都有这个基本的反思反省了吗?对自我、对生命,这个反思反省很重要,这是入道的开始。
下面我们来看看阿难尊者的反应,请大家看经文。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这一大段都是阿难尊者的反思、反省和忏悔。我们先照本宣科的简单翻译一下。
这里讲,阿难尊者在听闻了佛陀的重锤棒喝后,他就很难过地忍不住再次流泪,就向佛陀行了个五体投地的大礼,然后就“长跪合掌”,很恳切地说:我自从跟随佛陀发心出家后,就一直有个“恃佛威神”的心理(类似于“我爸是总统,我爸是皇上,我背后靠山很硬”的这种浅薄心理);我经常会情不自禁地思维,认为佛陀既然拥有无量的威德神力,拥有无边的功德成就,那么我就可以不用怎么辛劳的苦修了,将来佛陀肯定就会特别地照顾我、加持我,让我很轻松地就能得到无上的解脱三昧。想得美哈。想得很美!
像阿难的这个心理,大家要学会借鉴和反思,要学会反省自己,尤其是某些迷信密宗上师灌顶的,以为一灌顶自己就离成佛不远了,结果灌顶求了无数个,到了还是业障身;还有的人喜欢到处去请法、接法劵,听到哪里有某某老和尚有某个法,要传法劵,他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就去了,这样没几年手里就拿了禅宗的十几个法劵,什么沩仰宗、临济宗、法眼宗、曹洞宗、云门宗的,所有的一个不落,手里一摞,拿出来很吓人;然后这个传承那个法门的也接了很多,看着倒是挺热闹的、挺齐全的,就像世俗人喜欢整一堆的虚名,写简历的时候倒是很满足,因为头衔写了几百个都还没写完!见过这样的人吧?但是你问他:有哪个法门你已经修通、修过了?你有通过哪个宗的法门修开悟了?很多人就会摇头了,没有!只是得个名而已,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以为受个灌顶、接个法劵、得个传承很简单,以为摸一下你的头、摸一下你的屁股、得一张纸就够了,就等于是修了,或者认为不用怎么修都行,他们不晓得这里面其实是有因果的。这种“无劳我修”的邪思维,在末法时代很普遍,其实在阿难那个年代就已经有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阿难尊者怎么说,他就说:我完全不知道“彼此身心本不相同,不能替代”的道理,也不知道自己已经迷失了自性真心,迷失了当年出家时精进求道的初发心(“失我本心”这句话,也可以这么理解);虽然我现在身体已经出家,但是这个心却还远远没有真正的入道;这就像是一个自以为贫穷落魄的无知小孩,傻乎乎地舍弃了自己大福大贵的老父亲,甚至还逃到了远方他乡,忘记了自己其实是个土豪富二代,自弃家宝,自舍家珍,真是何其愚也(这个“穷子”的比喻,佛陀在其它的大乘经典里,比如什么《法华经》里也都讲过)。
接着阿难就继续说:我今天才知道,我虽然能够做到多闻第一,过耳不忘,牢记佛陀所说的一切经典,但是如果我自己不能够真修实行,不能做到实证佛说的话,那么我就和那些从未见佛闻法的愚痴凡夫一样,就和他们没有什么区别了。
所谓“如人说食,终不能饱”,一个人肚子饿了就要去扎扎实实地吃饭,光靠背食谱念菜单,那是永远也不可能填饱肚子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那么世尊,像我这样的凡夫,一直以来都被烦恼障和所知障所捆绑缠缚,不得解脱,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您说的“不知寂常心性”,由于不了解不生不灭、如如不动、无来无去、无染无变的自己的本来面目,迷失了这个本具的佛性,所以才不能自在归家。
因此“惟愿如来”,慈悲哀悯我们这些无福无慧的愚痴众生,请您为我们显发这个不可思议、清净妙明的真实心性,请您帮助我们开启洞察诸法实相的无上道眼——所谓“道眼”,就是能够照见涅槃自性、导向究竟解脱的菩提智慧,般若法眼,也就是“见道之眼”。说起来很玄妙,但其实就在我们的念念观照之间,并不是在你我的额头上开个眼睛、开个窟窿叫做“道眼”,那是二郎神的“第三只眼”,天眼,另有它的奥秘。
这里阿难尊者已经很深刻地反省到,他在修行中犯下了一个低级错误,那就是“如人说食,终不能饱”,浪费了自己“多闻第一”的天赋。他以为只要“恃佛威神”,就可以不用依教奉行,就可以“躺赢”了,躺着等天上掉馅饼就行,这实际上是对“佛力加持”的一种极大错解。
像我们净土宗念佛,最强调的就是往生净土要“仗佛慈力”、“全仗佛力”,这跟阿难尊者在这里妄想的“恃佛威神”有什么不同?如果有人拿《楞严经》的这段经文来问难你们,来质疑或者反对念佛,你们懂得怎么回答吗?
只要依佛依法,正见圆通,那么我们就能够很清晰很轻易地找到答案,很简单,其实很简单!像净土念佛,我们信顺的是阿弥陀佛的真实大愿,仰仗的是阿弥陀佛的真实愿力,强调的是老实专一、净念相继,这才是心行一致、知行合一的真正的“仗佛慈力”、“恃佛威神”。
而阿难所以为的“恃佛威神”,那只是他自己想当然的妄念妄想,根本就不是佛说佛意,没有圣言量的依据,那不过是阿难尊者给自己找的一个心理安慰和借口。他实际上“恃”的并不是佛陀的威德神力,而是自己的颠倒业力,说白了还是一种我执,还是出于“自我”——这个“生死妄想”的根柢不破,那么所思所想就还是出于虚妄,这就是阿难尊者之所以迟迟“不成圣果”的最大关键!
所以“恃佛威神”的本身并没有错,那是阿难自己想错了;我们念佛求生净土,“仗佛慈力”更是一点错都没有!如果仗佛慈力往生净土是错误的,那么本经在后面讲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就不应该出现了,净土三经也就不可能存在,佛菩萨和净土历代祖师也就都变成了妄语者,而《净土圣贤录》里记载的那么多往生实例也就统统都是虚假的!但是这可能吗?!对不对?
因此大家尽管安心,把你们的心放回肚子里,只管多多念佛、老实念佛,其它一切交给阿弥陀佛就对了!往生的事情还轮不到我们凡夫来打妄想、瞎操心,我们只要依教奉行就OK了,对那些外行半桶水的知见或问题,对他们的质疑,最简单的处理,就是统统不理!这是最干净利落的。
谁想让我们背离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去多疑多虑,去怀疑佛说,去自寻烦恼,去浪费时间扯皮争辩的,那就绝对不会是真正的净土善知识!了解吗?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67)如来放光建法幢
下面,请大家看经文。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煜。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
这是讲,阿难尊者以至诚心祈请开示,佛陀立刻就满足了他的善愿。如来世尊当下就从自己胸口的卍字符中放射出了一道宝色光明,具足金银琉璃等色的宝色光明。
所有成就圆满的佛陀,在胸口这里都会显现出这么一个卍字符纹,是自然形成的纹理,不是后天纹上去的;这个符纹读作“万”,据说是武则天确定的,象征着万德庄严、万法圆成的无上境界,在《华严经》里把这个叫做“吉祥海云相”,是一种非常殊胜的宝相。在正规的佛像上一般都会雕刻它,你们注意看,但这个相我们凡夫是没有的,我们只有穷相恶相黑脸之相,我们没资格有。
那么,佛陀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其实都是很有深用意的,不像我们凡夫大多都是随着妄念习气的业力乱动乱来,比如在这里,佛陀的胸口放光显瑞,那就是为了给我们众生表法。
表什么法?表寂常心性之法(阿难不是请求开示吗?),这也就是首楞严妙法,佛陀顺势也就给了阿难尊者一个回应。在这里,佛陀的胸口就代表了“心地”,代表了如如不动的寂常心性;而胸口卍字则代表了心性本具万德,是万德庄严的体现;那么从胸口卍字涌出宝光,则代表了我们这个心性的功能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不二大觉;那么“其光晃煜,有百千色”,则代表了心性能生万法,本具无量妙用。
接下来,“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很显然,这里指代的是我们心性的本体,说明这个“寂常心性”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包罗万有、含摄凡圣、超越时空、不离当念的——这其实也就是本经所云的“大佛顶”的无上境界。
所以紧接着,就是“遍灌十方……诸如来顶”,这代表了世尊所证入的这个寂常心性,其实也就是十方诸佛所共同证入的,因此诸佛才会光光互照,心心互显,所谓“同一鼻孔出气”,不外如是。那么,“旋至阿难,及诸大众”,这代表了此一寂常心性的本质,它是凡圣同具、轮涅一如的,不管是阿难、大众还是十方诸佛,他们在心性上都是同一空性、一体不二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句话还记得吗?
像本经在这里描述的,佛陀示现的这种大德大能、不可思议境界,我们没有看到的人听了可能觉得是神话,但所有亲眼看到的众生,却都觉得自己很有福报,不管明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每个人当下就都得到了佛力的加持,增福消业添信心,这真是很令人羡慕的一件事。
下面,「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这是讲,佛陀在放光显瑞后,就告诉阿难说:我现在要为你建立一个广大真实的正法的宝幢,同时也令十方法界一切众生,获得这个“妙微密”的“性净明心”,获得自己的清净道眼。
这里大家要注意佛陀的用词,“妙微密”,“性净明”,用这几个字词来形容我们的自性真心,仔细一想,你们就会觉得非常的精准,无比的精准。
之前讲经,我们已经花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这个不可思议的自性真心、寂常心性,它的境界是不是很“妙”、“妙”不可言?这个真心的奥妙,非佛眼慧眼法眼不足以洞察,那么它是不是很精细、很精“微”?然后就算佛菩萨已经明明把这个自性真心给合盘端出,毫无保留,已经讲得是非常清楚了,但是我们业障众生就是听不懂,就是不明白;没有足够的般若智慧,我们凡夫一般是领会不到这个微妙真心的,那么对我们来说,这个自性真心是不是就是一个很大的秘“密”,一个真正的秘“密”?所以佛说“妙微密”,这个用词实在是很精准,当年翻译的古大德们,那个文字功夫也是非常的到位,很了不起!
那么,这个“妙微密”的自性真心,它是不假修证、无须造作、法尔如是、本性如此的,所以佛陀又给了它一个定义词叫做“性”;而且这个真心是不垢不净、万法不染的,所以佛陀就把它定义为了“净”;然后此心圆照法界,大觉无漏,“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所以佛陀又给了它一个定义叫做“明”。
如果修行者能够获得证悟,体证到这个“妙微密、性净明”的自性真心,那么他当然就可以说是已经“得清净眼”了,这是很自然而然的必然之事。
下面,「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佛陀又开始提问了,又开始进入脑力激荡环节,考验大家智商的时候又到了,这是在逼阿难尊者必须要自己学会正思维,要自己了悟答案,不能光依赖权威。
这里佛陀问:阿难,你之前说看见如来的这个“光明拳”,那么这个拳头的光明是怎么来的?你为什么会看到光明?又为什么会看到拳头?你是用什么看见的?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这是讲,阿难回答佛陀的提问说:佛陀您的整个身体全都犹如阎浮檀金的颜色,紫金赤红犹如一座魏巍宝山,这是您清净功德所感生的相好庄严,所以您的全身都有光明,拳头上也自然就会有光明。
我老实说,我是用眼睛看到的您,您以自己的五轮佛指,屈握成拳,展示给大众,所以我们才看到了您的这个“光明拳相”。
这里阿难还是习惯性地认为,他是用眼睛看见的一切。这个迷执也同样地困扰了我们无量百千万亿劫,所谓“生死海中枉流浪,错执肉眼迷真心”,那么今天我们就要跟随佛陀的开示,来破迷开悟,“得清净眼”,得真实道眼,大家要注意学习佛陀那种逻辑缜密、事理结合的“正思维”的能力,自己能掌握那是最好的!
(68)能见之性 是心非眼
下面,「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佛陀开始了他老人家的善巧诱导,他就对阿难说:我今天要把最真实的道理全部告诉于你,所有有智慧的人,都善于运用比喻来阐明道理、开悟自他,那么如来的比喻你要留心听了。譬如“我的拳头”这个概念,假如我没有手,那么也就不会有“我的拳头”这个说法了,是不是这样?有手才有拳,如果没有手、手断了,那自然就不能握拳,就没有拳头这个概念了。很简单的道理。
同理,假如阿难你没有了眼睛,那么你所谓的“看见”是不是也就同样不能成立了?没有眼睛,眼瞎了,那当然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咋一听好像是这么回事儿。这个逻辑思维要跟上……
所以佛陀说:用你以为的“有眼有见,无眼无见”的道理,来对比我说的“有手有拳,无手无拳”的道理,这两者的事和理,意思是不是完全一样的?你们觉得一样吗?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阿难尊者就上当了,他就回答说:是的,世尊。既然我的眼睛都没了,那就什么都看不见了,所谓“我看见”这个说法就不能成立。所以用我的眼睛,来类比如来的拳头,这个事实和道理都是差不多的。一般人都会这么认为,都是这么想的,对不对?呵呵,傻了吧?
好,看经文。「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佛陀的棒子立刻就敲下来了。佛陀就破斥说:你说它们的道理是相类似的,其实不对!为什么?假如一个人没有了手,那么他的拳头就彻底没了,根本就没有手来握拳。但是没有眼睛或眼睛瞎了的人,并不是绝对看不见的。不信你去问问路上的盲人,你看得见吗?盲人肯定就会告诉你,我现在眼前只见一片黑暗,别的什么都看不见。可见一切盲人,虽然看不见其它,但还是能够看见黑暗的。盲人没有眼根,外在的光明对他来说就是不存在的,但是他能见到黑暗,说明能见之性还是好好的,并没有任何亏损。
这里要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见,梳理一下逻辑。我们的眼根和外境相对的时候,必须还要具足内光和外光这两个因缘,然后才能有“看见”这回事,缺一个因缘,我们就和盲人没有区别了。这个所谓的“内光”,也就是指我们的眼睛必须是好的、活的,那么自然就会有生命的瞳光,瞳孔之光;而外光就是指日光月光灯光等等。像盲人的眼睛是瞎的,缺乏内光,那一切外尘境界就显现不出来,所以他只能看见黑暗;那么像我们明眼人呢,如果我们处在一个绝对的黑夜里,或者被关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缺乏了外光,那么一切外尘境界也是同样显现不出来的,我们就和盲人一样,也是什么都看不见的,只见黑暗。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看见光明的时候说是“看见”,那我们看见黑暗的时候怎么就不说是“看见”了呢?我们一般人在黑暗里都会说,“哎呀,我什么都看不见了”,敢情看见光明才是“见”,看见黑暗就不是“见”了?这个道理说不通的!这是绝大多数凡夫最容易犯颠倒的一个地方,我们忘了自己所见的光明与黑暗,不过都是外境前尘,外境有明暗,眼睛有好坏,但是我们的能见之性,有何亏损?有何欠缺?
很重要的知见和正思维,但是阿难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就起疑问了。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这是讲,阿难就怀疑说:盲人的眼前,只目睹黑暗,这个不能说是“看见”吧?一般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觉得这个不是“看见”。
那佛陀就告诉他说:盲人没有眼睛,只能看见黑暗,那么他们看见的黑暗,跟明眼人关在一个漆黑暗室里看见的黑暗,这两者是有区别还是没有区别的?
阿难就老老实实地回答说:如是,世尊。这个黑暗中的明眼人,和那些盲人一样,他们看见的两个黑暗境界,相互比较的话,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下面,「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这是非常重要的结论,佛陀在这里的逻辑推导,层层递进,干脆利落,不容辩驳,那是相当的痛快!下面我们先来简单地解读一下,佛陀说:如果有一个瞎眼的盲人,他本来只能看见黑暗,但是他突然有一天恢复了视觉,眼睛好了,眼光亮了,那么他就可以看见外境前尘的种种色相和现象了(这样的例子我们也见过,我们也知道)。阿难你把这个叫做“眼见”,以为这是眼睛能看见,对吧?佛陀在这里就埋了一个伏笔……
那么一个眼睛正常的明眼人,他身处一个漆黑的暗室中,他能看见的也全部都是黑暗,跟盲人没什么区别;那么当他忽然获得灯光的时候,就像盲人的眼睛忽然好了,这个明眼人也就会同样看见外境前尘的种种色相和现象。盲人是因为眼睛好了而看见种种色相,你把这个叫做“眼见”,那么明眼人是因为灯光才看见了种种色相,那你是不是应该把这个叫做“灯见”?呵呵,佛陀的逻辑很强悍!
如果“灯见”能够成立,灯光能够自己看见的话,那么此灯即是有情,就不能叫做“灯”了;而且这个灯如果是能够自己看见的话,那又跟你有什么关系?只是“灯见”而已,你的眼睛为什么也能看见呢?
所以你现在应当知道,在暗室中原来只能看见黑暗的明眼人,获得灯光就能看见一切,这个并不能叫做“灯见”,只是因为灯光能够显出种种色相,所以眼睛自然就能看见了,这个能看见的,“是眼非灯”,是眼睛而不是灯光;同理,那个原来只能看见黑暗的无眼人、盲人,他的眼睛好了、眼光亮了就能看见一切,但这个并不能叫做“眼见”,只是因为眼光能够照出种种色相,所以我们的心自然就能看见了,这个能看见的,“是心非眼”,是我们的自性真心而不是眼睛!
讲到这里大家都听明白了吗?这才是真正的“百姓日用而不知”,原来我们个个都是“有眼如盲”的人,这个佛说的“妙微密性净明心”,又叫做“清净妙净明心”,也就是阿难尊者所追寻的“寂常心性”,原来它一直就在我们的鼻子底下、眼光之中,举手投足,吃喝拉撒,触目菩提,日日不离!
原来大道就在眼前,平常平淡,别无玄奇,不过如此,但是我们有几个开悟、悟到了?
当年,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著名的赵州禅师,他有一次就进到方丈室里,去找他的师父南泉普愿禅师请法,他在恭敬顶礼后,就问:“如何是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大道?
南泉禅师就很简单地回答了五个字:“平常心是道。”这是禅宗震动千古、彻骨彻髓的一句大实话,直指究竟,破一切妄!你们能领会得到吗?
赵州禅师一听,心里还有点疑,他就再问:“还可趣向也无?”这个平常心之道,要怎样才可以趣向、可以达到呢?
南泉禅师就回答说:“拟向即乖。”还有想要趣向、想要达到的思维就错了!
赵州禅师就问:“不拟争知是道?”如果不趣向、不达到的话,那又怎么能够知道这个就是大道呢?
南泉禅师立刻就回答说:“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邪?”
南泉祖师的这句开示,我觉得我还是不要一字一句翻译的好,免得变味了误导你们,你们能明白的就明白,不明白的师父也没办法,俺就是这么不负责任的一个师父!这里师父只能多嘴提点一句,这个所谓的“平常心是道”,不在别处,不在天边,就在各位的当下念念之间,念念本无所住,念念了不可得,念念能生万法,念念回归平常,念念本来无事,念念任运解脱——如此平常之心,你们只要做到真的“不疑”,那么自然就能合道,自然就在道中了。所谓:
大道如虚空,法尔本如是,
廓然无障碍,何来是或非?
了解吗?觉得这个境界高吗?但其实对我们求生净土的人来说,念念不退,老实念佛,即是!高不高?“平常心是道”啊,刚说就忘了!如果你们还不明白,那师父就管不着了。不过据说赵州禅师他当年听南泉禅师那么一说,他居然就言下豁然大悟,立马就开悟了。这个根器看来真就是祖师级的,让俺们凡夫俗子没脾气。
其实没整明白这个佛意祖意的,并不仅仅是你们,还有几千年前的阿难尊者和与会大众,所以你们并不孤独哈。
下面,看经文。「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这段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佛陀辛辛苦苦讲了那么多,已经讲得那么清楚了,但是阿难就是没听明白,与会的凡夫大众也是一样的,都没听明白,心里还是有很多疑惑。于是大家就都沉默着,估计是内心有点小惭愧?大家都希望佛陀能够大慈大悲再多讲讲,所以大家都非常恭敬地“合掌清心”,静静等待着佛陀的进一步开示。
但我估计他们是等不到了……呵呵,应该是你们暂时等不到了,因为本次讲经的时间到,我们又要到说再见的时候了。非常感谢佛菩萨的加被,感谢诸位护法居士辛劳的付出,没有你们,就不会有每次讲经的圆满。那么还是那句老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我们大家下节课再见!南无阿弥陀佛。
(69)无力吐槽2020
今天是我们《楞严经》的第二十三讲,第二十三节课,应该也算是农历鼠年的第一讲。看看时间,都已经是阳历九月了,距离上一节课第二十二讲,已经过了大半年还多,真是不可思议的2020!
这个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由于世界性的恶业共业的影响,我们才拖延到了今天、拖延到了现在。不过大伙儿如今还能活着,我们现在还能正常开讲,聚在这里唠嗑,那已经是要比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以上的人都要幸运幸福多了,还能“活久见”!所以诸位佛子、诸位芬陀利华,你们居然能够在病毒的弥漫笼罩之下一点事儿没有,这说明“新冠君”还是长了眼睛的,因果真实不虚,这点让师父很欣慰……
我本来觉得今天可能会吐槽很久,因为实在有很多想说的,感慨良多,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可能已经无需吐槽,也无力吐槽了。因为讲不讲这个世界就那样,改变不了什么,我们能改变的充其量只有自己,只是自己,但这个其实也很难,改变自己有多难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改变他人乃至要改变这个世界那就想都不要想了!
比如我们可爱的美国人民,有很大一部分美国人民思考问题很奇葩,我觉得他们很奇葩,他们似乎只会站在一种很片面的角度去考虑所谓的自由和人权的问题,却似乎从不考虑那样做会不会害死自己和家人,为了一个“不戴口罩”的自由,他们宁可命都不要!这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就是“一根筋”,所有网络上流行的骂人弱智、缺心眼的负面词汇,几乎都能用在老美身上。他们的那种思维和理念,是热爱生命或者说贪生怕死的中国人无法想象和无法理解的,这个文化和三观的差异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我们中国人现在普遍都觉得老美、美帝的脑子不正常,缺根弦,原来世界第一强国培养了一帮傻子!其实这个是文化理念和观念的不同,三观的不同。那么美帝那边呢,他们也一直觉得我们中国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是亟需拯救的对象,他们的历届政客都非常迫切地希望,我们十几亿人民最后都能臣服于他们所界定的那种“自由”……
那么这两大强国到底谁对谁错?一般来说,仅就这次疫情而言,谁是控制得最好的,谁是感染人数最少、死得最少的,那毫无疑问就是做得比较好的;谁是控制得最差的,谁是感染人数最多、死得最多的,那毫无疑问就是错误比较多的一方。但是我们德云社派出去的段子手川建国同志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美国的感染和死亡人数排全球第一是非常不合理的,毕竟在他这么前无古人的伟大领袖的带领下,美国怎么可能还比不过中国?这不是打脸吗?所以他一定要把黑锅甩给我们中国,一定要指责中国隐瞒了数据,一定要让中国的疫情变成全球第一……不排除他以后还会说出做出更离谱的事。
全世界稍微清醒点的人都知道,这位特离谱在放屁,但是谁又能拿他怎样?所以大家发现了没有?跟思维不正常的人,跟不讲道理的人,如果我们想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试图让对方明白道理、尊重道理,进而做出良善的改变,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是如此。比如像川建国这样的政治流氓,谁又能改变得了他?
其实我们众生流氓起来也差不多,不会比特离谱逊色。比如说像佛菩萨和历代祖师,无量劫来已经给我们宣讲了那么多道理,没有人能比佛菩萨更会讲道理,但是真正听进去的有几个?真正照做的、依教奉行的有几个?绝大多数众生还不是照样我行我素、依然故我,永远都是一副“爱咋咋地,我就是要找死”的那种业障的嘴脸。照照镜子,我们都是同样的执著,同样的“嘴脸”,该造恶的继续造恶,该受苦的继续受苦,千生万劫永不改变。是不是这样?所以老大往往不要说老二……
那么很显然,既然众生不讲道理、不听道理,那么就只能由因果来收拾了,因果收拾起人来,可不会讲什么情面。师父从前一直担心和经常唠叨的,我们人类以及众生的恶业因果,这股业力大势的洪流现在已经是越来越明显了,命运已经露出了它可怕的獠牙,五浊恶世已经在用无数的事实来证明它的无常、它的可怕、它的苦逼!那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就算不能改变人群,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也不能够逆来顺受对不对?
希望大家要牢记、切记两点:第一,以后绝不要再轻易地去跟任何人讲道理,尤其是佛法的道理,因为与解脱有缘的永远只是极少数,善根福德因缘不到,宁可沉默,不要急于去改变别人,免得佛法遭人毁谤。
第二,作为佛弟子,尤其是念佛人,我们除了更加努力地多多念佛,更加积极地修福修慧,更加谨慎地做好自己之外,我们别无他法,我们做不了太多,我们能够把自己的身心管束好、调理好,能够把家人照顾好,在共业中拥有一份超然的不共业,那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是不是这个理?
千万不要想着去改变天下大势,去影响很多人,不要打这样的妄想。未来的天灾人祸,末法的寒冬,只会越来越严重,品尝苦果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这是由因果决定的,而因果是由绝大多数众生自己选择和创造的!所以我们能够自保、自修、自觉、自乐,为有缘的人保留一些解脱的火种,这样就已经很ok了,实在是做不了太多,而且也没有必要跟这个愚痴的世间纠缠太深,没必要陪葬!听得明白吗?
以后如果再碰到那种想要改造世界的人,再听到那种想要把人间变成“净土”的屁话梦话,瞎眼的人才说得出来的话,那么师父建议你们趁早远离,不要搭理,不要上当!明明活在这个五浊恶世,已经苦不堪言了,还要“自欺欺人”,还要“被人欺”,那啥时候才是个出头之日啊?!
所以聪明如我们,踏实点,我们还是先回到佛法、回到本经,重新踏上我们的“楞严之旅”,去领受佛陀的加持,这才是比较靠谱的。这些年看多了特离谱,才知道什么最靠谱!
下面请大家翻开经文,上节课我们讲到了本经第一卷的后面部分,这一卷就快要全部讲完了。我们讲到了佛陀开示阿难说“如是见性,是心非眼”,看到了吗?然后阿难与诸大众还是没听明白,“心未开悟”,所以还是希望佛陀继续慈悲开示,于是大家就都“合掌清心”,非常恭敬地双手合什,让自己的心尽量安定、安宁,保持清净、清晰,等待闻思佛陀的进一步教诲——所谓“伫佛悲诲”,我们讲到了这个地方。
现在也请你们大家各自清心,保持闻法慎思的正念,要珍惜在这个无常的时空里能够刹那听闻佛法的殊胜机缘,不要跟着妄想跑丢了。
(70)圣果的滋味
下面,「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这是讲,这时佛陀就随顺众生,舒展开了自己的手掌,张开五指,形成了一个“无畏印”——这个手印就叫做“无畏印”,说明佛陀要开始慈悲救拔,要准备宣说大法了。
佛陀是打算好好地教诲阿难和与会大众一番,令一切众生在闻法之后,个个都能心开意解,得到心安,从此对生命再无疑惧,永无所畏。所以说佛陀做这个手印是有很深用意的,是为了表法。
所谓“兜罗绵网相光手”,这里要简单的解释一下。“兜罗绵”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又细又香”,这是形容佛陀的手指细长柔软,自然香洁,一看就让人觉得很欢喜、很美好;而且佛陀的五指张开的话,手指之间还有一层丝网、丝缦状相连的东西,晶莹剔透的,会放光、会发光,一般人类是绝对不可能长这样的,这是佛陀才独有的三十二相之一,“手足缦网相”,我们前面讲三十二相的时候讲过的,大家还记得吗?然后还有更奇妙的,佛陀的整个手掌,包括全身上下,其实每一个地方都在很自然地发光,金色的光,一切众生有缘见者,无不生起崇高、神圣、敬仰、皈依、顶礼之心。
所以佛陀的这只手,柔软细香、网缦相连、会发光的手,就叫做“兜罗绵网相光手”,这是完美得已经无法形容的佛手!反正我们是没有亲见过啦,只看到过雕塑。这种完美,是来自于佛陀无量劫来完美利益众生的圆满心行,有因才有果,有因必有果。了解吗?
那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家的手,看看我们自身,对比佛陀是不是觉得自己丑陋得不行、不堪入目啊?师父的这个黑手一看就知道,千生万劫不知道干了多少坏事儿,我们都不用去问别人的,只要去跟佛陀仔细一比较,身体相貌上有哪一点不如佛陀的,那就说明我们在某一方面的修行还差得太远太远!只要跟佛陀一比,那就都是在找虐,全方位的被碾压。
有时候我都会忍不住心想:佛陀这个境界,这个状态,那是人能比、人能干的吗?!怪不得近现代的有些学者,他们就会很异想天开地认为,佛陀其实不是人,是外星人!猛一想,好像还真有可能,这普通人、正常人哪长那样啊?但实际上不是的,佛陀投胎是示现为人类的,只不过佛陀的境界的确是超越凡夫太多太多了,乃至超越三界的一切仙神、天帝、一切众生。他本来早就已经成就了佛果,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成道就像是一种表演,一种出于慈悲的表演,再给我们示现一次成佛。所以他会很自然地就呈现出佛果所具备的种种特殊之相,在这一点上十方诸佛都是一样的,大家稍微了解一下就好。
那么,佛陀在伸开手掌,施展出无畏印后,就开示说:我当初成就圆满佛道之后,在鹿野苑,曾对阿若多等五比丘以及旁听的诸天护法等四众弟子说,一切众生之所以不能成就无上菩提道,也不能成就阿罗汉道,大小乘的圣果都不能成就,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皆由客尘烦恼所误”,都是被“客尘”和“烦恼”这两样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虚妄之法所障碍、耽误了。
我们来看这个古德的翻译,“客尘”,我都不知道古德是怎么在中文里面找到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词的,然后跟古印度的梵文还能相对应上,不但含义深邃,表达精准,而且还充满了一种文字带来的说不出的意境之美!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字般若,这里面隐藏的博大精深的奥秘,大家可千万别自己看扁看低了。
曾有古德定义说:三界依正,总名客尘。那“客尘”这个概念的范围就很大了,原来三界六道,轮回里的一切依报正报,一切有情无情,只要还是在生灭法范畴内的,那么就统统都属于“客尘”,都可以叫做“客尘”。这样讲来,连地球都是“客尘”,那我们就更是“客尘”里的“客尘”了。这里所谓“客”,是形容一切万法就像客人一样的,一直来来去去,从不停留,从来就没有一个是主人、是能做主能主宰的,但我们众生却以为“有我”;而“尘”是形容万事万物其实就像微尘一样的渺小,而且动摇不息,刹那变化,但众生却以为一切都是“真实”的。
当我们众生对这个“客尘”起了错误的认知、错误的认同,不知三界身心,如客如尘,了不可得,没有实法,那么由此就会产生了种种的见惑思惑等等烦恼,这就会让我们众生一直被束缚在三界轮回的“客尘”境界里,不得解脱,不得成就阿罗汉的解脱圣果。至于更加广大圆满的菩萨境界,乃至无上佛菩提的圣果,那就更是想都不要再想了。
不过在佛陀那个时代,终究还是福报大,还是有很多人是能够实证成就大小乘解脱圣果的,比如最早追随佛陀的五比丘,他们就都非常顺利地证到了阿罗汉的境界,品尝到了这个圣果的美妙滋味。所以佛陀就代我们众生启问了:你们当初是因为什么,才得以开悟解脱、成就圣果的?
相信每个佛弟子都会对圣果、对解脱这件事感兴趣,这个圣果的滋味儿到底是什么?又该怎样做才能“得成”这个圣果呢?其实师父很想奉劝大家,以后别再瞎琢磨了,我们绝大多数众生连天道天人的境界、连那个滋味儿都想象不到,都没有品尝过,就像蚂蚁王永远也无法想象我们人类的境界和滋味儿一样,众生又怎么可能想象得出来那个超越三界的解脱圣果的滋味呢?是不是这个理?
而且绝大多数众生在这个劫数里,他们是不可能亲身体验到解脱的,很多人甚至连人道的境界估计以后也都体验不到了,为什么?扪心自问其实就知道答案啦!因为绝大多数众生,这辈子因缘了结之后,都会去往三恶道,都会堕落三恶道,只能堕落三恶道,这是他们的业力因果决定的,自己作的!三恶道的苦果,三恶道的恶报,三恶道的苦痛,那个滋味的品尝经验他们倒是会显得格外丰富。
甚可怜悯,对吧?但是没有办法,几千数百年来,伟大的教诲一直就在那里,一直都在呼唤,但是听信的人有几个?歪理邪说倒是一听就信,然后身口意就开始颠倒造恶。真的好的不信,不信三宝,不信正见,那些愚痴凡夫的胡说八道倒是一听就信,“自欺欺人被人欺”的忽悠一听就信,还真是邪了门儿了!
甚至,越来越可怕的天灾人祸、天象异常,越来越多的灾难都已经频频示现了,警告都已经很明显了,众生也还是不信。你们看今年的疫情,世界各国暴露出来的那些问题,表面看是政治和经济的问题,实际上追根究底是文化教育和意识形态的问题,是三观的问题,是我们众生的心出了大问题!
我们表面看到的一切,不管是世界性的经济衰退、局部战争、美帝的混乱、病毒扩散、加州大火、特不靠谱,还是我们中国的官僚腐败,终南山强拆观音圣像感召暴雨雷霆,全国各地频频发作的大洪水,还有北方的盛夏,大热天的,6、7、8连续三个月居然都在某一天,都下了一场雪……这说明了什么?有那么多窦娥冤吗?
我们中国的文化讲究天人感应,佛教也讲“一切唯心造”,道理是讲得最透彻的,所以老天爷的这一连串示警既然都已经那么直白、频繁和明显了,那我们明白道理的佛弟子很自然地就会往因果、往根源上去找问题,但是光佛弟子明白有什么用?请你们大家抬头看看,举目望去,现实中有多少人会因此而警惕、反省、反求诸己,然后从内心去觉察、去忏悔和改过的?有多少个?几乎所有的人,都被共业和自我的业力捆绑得死死的,骑虎难下!是不是这样?
所以师父还是忍不住要老生常谈,老婆心切,还是忍不住要提醒大家,如果按照因果法则来推断的话,往后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天灾人祸、恶果恶报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不会有什么“未来很美好”的这种理想境界,不会有“未来很美好”这回事儿!至于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会严重到什么程度,我们还会目睹多少大时代的奇葩事、惨痛事,这个还真不好说,也不能说,反正大家做好应对极端情况(比如大战乱、大崩溃、大匮乏)的各种准备就对了。你们有谁不相信,觉得师父是在杞人忧天、危言耸听的,那么师父的话你们就当没听见,一笑了之即可。
师父只希望那些凭理智来信任师父的人,能够尽量的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多多念佛,坚定信愿,广修福慧,调理身心,全仗佛力,慎勿退转——只有这样,以积极的态度去修持一切善法因缘,才能在未来五浊恶世的共业洪流中,化解恶果,得到善果,走出一条属于我们的超然不共的解脱之路!
否则,一切免谈!
在未来的恶业乱局中,如果没有足够的福德智慧,又没有老实念佛,那么我们想要免于灭顶之灾、保障自身平安可能都很难,能活下来都不容易,更不要说发家致富了,解脱圣果什么的那就更是想都不要想。
不过这种事多说无益,反正一切都是因果,世上没有无辜!未来的世界虽然不是末日,但对很多正在受苦的人来说,那跟末日也没什么区别了。而想要避免受苦,离苦得乐,那么师父建议诸位,从现在开始觉醒、修持,也许还时犹未晚。在这里,师父能告诉大家的,更多的只是法则性的东西,点到为止,具体该怎么做希望你们自己能搞明白、搞清楚。
那么,现在我们先回到佛经,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前辈大德是怎么解脱、怎么摘下这颗圣果的,我们来看看那个难度有多高。
(71)生命的过客
下面,「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这是讲,随着佛陀的提问,尊者憍陈那当时就站了起来。憍陈那就是憍陈如,这是他的姓,前面佛陀讲的“阿若多”则是他的名,这是佛陀当年在憍陈如悟道后赐给他的,名字的含义是“解本际”,也就是了解万法的真实、实际的意思。
憍陈如·阿若多在五比丘里面是老大哥,是位于上首的长老,德高望重。他在楞严法会的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这时他听见佛陀问起鹿园往事,就站起来回答说:我作为长老,在大众之中,唯有我得到了佛陀的赐名为“阿若多”,以解为名。我就是因为如实了解了佛说的“客尘”二字的奥义,所以才得以成就了阿罗汉圣果。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佛言如是。」
这一大段都是憍陈如尊者在阐释自己的了悟,文义并不难懂,这段文字并不古奥、并不艰深。他说:譬如有一个行走在路上的客人,他累了就会投宿客栈酒店之类的,然后或睡觉或吃饭,食宿完毕休息好后就会整装待发,继续赶路,他不会一直安住在客栈或酒店里;如果是主人就不同了,主人会一直住着,主人不会乱走。所以那个会走的是客人,住着不动的是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一切来来往往、生灭不停、从来不住的,就都可以归属于“客尘”的“客”的范畴。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仔细去观察世界上的一切,观察自己,观察他人,大家就会发现:一切众生其实都是“客人”,我们原来都是生命的过客。但我们却以为自己是生命的主人,我们的身心刹那不住,但我们却把这个从来不住的客人给当成了主人,这就是颠倒。把这个客人执著得不得了,天天涂脂抹粉的,经常自拍一下……这种错误的认知、错误的认同,是不是就是导致生命出现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大家自己去反省,去好好的反省反观反思一下,真正的修行就要从这里开始。
紧接着憍陈如尊者就说了:又比如雨后的初晴,阳光明朗,光线从门户的缝隙中照进来,形成一道道光柱,于是就会发现什么都没有的空气中其实漂浮着很多尘埃。尘埃的质量很轻,那么就会随着气流起伏摇动,永无休止(这个场景我们小时候是经常看得到的),而虚空则寂然不动,不受影响。所以像虚空这样的,澄明寂然、无有动转的特性,就可以名之为“空”;而像尘埃这样摇动不息、变化无常的特性,就可以名之为“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一切变动不居、刹那不停者,其实都可以归属于“客尘”的“尘”的范畴。
总而言之,“不住名客,摇动名尘”,三界万法,皆是客尘;我身如客,我心如尘,身心客尘,了不可得;客尘妄动,虚空不动,身心幻灭,空性不灭;此生灭相,即是客尘,无生灭者,斯名主人——憍陈如尊者的开示里就包含了这个奥义。
了悟到这个真谛的憍陈如尊者,当下就顿断烦恼,顿破我执,证入空性,豁然开朗,由此才成就了阿罗汉的圣果,得到了佛陀的印证。现在他当众描述自己最初的领悟,语无虚妄,契合真理,所以佛陀就再次给了他一个很肯定的答复:如是如是,是这样的。
那么,现在轮到诸位了,你们听了佛陀和憍陈如尊者的问答,有何感想?像尊者仅仅是听闻了佛陀所说的“客尘”二字,就举一反三地开悟证果了,似乎不是很难对吧?尊者好像也没有经过什么特别的造作修持,他就是这样很自然地闻思修,一悟就契入进去了。
你们很多佛弟子,懂得的佛法词汇应该比当初的憍陈如尊者要多得多,至少在讲口头禅的时候,那几十个佛法词汇都可以不带重复的,那个境界水平听着要比尊者厉害多了。按道理,尊者才听闻两个字就开悟证果了,而你们知道那么多的佛法词汇,你们也应该早就开悟证果七八十回了才对!原来在座的都是隐藏的圣果……但是你们却没有,你们至今仍然还是业障凡夫,贪嗔痴都在脸上写着呢,很明显!所以差距在哪里?这说明了什么?
这至少说明了一点,你们不是这块料!答案很无情,但这是实话。
其实绝大多数众生也都是一样的,都不是这块料,师父也不是,大家彼此彼此。憍陈如尊者当年能够走通的路,现在凭我们的根机已经不太可能走通了。很多佛菩萨留下的伟大法门,面临的状况也都是如此,那就是“根机不堪”!所以佛法的传承日渐式微,很多法门早就已经没人修了,已经断了,修也修不了,只是虚有其表,徒有其名而已。
所以放眼望去,几乎都是绝路、死路,那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想要得解脱该怎么办?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法门?我们还有解脱证果的可能吗?尤其是现在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天灾人祸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无不愈加迫切地想要出离生死,想要寻找到一条适合绝大多数凡夫的、能够顺利走通的解脱大道。
有这样的大道吗?幸好,答案是“有”!不幸中的万幸!
其实这条大道并不新鲜,并不是新发明的,佛陀早在几千年前就隆重推荐过,历代祖师也一直都前赴后继地提倡、发扬过,原来他们早就知道我们末法众生的尴尬状况,原来他们早就已经替我们考虑周详,早就已经给我们留下了一条绝处逢生的活路,给所有有信心、有福缘的众生留下了一条死中求活之路——那就是老实持名、信愿求生的净土易行道!
前几天我翻看资料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宋朝慈受怀深禅师写的一首偈子,写得非常美,那个意境非常美,非常适合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这位禅师是打小就在禅宗门下出家的,属于云门宗的法脉,但是他在开悟之后,却多以持名念佛的易行之道接引众生,导归净土。他写的很多首诗偈,都体现了他的那种禅净圆通的超拔境界,实在是写得很美很到位。比如下面的这一首:
万事无如退步休,本来无证亦无修;
明窗高挂菩提月,净莲深栽浊世中。
这首诗偈,也许在禅和子看来,里面就有顿悟顿超的禅法,但是在我们净土行人看来,里面讲的又何尝不是净土念佛的奥义,何尝不是净土法门的修持?
比如,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老实持念,求生净土,这不就是真正的万事出离,退步休歇吗?毕竟“三界一切,皆是客尘”,我们不过都是生命的过客、尘埃而已,所以有何可执的?
而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本来就是无证亦无修的,直指本来,本来就是全仗佛力、三界横超、“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的,如来无上佛智,凡愚焉可思议?!
所以这一句佛号,的确就像是高挂在我们心灵窗户上的一轮觉悟觉醒觉照的明月,于念念中,照破无明,对我们摄取不舍!
而生在这个浊恶的末法时代,居然还能碰到这样的净土法门,还能有那么多信愿持名的“人中芬陀利华”,这不是“净莲深栽浊世中”又是什么?
须知,我们的那一朵清净莲华,终究还是要深深地栽种在这个浊世的污泥之中,虽然如此,但它终究还是会“出淤泥而不染”的,迟早都会花开见佛,长揖娑婆——这就是我们念佛人的“宿命”和因果!所以还望大家要善自珍惜,好自珍重为盼,千万不要再迷失了!
你们也许不晓得,那个老实念佛的你们,往生净土的你们,在师父的眼里,其实要比听闻“客尘”二字而开悟证果的憍陈如尊者要更加殊胜、更加难得、更加了不起——师父这么夸赞你们,你们相信吗?(众笑)
你们相不相信都不要紧,反正师父是相信了。因为你们很多人可能还不真正了解,你们将要求生的净土,你们将要达成的境界,那个佛果的殊胜境界,到底有多了不起,到底有多不可思议!所以你们还不知道自己有多了不起、有多难得、有多殊胜,师父讲的是真心话哈,这回不是忽悠。
不管你们相不相信,下面我们还是回到经文。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这是讲……嗯?不好意思,好像今天的讲经时间到了,那么我们又要说再见了,夸完你们就要说再见了。还是那句老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我们大家下节课再见。南无阿弥陀佛。
(72)开悟就在今天
今天是我们《楞严经》的第二十四讲,第二十四节课。上节课我们讲到了本经第一卷的最后一部分——请大家翻到最后面——讲到了憍陈如尊者因为了悟“客尘”二字,从而“破我执”、“断见思惑”、得证阿罗汉圣果的案例,这一大段都是尊者的自述,讲完后就得到了佛陀的印可,“佛言如是”。
然后佛陀就做了一个动作,「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这是讲,佛陀在给尊者以印证后,立刻就在大众之中,面对着大家,把自己的五根佛指弯曲下来又打开,打开了又弯曲下来,这样一番之后就问阿难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阿难就实话实说:我看见了如来您的百宝轮掌,在大众之中又开又合。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这时佛陀就问了:你看见我的手,在大众之中又开又合的,那么你觉得是我的手在有开有合,还是你的能见之性在有开有合?
「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阿难就回答说:世尊的百宝佛手,在大众面前开合,我所见到的是如来您的手在自己开合,而不是我的见性在有开有合。
这个时候的阿难已经有点明白了,他已经悟到了佛手的开合屈伸,就如同外在的客尘,一切本来无所住;而自己的能见之性却本来就是如如不动的,超越一切生灭动静开合,这才是真正的主人翁。所以接下来佛陀对他又进一步地考问,他的回答就得到了佛陀的认可。
「佛言。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佛言如是。」诸位“主人翁”要注意,佛陀在这里的问题其实是埋有陷阱的,没有悟透的人往往一答就是错!佛陀问:谁动谁静?意思是,既然“手自开合,见性无开合”,那么在这两者之中——外在的生灭客尘和内在的能见自性中,它们谁是动的、谁又是静的呢?
一般人可能不加思索地就会说了:那当然是佛手在动,而见性不动;如果客尘是动的,而自性不动,那不动的自性当然就是静了!这是不是很明显、很理所当然?一般陷在二元概念里的人都会这么认为。
但是真正搞明白了的阿难尊者却不会这么想,他说:佛手的开合动摇,本来就是不住的(“不住”在这里是“变动”的意思),言下之意,外在的客尘本来就是变动不停的;而我的能见之性,我的自性却是不动不变的,不会随着外界客尘的生灭而生灭,就像不会随着佛手的开合而开合一样。那么,既然自性本来无动,又哪里会有什么所谓的“静”呢?因为没有动就没有静,反之亦然,所以“尚无有静”,连静的概念都没有,那么说什么“谁动谁静”,以为自性没有变动就是静,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此时的阿难尊者已经真正明了,他所寻找的自性,是动静两离、生灭不住、超越二元的,是“绝待”的,一直都是,无始无终,法尔如是,本来就是!你们能觉照、觉察到这点吗?你们自家的主人翁,你们的不动自性,你们能觉察、觉照到这点吗?这回阿难尊者终于答对了,所以佛陀也毫不吝啬地就给他点了个赞,“佛言如是”,如是如是。
下面,「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之前佛陀用自己的手掌开合来告诉阿难,我们的能见之性、自性是不会随着外境依报的开合动静而有开合动静的;现在佛陀又再进一步,从自己的手掌中放射出一道光明,落在了阿难的右边,阿难于是转头右看,佛手又放射出一道光明,落在了阿难的左边,阿难于是转头左看。
佛陀他老人家这是想要阿难明白,我们的自性是不会随着身心正报的摇动生灭而有摇动生灭的,我们在此时此刻自己的身体身心上,就可以了悟顿悟到所谓的本性自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弹指之间的事,所以大家开悟就在今天,就在当下!但能不能悟到就要看你们自己了,其实明心见性这件事真的是很简单的,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随时随地,随手拈来,无一不是!建议大家静心凝神,要跟着佛陀对阿难的提示来,你们会发现,原来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一点都不难。
那么,佛陀在手掌放光吸引阿难之后,就问他:你的头今天是因为什么摇来动去的?
「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阿难就回答说:我看见如来您的手掌放射出奇妙的宝光,来到了我身体的左右,所以我的头才会因为左右观看而有摇动。
「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佛陀就继续问了:阿难你想要观看佛光,头左右转动,那么你是因为头转动才看到的佛光?还是因为能见之性转动才看到的?这个问题里面的逻辑陷阱和“谁动谁静”是一样的,以为身体有摇动生灭,见性就也会有摇动生灭,那就大错特错了!
所以阿难回答说,「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佛言如是。」阿难就说:虽然我的头在转动,但是我的能见之性却从来没有动过,从来不受身体变动的影响,所以自性既然连变动都没有,那也就不会有什么所谓的“静止”了,“尚无有止”,没有静止又何来摇动呢?因此这个超越二元的自性是不能用二元的概念来描述或定义的,不然一说就是错,一说就容易误导!
“佛言如是”,佛陀一听就再次印可了他,知道阿难这回是真明白了。
那么,诸位大德,你们明白了没?有人明白吗?你们虽然比阿难福报大,都可以坐飞机、用手机了,但是你们比阿难尊者笨一点,现在讲经讲到这个地步,你们怎么着也该开悟几个了吧?觉得自己很有把握,已经开悟见性的请举手,师父是不是要做表率啊?真明心见性了就要敢于承担,觉得没把握或者还有不清晰的地方,那就说明你们还没有悟到,或者还没有悟透,否则一定会有信心,知道自己没有错悟、不是妄语,可以和佛说相印证!也就一定会跟祖师菩萨一样的,自然就会生起一种“我为法王,于法自在”的那种大智慧、大气魄、大无畏,从此在菩提路上,就可以直趣无上佛果,不会再有退转了。看到了真相,就不会再被假象所迷惑,从此就不会认贼为子、认贼作父,“自取流转”。
所以,你们大家有见性的吗?想举手啊?至少应该有一个两个安慰一下师父吧?一个都没有?是谁把你们教得那么谨慎的?如果你们听经听了半天都没啥效果的话,那师父就要考虑讲完这一卷是否还要继续了。唉,你们迷茫的小眼神一直都在伤害师父,知道吗?
(73)动中有个不动的
下面,「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这是本经第一卷的最后一大段,是佛陀的归纳和总结。
佛陀在印可阿难后,就“普告大众”,对着所有人开示说:如果一切众生,把一切摇动变化的都定义为尘,把一切生灭不住的都定义为客(这就跟之前讲的“客尘”案例联系起来了),那么你们现在看到阿难的头在摇动,而你们的见性却并没有摇动,同时你们也看到了如来的手自开合,而你们的见性却并没有随之舒卷。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阿难摇动的头(代表众生自我的正报),以及佛陀开合的手(代表众生外在的依报),他们统统都是“摇动名尘,不住为客”的客尘,“三界依正,总名客尘”!还记得吗?
那么,既然正报依报都是客尘,所以佛陀就纳闷了,他说:为什么你们会把这个摇动变化的客尘当做是自身,当成了“我”呢?(师左右摇头)这是客尘哦,这可不是真正的“我”!为什么你们会把这一切生灭不住的客尘当真,以为这些外境都是真实的?这一切,生灭不住,外境,为什么会当真,为什么会认为它们是真实的?云何云何?佛陀发问。
然后佛陀说:我们一切众生“从始洎终”,从生到死,一直都在“念念生灭”当中,念念认假为真,所以才会“遗失真性”,把自己的自性真心给迷失遗失掉了,从而“颠倒行事”,什么杀盗淫妄黄赌毒的,干的蠢事那就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可谓是罄竹难书,所造恶业无量无边。
这就导致了一切众生“妄认四大为自身相”,把这个物质的客尘之身当成了“自我”,这就叫做“认物为己”;同时又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把这个“前尘虚妄相想”的生灭之心当成了“我的心”,这就叫做“性心失真”。注意看佛陀的定义,非常的精准。从此一切众生就开始了“自取流转”、自作自受的轮回大梦,在六道之中来来去去、生生死死,“轮回是中”,无休无止,受苦无穷,不得解脱!
我觉得如果我是佛陀的话,讲到这里,很可能都会生起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难免无奈,所以我们众生该是有多么的讨厌啊,多么的不让佛菩萨省心!
记得十多年前讲《维摩诘经》的时候,师父好像讲过一个禅宗祖师的公案,“痛中有个不痛的”,有人还记得吗?佛陀现在本经这里手掌开合,然后放光,让阿难尊者的头左右摇动,实际上是想让阿难切身明白“动中有个不动的”,我们可以拿这个来跟祖师“痛中有个不痛的”的公案,来对比一下,看看他们说的道理是不是一样的?
这个公案的主角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禅师,据说就是天王道悟禅师,唐朝时候的一位大禅师,但后来有人考证说不是,应该是《景德传灯录》里的另一位禅师。不管怎样,这位禅师都是很了不起的,了不起到什么程度?根据传说,根据记载,他有一次因为懒得搭理当地的长官、一把手,就把人家给得罪了,于是那位长官一怒之下,就派人把这位禅师给逮了起来,然后扔进了当地的一条大河里。长官本来也就是想吓吓他,出口气,想看看禅师狼狈挣扎的窘样,如果还能够看到禅师大声呼救、淹个半死的场面,那就更加完美了。
但是没曾想,这个禅师一扔下去,只听“扑通”一声,然后就没动静了。没过几秒,河水里面居然莫名其妙地就浮现出了一朵很大的莲花,这条河是从来不长莲花的,所以这是哪来的?而且莲花上还托着一个人,只见禅师端身正坐,双目垂帘,双手结印,正打坐得好好的,神色不动,一点也没有任何的失态,更没有受到任何的伤害——这个禅定的功夫那是真的很了不起!
当时那位长官一看就傻了,哎呀,知道自己一时糊涂干了蠢事,羞辱了有大成就的修行者,那罪过真是太大太大了。于是这位长官“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这回轮到他“扑通”了),马上就磕头顶礼求忏悔啊!旁边的随从衙役和老百姓,凡是看到这一幕的也都纷纷跪了下去,向禅师磕头。后来这位长官就顺理成章地在禅师的座下皈依了,成为了我们佛门一辈子的大护法!
我觉得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我们梧桐山不是有水库吗?(众笑)改天把佛金大师也给绑了,扔进水库里试试?看看有没有莲花把她托起来?大师的修行那么好,福报那么大,应该没问题吧?应该会有奇迹,估计没有莲花也淹不死你。哈哈,好了,不吓大师了,不开玩笑,我们言归正传。
那么,就是这样禅定功夫高深、悟境超凡的大禅师,一生潇洒快意,不媚权贵,但他临命终前却得了一场大病。具体什么病不知道,反正就是业障现前了,很痛苦的一种病,曾经的禅定功夫似乎完全不管用,禅师在那里疼得啊,那是哎呦哎呦的直叫唤,还经常大喊:苦啊苦啊!阎王老子要来抓我啦!痛啊苦啊……
就这样子大喊,声嘶力竭的,经常这样子一叫就是大半天,这个演技也还真不是盖的,但旁边的人就被折磨得受不了啦。几位师父估计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觉得丢不起这人,就劝老和尚说:哎呀,您老别叫了行不?求求您了,忍一忍吧,您当年被长官大人扔进河里的时候,神色不动,那是何等的修为,那时也没见您这么叫唤过啊!所以求求您别叫了,您的那个禅定功夫如今都到哪里去了?这些师父们、徒弟们就起疑念了。
禅师一听,心想这些笨蛋!于是他就举起枕头、拿起床上的枕头向大家晃了晃,问:你们且说说看,是当年被扔进河里的那个禅定境界对?还是现如今这个叫苦连天的病痛境界对?你们有谁知道,痛中还有个不痛的?!在场的人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能答上话来。于是禅师就把手里的枕头一抛,当下就示现入灭,就这样很干脆地拜拜了!(弹指)痛快淋漓!
所以你们说,这老人家演这一出是啥意思?他到底是有修行还是没修行,是凡是圣?他最后留下的问题,“当年是?如今是?”,你们能不能说说看?那个“痛中有个不痛的”,和佛陀在本经这里讲的“动中有个不动的”,是不是指的一回事儿?
你们啊,如果能自己把这些问题全搞清楚、搞明白了,而且还能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无谬,那么师父就会印可你们,这《楞严经》的第一卷就没有白听白学,这第一卷你们就可以算是毕业了。
(74)活学活用是佛法
你们知道我们佛法的毕业生有什么特点吗?现在唠唠嗑。跟世俗大学的毕业有什么不同?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
世俗的大学就算你读完毕业了,甚至研究生、博士生都毕业了,但是你的人生却才刚刚开始,还远远没有毕业!很多人甚至都不晓得该怎么开始一个正确的人生,或者说早就已经开始了一个错误的人生,那离真正毕业还远得很呢。如果拿我们佛法的标准来衡量,佛说一切众生“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按照这个来看的话,那绝大多数众生估计活八辈子都毕不了业了,甚至千生万劫都很难毕业。是不是这样?
所以世俗大学的毕业并不是终点,它能否导向人生的毕业还待定,是不确定的;但是我们佛法方面的毕业就不同了,它虽然也不是终点,但是它却必然会导向人生的毕业、生命的超越、终极的回归,这是可以百分百确定的!这就是两者的不同。
那么佛法毕业的标准是什么?简单讲,那就是正见!依佛依法,以佛见为己见,重新树立对生命、对生死的正确知见,是为正见!
从人天善道(主要内容包括因果法则、轮回法则、业报法则、三界六道、五毒十恶、人天善法、四禅八定等等),再到小乘解脱道(主要内容包括三法印、四圣谛、四念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空、五蕴十八界、人无我、破我执、断见思惑、四果阿罗汉等等),再到大乘菩萨道(主要内容包括了法无我、中观见、出离心、菩提心、中道不二、四摄六度、普贤行愿、悲智双运、天台止观、禅宗顿悟、净土念佛、密宗大圆满、妙行妙用、菩萨十地、无上佛果等等),对这三大块的内容概念都能做到清晰明了、举一反三、一通百通、大开圆解,见地符合佛言祖语,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此人已经具足了佛法的正见,可以马马虎虎算是毕业了——还只是马马虎虎!
真正完全彻底的毕业,那就要看这个人是不是能够在自己的生命、生活中把正见给活出来了,若能活学活用,福慧增上,自他两利,世出世间皆通达,那么毫无疑问这就是真毕业了。此人或迟或早,必然能够得佛摄持,三界横超,往生净土,得大解脱——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个人生的毕业,那肯定也是确凿无疑的。
但是,这样的毕业容易吗?是不是感觉很难很难,何其难也?师父到现在都还没有真正毕业呢,你们一般业余选手那就更是不用说了,你们散乱分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我们想要把什么佛法的名词概念记熟了,背下来可能还算容易,想要考什么佛学博士的那也许还不是最难,但如果我们想要在自己的生命生活中把佛法的正见给活出来,理事之间,活学活用,圆通无碍,那可就真的是太难太难了!越是深入佛法实践的人,就越是知道这里面的难度有多高。
前几天,有个居士发信息给我,他说:师父啊,我最近起了大烦恼,控制不住的大烦恼,真是太生气了!那么,是什么了不得的大烦恼呢?我就问了。那位居士就说:不就是因为刚买了房子要装修嘛,有很多琐碎杂乱的事情,不合心意,搞得很麻烦很头疼,所以想请师父给开解一哈……你们听听,这是什么话?这是人话吗?
就像有人说:我刚买了一辆超跑,真是太烦了,没想到有这么多烦恼,可恶!喂,你嫌烦不要买啊,要不把烦恼送给佛金法师也行,让法师也烦恼烦恼?前天我在抖音上还看到了一个更好玩的,有一个土豪富二代,他买了一只限量版的豪华手表,价格2500万,哇,吓死个银!很多人一辈子都买不起一只表,三辈子都买不起!然后他就起烦恼了,这位土豪就起烦恼了,他烦恼的居然是,他手上戴着这么名贵的一只手表出去溜达,竟然没有一个人认识!没人识货知道吗?那真是痛苦啊!这有点类似于“媚眼抛给瞎子看”,一种生不逢时的感觉,真是白瞎了!
那么,像这些烦恼,什么房子车子奢侈品的烦恼,你们是不是觉得很欠揍啊?!有多少人想要这样的烦恼而不可得,这就是所谓的“众生差别”了,因为福报因果而来的差别。不过众生不管有钱没钱、有房没房,都会生起各种各样的烦恼,烦恼的内容不同,但都是烦恼,在这点上倒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
甚至,不管学佛不学佛,不管学佛学得好学得差、有没有毕业,佛弟子也一样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和烦恼,这点没有差别;但是在面对障碍和烦恼的时候,我们学佛学得对不对、好不好,能不能活学活用,在化解和处理问题的时候,那个差别就很大了。昨天有一个居士来跟师父诉苦,他说:师父我真的是很惭愧,我学佛十几年了,却还是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团糟,没有一点福报,不知道该怎么办!
像这种,很明显就是学佛没有学对路,在佛法上没有毕业的人,入宝山十几年了,却空手而归。像前面那位因为房子装修而烦恼的居士也是的,两个人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区别,都一样没有毕业,没有把学到的佛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生命生活中,甚至都还没有把佛法给学明白了,所以才会一碰到问题就抓瞎,一出问题就会有这样那样层出不穷的麻烦……
那么,一个在佛法上已经拥有圆通正见,已经毕业的佛弟子,他在碰到这些烦恼业障的时候,他是怎样去操做、去解决的?佛法要能够实际解决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这才是有意义的,这点非常重要!
比如,这位佛弟子,他知道自己没有福报,或者福报很小,那么当他拥有因果正见的时候,他就会知道一切的贫苦拮据,肯定是因为自己多生多世没有好好地修福修布施,不能赖国家、赖父母、赖环境,所以他就会开始反省反思、反求诸己,而不会去怨天尤人。然后他一方面会在心里向佛菩萨求忏悔,祈求加持,一方面就会开始点点滴滴、持之以恒地去行动,去修持一切善法,去量力而行地上供下施,去广修福德,修积一切福德资粮;同时还要努力改正自己在身口意方面的所有恶习,停止杀盗淫妄黄赌毒等所有损福败德的恶业,学会做人做事进退有度、把握分寸,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知足常乐,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家庭孝养有情有义……师父都不用说太多太高深的东西,仅仅是把上面讲的这些内容全部落实了,十几年实践下来,我就不信了,这位佛弟子还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团糟”!你们说是不是?开什么玩笑?!
再比如,那个因为房子装修而烦恼的居士,他如果有因果正见的话,那么就会知道一切逆境逆缘都是自己感召来的,他首先就会反求诸己,会反思反省自己在做人做事上是不是有什么缺失、有什么考虑不到的?有没有按照世间法的游戏规则如理如法地来处理事情?如果的确是自己有疏漏,那么马上就进行调整,改过就对了,下回不犯就对了,这样的心智和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成长。
而且,这位居士如果还有进一步的观照功夫,拥有空性无我的正见,那么当烦恼生起的时候,他就会很容易地观察到,“动中有个不动的”,“烦恼中有个不烦恼的”,从而迅速恢复平静,让心灵不再被客尘烦恼所误,这时再去处理事情,自然就会变得游刃有余。
那么再进一步,如果这位居士还能拥有坚定的出离心,追寻究竟的解脱,对净土法门具足真信切愿,老实念佛,专一不退,那么当他碰到世间法的种种障碍烦恼的时候,他就自然不会再放在心上了,自然不会再有过多的纠缠。就在念念佛号之间,仰承佛力,很多烦恼自然就能化解,很多难以放下的挂碍,也自然就能顺利放下,一切了犹未了的,其实都可以不了了之……
所以佛法的毕业有多难?说难不难!难就难在我们还不懂得活学活用,还不习惯从佛法的视角来看问题、看世界、看生命;而不难呢,不难就不难在我们有佛,有佛号,有佛力仰靠,有清净信心,有善友善知识互相提醒和督促,我们虽然不能赢在所谓的“起跑线上”,但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必将赢在人生的“终点线上”,我们已经赢在了人生的终点线上!是不是这样?
因此师父要对诸位诚挚地说一声:恭喜恭喜!(师抱拳,众鼓掌)
恭喜完毕,我们《楞严经》的第一卷也就到此圆满了,我们下节课就要进入第二卷。那么,本次的讲经时间到,还是那句老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我们大家下节课再见。南无阿弥陀佛。
(75)戴着眼镜找眼镜
今天是我们《楞严经》的第二十五讲,第二十五节课。上节课我们正好讲完了本经的第一卷,下面我们就要准备进入第二卷,请大家翻开经文。
我们先来稍微地回顾一下上节课的一些关键内容,因为上节课讲完之后,师父老觉得哪里似乎有点意犹未尽。其实佛陀他老人家讲的,已经是非常的圆满透彻了,而师父又用现代的大白话来尽量详尽地阐释了一遍,我自问我这个“传声筒”的质量应该还是比较靠谱的(自吹自擂一下),已经尽量做到了既遵循佛言祖语,又契合时代的语言特色,在表达上既精准严谨,又活泼生动,偶尔还来点幽默调剂一下,同时还要把握分寸,不能过犹不及……所以这个弘法的工作可要比什么演讲说相声的难多了,世出世间真的不可为比。
但即使如此,就算佛陀和师父都已经说得这么明了、这么直白了,但是能够“言下顿悟,见自本性”的人,却还是那么的少!
就像以前有一次,我明明带着眼镜,但是在猛一恍惚间,却完全忘了有这回事儿,然后我就开始到处找自己的眼镜,“咦?我的眼镜呢?”,找不到就傻乎乎地去问旁边的人,那旁边的人当然是一脸懵啊,然后就会用莫名其妙的眼神看着我,说:眼镜不就戴在你的脸上吗?!这个时候猛一回神,才发现:哦,原来是自己犯傻、犯了糊涂,居然把自己本来就有、一直都有的东西给搞忘掉了!
你们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不是忘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其实我们大家个个都是“戴着眼镜找眼镜”的笨蛋,到处去寻找,到处去疑问,却从来没有想过回头反观一下。
不过师父和你们还是有点区别的,这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当我们碰到一个明白人,当他好心告诉我们“眼镜就在你脸上”,当他这样提醒的时候,师父会马上就通过理智和实践去相信:这是一个明眼人,这是一个真正明白的人!因为师父按照他说的一回心一反观,就发现他说的是真的。而你们很多人呢,你们也相信佛陀是一个真正明白的大觉者,你们也曾仔细聆听了佛陀的开示,但你们就是找不到自己的“眼镜”,就是看不见自己真实的本性!这是为什么?
你们明明每天都在使用这个“眼镜”,你们明明每天都在运用自己本性的力量,但你们却“百姓日用而不知”,这是为什么?有很多人甚至还错信了某些“装明白”的、“假明白”的,真正明白的佛言祖语他却不信不听,但是邪师歪道的鬼扯他一听就信!结果会怎样?结果就是慧命被戕,自欺欺人,最后就只能到三恶道里去自作自受了。
我有时候也挺纳闷的(其实经常纳闷),难道在那么多佛经里,你们所看过的那么多佛经里,佛陀说得还不够清楚明白吗?尤其是在本经这里,佛陀从一开始就帮助阿难尊者“七处征心”,就一一破斥掉了凡夫所以为的七个错误,七种邪见,以为我们的这个心是“在内、在外、在根、在见、在思维、在中间、在无著”的,这其实是七种非常错误的认知,经不起推敲,三言两语就被佛陀给破除掉了。然后如来就放光动地,开示了一切众生都有的“错乱二根本”,并且严厉呵斥阿难说,“此非汝心”——这个正在思考正在思想、能够思考能够思想的,不是你的真心,而是妄心,此非汝心!
佛陀用“前尘虚妄相想”来定义阿难尊者所迷执的这个妄心,紧接着就用“清净妙净明”来形容我们真正的自性真心。然后佛陀又再次放光遍照,以种种譬喻,告诉阿难尊者说“如是见性,是心非眼”,那个真正能够觉照一切、觉知一切的,从来就不随“前尘”的因缘生灭而生灭,那个其实才是我们的自性真心,而不是什么肉眼,更不是什么妄心。
再然后,佛陀就提问五比丘说,“因何开悟,今成圣果”?这时憍陈如尊者就自述说,因为了悟了“客尘”二字的真实义,“不住为客,摇动名尘”,由此才看清了三界万法的虚妄相,断除了见思二惑,成就了阿罗汉道果。接下来佛陀就顺着这个话题,继续启发阿难(真是太慈悲、太有耐心了,换了师父可能早就生气了),佛陀最终还是让阿难初步了悟到了正确的心性。这个过程大家还记得吗?阿难终于明白,原来身心内外、三界依正、一切摇动不住的其实都是客尘,都是幻法,而我的能见之性,这个自性真心却从来没有摇动过、变化过,远离一切动静生灭,“动中有个不动的”!
直到这时,佛陀才点头印可了他,“佛言如是”。
随后佛陀就“普告大众”,也就是告诉一切众生,你们和阿难尊者都是一样的毛病,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你们看阿难的“头自摇动”,但是他的能见之性并没有随之摇动;而阿难看见如来的“手自开合”,但是他的能见之性却并没有跟着开合。(师举手,开合)你们呢,你们现在,跟着开合了吗?这一切摇动开合、生灭不住的,就统统都被定义为了“客尘”。言下之意,这内外的一切统统都是虚妄的,不过是幻法,只有那个不生不灭、不动不变的,才是你们真正的自性,你们的本来面目。
所以佛陀就很奇怪了,“云何云何”,为什么你们会把这个臭皮囊,这个虚妄的客尘、生灭的幻法当成是“自身”呢?诸位“客尘”,你们所执著的“自身”,其实是客尘,不是真正的“我”!为什么你们会把外在那么虚假不住的、刹那生灭的客尘境界,所有依报的境界,当成是真实的呢?
佛陀说,我们众生从生到死,一直都在这个生灭变动的客尘当中,念念着迷,念念迷,就一生迷,一生迷,就生生迷,就这样千生万劫把自己不生不灭的自性真心给迷失掉了。所以才会“颠倒行事”,自己认贼为子,用身口意胡作非为,凭空就造作出了一个无限复杂的“六道往返”的生命境界,然后“轮回是中,自取流转”,原来一切都是在自作自受,不过是自己玩自己罢了。
佛陀讲到这里,本经的第一卷就结束了,阿难尊者在佛陀的帮助下,终究还是找到了自己的真心,发现了自己的真心,那个本有的真心、本有的“眼镜”。
那么,诸位大神,你们呢?正在观看直播的诸位大德,包括你们,你们比阿难尊者聪明那么多,你们也应该找到自己的“眼镜”了才对,你们怎么可能还没有“识心达本,明心见性”呢?这个不科学啊对不对?不指望你们能够做到像祖师那样的彻底证悟,但你们至少要来个解悟吧?至少理上要明白,知见上要透过去,那样才没有辜负讲经。
那么你们有几个人觉得自己可以了?请举手!(有一居士举手)想清楚哦,事后要考试的,不过关要挨揍的。呵呵,你们看,只有无德一个同学举手,我觉得很奇怪!这到底是佛陀没说清楚呢?还是师父这个“传声筒”的质量有问题?还是你们的悟性根器有问题?
我之前曾有点纠结于此,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讲得不好、不清晰,是不是没必要再讲下去了?但后来转念一想,稍微一反观,我就知道这个是自己的执念,是自己起了妄念了。
因为就连佛陀那么圆满的智慧,那么巨大的加持力,都没有说能够让所有众生一听就悟了,俺一个业障凡夫,一个质量勉强过关的“传声筒”,又凭什么能够让所有听众“一闻千悟”?!这是很不实际的,师父何德何能啊?凭什么?!这样一想我的心就平了,决定还是顺其自然,继续乖乖做我“传声筒”就好。
师父想明白了,以后不会再逼你们“开悟”了(打双引号的“开悟”),这个逼出来的东西,就怕不是真悟,而是误会的“误”。其实话说回来,只要你们能够老实专一、念佛不退,那么未来往生解脱就是必定的,必定承佛威神,横超三界,那什么开悟不开悟的到时候就都不是事儿了,不值一提。
下面请大家回过头来,翻开经文,之前是复习了一下第一卷,现在我们开始进入第二卷的学习。
(76)法乳深恩和远离邪人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这是本经第二卷的第一段,是承上启下的经文,我们先来简单地解读一下。
之前阿难不是被佛陀呵斥说,“此非汝心”吗?当时他吓得连坐都不敢坐,满心惶恐,但现在他听闻佛陀的开示,悟到了自己的自性真心是远离动静生灭的,不是客尘,不是虚妄的,从前对身心小我的那种执著一下就打破了,他立刻就觉得“身心泰然”,舒服到了极点。这个前后状态的对比,明白和不明白的对比,天地悬隔。
那么,这个所谓的“泰然”具体是什么样的?那大概就是一种很放松、很轻松、很平和、很安乐的样子。从前把四大的肉身抓得紧紧的,以为这就是“我”,现在知道这是客尘,这是虚妄的,不值得执著,这个执著一旦破除,各种迷惑和负担就无形减少,那当然就会觉得很放松很轻松了。
从前以为这个正在思考的就是“我的心”,现在知道这是“六尘缘影”,不过是“前尘虚妄相想”,是因缘和合的假象,也还是客尘,不是真心,这个无始以来的顽固迷执一破,阿难尊者当下就开悟了!
这个开悟虽然还不是什么事实上的彻底的证悟,但已经是在理上很深刻的一种解悟了,不是普通人那种比较浅薄的胡思乱想。
开悟后的阿难已经明确了知,此身非我,此心非真,无始枷锁,一时顿除,那当然就会觉得非常的平和欢喜、“身心泰然”了。这是理所当然的,一定会如此!
在阿难和所有开悟众生的心里,他们这时的心情,就像是一个小婴儿,一个本来有点危在旦夕的小婴儿,已经很久没有人来哺乳,都快饿死了,然后突然就碰到了自己的慈母,这时才得以保全性命。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人生历程,我们众生在无尽的轮回的暗夜里,在生死苦痛中看不清方向,找不到解脱之路的时候,是不是就像是一个无力无助无奈绝望的婴儿?要么等死,要么就是各种自杀!我们如果没有碰到三宝,没有得到佛陀的法乳滋润,那么我们的人生会变成什么鬼样子?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数。
师父经常扪心自问,如果我没有碰到佛法,没有碰到净土念佛法门,那么我的人生最大的可能性——其实不是可能性,而是必然性——那肯定就是恶性循环、苦上加苦、雪上加霜、必堕无疑,想要有一个良性循环、福上加福乃至究竟解脱的人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自己是什么样的“罪恶生死凡夫”,自己最清楚!一天到晚,装模作样,装修行装大师,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
所以在我们佛门有一个词叫做“法乳深恩”,我们为什么要顶礼诸佛菩萨、要顶礼历代祖师以及所有的师父?因为那个滋养我们法身慧命的正法的乳汁,就是从佛陀开始一点一滴流传下来的,千辛万苦流传下来的,好不容易流传下来的,几千年来源源不断,仰赖僧宝,才能最终广利无量人天,才会有我们现在的一点觉悟觉醒,绝处逢生——这是救慧命出轮回的大恩德啊,比普通救命的恩德要大太多太多了!可以说是天高海深不足以形容,我们粉身碎骨都不足以报答!
所以师父命可以不要,得罪人也不在乎,也要坚持破邪显正,守护如来正法,尤其是净土法藏,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这里,就是为了要尽己所能地报答佛陀和历代祖师的法乳深恩,因为别的师父也做不好,也不会做,很惭愧!
师父现在活到这个年纪,明年的阳历一月份一过,俺就接近50了,快到了,即将年过半百,天啊!那个感觉有点奇特,我觉得自己的心态怎么还留在28呢?呵呵,不合道理。这个年纪的我啊,很多事情早就已经无所谓了,很多事情我都可以装傻,但唯独在法上我没法装傻,没法做老好人,没法和稀泥。只要看到那些违背佛说、坏乱正法、断人慧命的妄语邪见和邪师邪人,我就忍不住会嗔心大起,有时候甚至还会起杀心(这个你们不要学,这不是什么值得赞叹的事,没有慈悲心,在外面你们还是要装一下假慈悲的,也许装着装着就变成真的了,谁晓得呢)。师父碰到这种人虽然不至于动手,但每次都会忍不住要炮轰几句,就算不严厉呵斥,也要依法不依人地说几句真话。而真话往往比较难听,所以能听进去的人并不多。
不过师父的性格有一点比较好的就是,我向来都是点到即止,说过就算,绝不纠缠,尽到责任就好,至于别人爱听不听、爱信不信、爱死不死,那我就懒得操心了,一切随缘。尤其是碰到那种狗屁不懂,还偏爱自以为是的,一旦被我发现此人不可理喻,连基本的逻辑思维、基本的道理都不讲的时候,那么我就会有多远躲多远,保持距离,话都不想多说,正眼也都不想多看一眼。为什么?
在大小乘以及密教的很多经论里,佛菩萨都曾反复地提醒我们,说初发心的菩萨一定要以圣言量为标准,一定要注意甄别正见邪见,并且远离邪师邪人,远离那些妄语邪见破见的愚人,甚至连他们的影子都不要去触碰,尽量不要跟他们结缘,免得自己一不小心就被带歪、给染污了。我发现佛菩萨说的真是经验之谈,不是不慈悲,而是对我们初学者慧命的一种保护。这些年我见到过太多太多的初学者,本来还好好的,看上去挺正常、挺聪明的一个人,但是只要一接触邪人邪见,没几天就会被蛊惑得忘了佛言祖语,忘了佛法僧三宝才是我们的究竟皈依处,这种颠倒非常可惜,也非常可怜!
因为师父知道他们跟着邪师邪人乱跑乱来,免不了的,他们以后也必然就会跟着一起邪见破见破三皈依,从此沦落魔掌,慧命被戕。不但之前修积的一点善根福德全没了,未来世漫长无比的劫数里,他们也必定会是轮堕恶道、受苦无穷的下场。跑不掉的,以恶因如是故,恶报难逃,这也是一种最惨烈的“自取流转”。
在《佛藏经》里,佛陀曾严厉警告说:“随顺邪师者,千佛出世不通忏悔,恒沙诸佛出世,不得解脱。何以故?破十方如来正法,误导无边众生陷入万劫不复苦海故。”听得清楚吗?所以这方面的因果有多可怕?!你们不知道,但师父知道,你们以为“真语实语”的佛陀会闲得没事儿吓唬人吗?
可惜,世尊的话还言犹在耳,但仅仅就我自己,出家这短短的二十余年来,就已经看到了不晓得有多少人掉进了邪师邪人的“邪见之坑”里,前赴后继,层出不穷,无知无畏,悍不畏死!拿这个心来学佛,可能早就成就了,偏偏拿这个心来自杀,真是不可思议的因缘。
在我们“无”字辈的居士里,以前就有好几个这样的,以后估计还会再有。不管师父再怎么耳提面命,千叮嘱万嘱咐,甚至有时候忍不住破口大骂,但就是阻止不了这些人拼命往邪师的坑里跳,阻止不了他们下地狱,这个缘分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师父也很无奈,相信佛菩萨也曾经很无奈。不过现在师父已经被逼练成了铁石心肠,视众生如蝼蚁(都是客尘,比蝼蚁还不如呢),如果再进一步,那差不多就可以像佛菩萨那样的观空无我、如如不动了——这都是被逼的!
唉,说起来都是泪,都是苦笑!当我们没本事改变他人的时候,只能改变自己,训练自己“不动心”,了解吗?有点扯远了,现在扯回来,我们继续看经文。
(77)开悟和狂禅的陷阱
这里讲到,开悟后的阿难尊者,因为深深感念佛恩,所以他就非常恭敬地合掌礼佛,表达谢意;同时他还在心里默默地祈求:
祈愿能够听闻如来的进一步开示,祈愿佛陀能为我们众生明白开显出此身此心“真妄虚实”的所有奥秘;就在现前当下,这个念念生灭的虚妄身心和不生不灭的真实自性——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不同的体性——那么,该如何在现前的身心上去明确地发现它们,该如何去“发明”这两者呢?
换言之,我们该如何在这个刹那生灭的身心上,去“发明”、找到那个不生不灭的?经典用的是“发明”这个词,很准确,其实“发明”就是实证、修持的意思,但修证不见得就是“发明”。因为我们的那个自性真心,那个真实心体,它从本以来就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不是修出来的,你修不修它都是那样,所以它只适合被“发现”、被“明悟”,简称“发明”,其实也就是“开悟”的意思,不是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那个什么“搞发明创造”的意思。
请大家听清楚,真正的开悟,其实就是“发明”,就是明心见性,就是“证悟一体”。这个“悟”和“证”在本质上是密不可分的,真正的开悟(我指的是真正的、像禅宗祖师那样的顿悟大悟),本来就是即悟即证的,法尔如是,不假修证。因为心性的本来面目根本就不是你能“修”得出来的,你修不修它都是那样,“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能生万法”。你修不修也都是错,你修就是“头上安头”,多此一举,你不修那就是野狐狂禅,左右都是错!所以自性真心是只能被发现、被“发明”的,你明白了就明白了,不明白那就是不明白,很气人!
像那些真明白的修行者就会知道,原来禅宗祖师讲的什么顿悟顿超、“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悟即至佛地”等等,原来这些都是大实话,佛祖诚不欺我!原来禅宗真的就是无上圆顿的究竟法门,是如来的无上心印,不是什么渐修渐进的次第小法——这个根本点一定要牢记!
我们看记载,历史上真正的那些禅宗祖师,个个都是“踏破毗卢顶上行”的“出格大丈夫”,像什么西天东土,一二三四五六祖,还有后来的五宗祖师,乃至到民国时期的虚云老和尚,他们有哪个不是?他们在顿悟证悟之后,根本就不会再有什么“修与不修”的问题了,根本就不会再有这样的纠结纠缠,更不会有什么“了生脱死”、“坐脱立亡”的考虑和担忧。
所以后世某些人以为,禅宗开悟以后还不能了生死,还有烦恼习气,还有见思惑等等问题需要慢慢地消除,然后才能得解脱——这种说法相当的流行,对吧?但实际上这是对禅宗祖师没信心、对禅宗一法没信心的表现,不客气地说,这也是对禅宗无上妙法的一种错解,大错特错,是外行人的一种妄测,把大乘了义禅宗贬低得还不如小乘阿罗汉道,你们不觉得这很奇怪吗?这说得通吗?这个法上的因果错得可真不小!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后世的这些“败家子”,这个因果你们可错得真不小!
像本经在后面,当佛陀讲到五阴五蕴的时候,曾说过一段很著名的开示,那就是“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有很多人就拿这一段话来破禅宗,实际上佛陀讲这个根本就和禅宗没啥关系,以后具体我们会讲到。虽然了义经典和禅宗是可以相互印证的,但佛陀早就明确讲过了,禅宗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那我们干嘛非要拿着佛经的教理去往禅宗的头上硬套呢?是想“以法谤法”吗?这里面,“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不可不慎!
在我们这部《楞严经》里,就有好几个地方都用过跟禅宗类似的词汇,比如第二卷的这第一段经文,阿难自己在那想,“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这里的“开悟”,很明显就不是禅宗祖师的那种彻悟、证悟,而仅仅是类似于“解悟”的层次,那的确是还不得解脱的。所以阿难才会在心里默默祈愿,希望佛陀能够对现前身心的“真妄虚实”、“生灭与不生灭”的这两种体性做进一步的“发明”。这时的“发明”,才可以理解为“体悟”、“证悟”,比较接近于禅宗“真正的开悟”了。
所以对这些雷同词汇的微细差别,我们一定要尽量地搞清楚,否则就会产生一些不该有的错误,这点大家必须要了解!必须,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如果你们不了解那会怎样?那搞不好就会是“自欺欺人被人欺”的大错,在“开悟”这种事请上一旦犯错,那因果就会很可怕了,超出你们想象的可怕,比杀人放火还可怕,这玩笑谁都开不起!
像前段时间不是刚出了这么一个幺蛾子嘛,现成的案例。台湾著名的漫画大师蔡某某,蔡大艺术家,我打小就是看着他的漫画书长大的,他书中蕴含的那些传统文化的内容,曾对我产生过相当的影响,所以对他几十年来一直都是心怀敬意和喜欢的。但没曾想,已经72岁高龄的蔡大师,居然滑天下之大稽、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和著名的某某寺联合导演了一出“剃度出家”的闹剧、丑剧。我们只谈事,不谈人,只对事,不对人。
本来这个剃度的新闻刚传出来,善良的佛弟子们哪里晓得,天底下居然会有那样寡廉鲜耻、没有底线的人,所以一听之下,都是纷纷地随喜赞叹,表示祝福。但没曾想,所有人都被蔡大师和某某寺给忽悠了,不仅剃度是假的,头发都没剃光,就那几嘬毛还舍不得剃光,出家那更是假的,蔡大师连一天的老沙弥都不愿意做,连大褂都不愿意多穿一天,他做完秀、拍完照,拍拍屁股转个身就离开寺院回家了。这样的“出家”可真是开了古往今来的第一先河,历史上是没有见过的,没有这样的记载,就算假出家都要把头给剃光了,穿上衣服呆一段时间,对不对?这样“破佛律仪”,看来某些人是真的不相信有地狱、有因果,是真的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
不过这还罢了,最雷人的还在后边。蔡大师回家后,洗完澡,心情比较好,接受著名媒体的采访,他的那个真心话是控制不住地喷薄而出,我的天啊!可怕!令所有观者目瞪口呆,大跌眼镜。比如他说:
“我几乎是从达摩西元527年到今天,对禅宗最厉害的人,一定没有比我更厉害的!”这牛吹的,不得不说很清新脱俗。
然后,“剃成光头的是寺院的住持,方丈一定是留长头发的。”嗯?原来不留长头发的都是假方丈,看来蔡大师的内心,早就想取某某寺的光头方丈而代之了,不但想做“名誉僧人”,还要做“名誉方丈”。
再然后,“禅宗一定是不烧香、不礼佛、不拜佛、不读经、不持戒,你去看六祖,行直何必持戒?”这是典型的外行话,已经涉嫌谤佛谤法谤祖了。
还有,“出家不一定出世,要不然怎么收学生说法,跟人家收钱呢?”这是典型的谤出家法,谤出家僧。
“如果要我自己说我是什么,我会说我是个开悟的禅师!”这种话,是业余外行最喜欢说的,连狂禅野狐禅都算不上,典型的无知无畏大妄语。
“我会在某某寺建蔡某某博物馆,你相信我一定留名一千年到一万年,我一定是今天中国唯一最有名的人……”天啊,这才是凡夫的真实嘴脸,贪著名利的真面目,是蔡大师的真心话,只不过少见的不知天高地厚。
相信很多人都被雷到、被恶心到了对吧?师父也是!我对蔡大师几十年的好印象一下子就被自动删除,荡然无存了。原来,这不过是一个跟我一样颠倒的“罪恶生死凡夫”,只是比我还蠢,比我多一点世间的小名小福而已,本质上还是一个“大愚痴人”,不过如此!
那些世间不懂佛法、不懂禅宗的人,看到蔡大师的这些话,可能都会感觉很不对,觉得蔡大师的话里,那股气息怎么那么狂妄、那么古怪呢?但是如果落在我们比较内行、比较正见的法师眼里,所谓“内行看门道”,蔡大师的这几句话,我们一看,立刻就会判断出来:这是一个思维错乱、愚痴颠倒、对佛法对禅宗完全一窍不通的外行!对道家道法他肯定也是门外汉,不用怀疑!为什么?
仅仅从他说的“我是个开悟的禅师”、“我几乎是从达摩西元527年到今天,对禅宗最厉害的人”这两句话,我们就可以得出清晰判断了。
因为历史上禅宗开悟的大德们,不分出家在家,他们悟到的是什么?他们悟到的其实就是本经在这里讲的自性真心、真如法性,这个自性法性是一切众生本自具足,个个现成的,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真开悟了就会明白一切众生性空无我、平等一如的实相,内心反而会变得很平和、很谦卑、很谦下,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我觉得自己开悟了很了不起”,“我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根本就不会有这些自我膨胀的妄念!
有这些妄念,就说明自我、我执还强大得很呢,还是业障凡夫;而连这些妄念都觉察不到,那就说明连世间一般修养的反思反省的功夫都没有,禅宗那种顿悟顿超的大觉境界那就更是想都不要想了。所以师父判断说,“蔡大师只是一个完全的外行,是一个妄人”,这个结论是不会有错的,不会冤枉他。
唉,真是很可惜,蔡大师和某某寺的大方丈,居然晚节不保,联手干了这么一桩既害自己又害佛教的大蠢事,在自毁人设的同时,还顺利地让自己名声尽污,遗臭万年。我们大家都要以人为镜,引以为戒,可千万不要犯类似的低级错误。
我们也不要以为,禅宗祖庭出来的人就一定是懂禅的,那很可能只是野狐在卖弄风骚;我们更不要以为,那些口口声声谈禅谈开悟、敢于大言不惭的人,就一定是明眼的过来人,那很可能只是一个外行的骗子正在布置陷阱,他自欺欺人打算忽悠的,就是外面满大街都是的外行的傻子!
其实师父也是这样的一个“外行”,你们要小心哦,因为俺只会吹牛,真功夫那是半点都没有的,只不过现在改行不做骗子了,只想做佛菩萨的“传声筒”,只想把大家引导到真正的佛陀和佛法那里去。我有时候真的很害怕,害怕自己一不留神又把大家给带到了“自我”的陷阱里,那就万死莫赎了。所以请大家一定要把你们的注意力放到“佛言祖语”上,不要放在任何师父、大师、上师、法王和大和尚大方丈的身上,只有这样,“以法相见”,才可以避免所有的陷阱,早日觉醒回家!
师父这样讲,并不是叫你们不要去恭敬、尊敬所有的善知识,不要错解!而是希望你们能够始终保持依佛依法的理智,菩提道上,不受人惑,不遭歧路,永无魔事!了解吗?望了解!
今天的讲经时间好像到了,啰嗦的有点长。希望佛力加持,大家都能闻法欢喜,依教奉行,不负师恩,最终能够不负佛恩。
那么,还是那句老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感恩诸位护法菩萨的辛劳,我们大家下节课再见。南无阿弥陀佛。
(78)禅宗蹦极 净土飞船
今天是我们《楞严经》的第二十六讲,第二十六节课。上节课我们讲到了第二卷的第一大段,“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这里,大家看到了吗?翻开经文。
上节课讲到阿难对自己的自性真心已经有了初步的“开悟”,所以他就很想听闻佛陀进一步的开示,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明”、“证悟”。课后有居士就发信息说,还是不太明白所谓“解悟”和“证悟”的区别,想请师父再仔细说说……那就再随便聊聊。
其实像什么解悟、明心、见性、顿悟、大悟、证悟、彻悟、圆悟等等,这些名词概念、这些词汇都可以说是“开悟”,统一在这个大的概念之下,都是对“开悟”的不同层次、不同境界和不同角度的描述,顾名思义,应该并不太难理解。
那像解悟,简单讲就是在“理”上悟到了,知见法理已经很明了,但是在“事”上还没有真正的证到。打个比方,就有点像是“纸上谈兵”,谈起兵法来头头是道,基本上不会说错了,就连经常打仗的将军有时候可能都说不过他,但是一上战场,一碰到喜怒哀乐的现实境界就不行了,就会错漏百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这大概就是“解悟”!
那像很多正见的法师,一般知见比较圆通的修行者,基本上都是处于这个层面、落在这个层次,包括师父这种爱吹牛的。如果一直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就会变成六祖大师曾经呵斥的“知解宗徒”;如果没有自知之明,错以为自己已经彻悟、证悟了,对自己的我执烦恼、业障习气视而不见,那往往就会落入狂禅野狐禅的陷阱,就会入魔而不自知,那就很可惜了。
那么证悟呢?什么是证悟?就像亲自提刀上阵,已经在战场上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搏杀,在刀光剑影中,在尸山血海中,已经成功地杀出了一条活路,把旧的“自我”干掉,让全新的“真我”活了下来,从此干戈止息,归家稳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自由自在,彻底无事——这就叫做“证悟”。听明白了吗?这两者的区别,“解悟”和“证悟”的区别。
而禅宗的开悟、顿悟呢?它实际上要比通途法门的“证悟”还要更进一步,它不是经过一番厮杀之后才做到的“彻底无事”,它是从一开始就直接来到了“本来无事”,“本来无一物”,一开始就是“本来无事”,至圆至顿,法尔如是,直指究竟!所以禅宗难不难?真正的开悟、顿悟,从来就不是儿戏,不是简单的事儿,不是什么小根小器的人能玩得起的,因为搞不好就会“丧身失命”,了解吗?
师父还可以再打个比方,可能用战场、打仗来比喻解悟证悟,很多现代的人没啥代入感,没感觉,那么师父就换个比方。大家都知道蹦极吧?就算没玩过,至少也不会陌生。这是我们现在非常流行的、很刺激的一个考胆量的游戏,听说过吧?至少看过吧?看过视频、看过什么抖音之类的。从几百米的高处往下一蹦,就算安全措施绝对没问题,但是事到临头,害怕退缩的人还是很多。
有些人自己没跳过,看见别人跳就以为很简单,想当然以为很简单,看到那些不敢跳的人他们就大声地嘲笑、起哄,贬低别人的同时还会顺便吹吹牛,说什么“你太怂了,让我来,我来表演给你看”,什么“想想你前男友”之类的……这种人不是“解悟”,而是无知无畏,没有自知之明。
轮到他自己站在跳台边缘了,这个时候,往下一看,“俄滴妈呀”,吓死个银!那个几百米的高处真是非常吓人的(有机会你们去体验一下),这时他就会切身感受到前面那个人的恐惧了,不受控制的恐惧,两腿发软颤抖,无论怎样就是不敢跳!这个时候再想到前男友,前几个男友,都不敢跳,再多的前男友也不敢跳!这时他就会非常深刻地面对自己,理解别人,从此再也不敢吹牛皮了——这种对蹦极的初步感悟,就有点类似于“解悟”的层次。
如果这个时候的他战胜了恐惧,或者有人帮他推了一把,使得他终于迈出了那一步,豁出去的一步,搏死一跳,拼死一蹦,结果保险绳没断,他在蹦跶中平安无事,很顺利地活下来了,于是就直接体验到了之前所有敢于跳下去的人的那种感受,那种死去活来的感受,惨叫不断的感受,永生难忘——这种对蹦极的全程参与、彻底体验,就类似于我们说的“证悟”。
那么禅宗的开悟、顿悟呢,那要比一般的蹦极可怕多了,因为禅宗的蹦极是没有保险绳的,是没有安全措施的,没有明显的安全措施。禅宗的修行者就像是赤裸裸地站在悬崖边上,你要敢于“悬崖撒手”,必须要有让自我“大死一番”深刻体悟,然后才有可能“绝后再苏”,才会有真正的“无我的大活”!所以六祖大师为什么特别强调说,“我此法门,唯接上上根器”?!这个不是夸张,就是因为如果不是这块料,那么禅宗这种比蹦极还要刺激的无上圆顿妙法,一般人是绝对不可能真正搞明白的,往往“十人九错路”,是为“难行道中的难行道”,特别挑人。
相比之下,我们净土信愿念佛的横超法门,也同样的号称圆顿,但那个真的就是“易行”太多了。只要你们能够老实持名,坚定不退,那么不管你是块什么料,好料坏料,最后都能“全仗佛慈力”,往生清净土!
如果说禅宗的顿悟就像蹦极,那么净土的往生就像是坐船。我们老实念佛就是上船了,只要我们在中途不退转、不怀疑、不夹杂,那就是顺佛本愿,就是没有下船,那么往生就是决定的,阿弥陀佛摄取不舍故!
我们坐的这艘船,可不是什么无常速朽的破木船,撑不了太久;也不是什么“泰坦尼克号”,随时都会有触礁沉没的危险。我们坐的是阿弥陀佛的“大愿船”,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在做船长,在为我们大家保驾护航。
古时候的人不知道有什么飞机火箭飞船啥的,所以在他们的想象中,能够承载一切众生横渡生死苦海的净土法门,就被比喻成了“大愿船”。那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的这艘船可不是什么普通的船,它简直就是超级无敌的“宇宙大飞船”,超级无敌、“无所障碍”的一艘“宇宙级飞船”,而且绝对是“超光速”的,十方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可以任意接引,没有任何的妨碍、障碍、隔阂。
所以禅宗和净土这两大法门,同属圆顿,都是非常伟大的大乘了义法门,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只不过禅宗属于“难行道”,只摄上根利器;而净土属于“易行道”,普摄上中下三根。所谓“法门无高下,行持有难易”,我们了解了这些知识点,以后应该就不会再犯那种“用禅宗贬低净土”,或者“用净土诽谤禅宗”的低级错误了。你们这回应该算是比较清楚、清晰、彻底的了解了吧?
而且我们了解这些之后,我们还会根据自己的根器,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明智理智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修行法门。再也不会像某些外行初学者一样的,一脑子浆糊,既无自知之明,又无知法之智,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摸索时间,还浪费了无数的精力金钱;不是盲修瞎炼,就是杂修杂行,最惨的就是被邪师邪见给带坑里去了,求升反堕,一生蹉跎,最终错过了今生得度解脱的大好因缘!
那是不是非常的可惜?所以师父才会在这里唠叨啰嗦半天,你们也不要嫌烦,等哪一天你们都能够真正明理、有智慧了,那师父的唠叨也不会停止。所谓“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唠叨,永无穷尽”!你们就忍受着吧,忍无可忍,还需再忍,只能再忍!
(79)断灭见的弊与利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经文,回到经典。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这是讲,阿难在心里动念头,祈请佛陀做进一步的开示(这就是所谓的“密请”,秘密请法,因为没有出声,只是在心里想),然后法会所在地的国王——波斯匿王就站了起来,向佛陀提问。这一切都是在佛力的加持下,是与会菩萨之间自然形成的一种默契配合,没有丝毫的表演痕迹,非常的浑然天成,非常自然。
波斯匿王就问说:我回忆往昔,在我还没有听闻佛法、还没有得到佛陀教诲的时候,我曾见过迦旃延和毗罗胝子两位外道的大师,他们都是奉行断灭见的古印度外道,他们都认为“人死如灯灭”,都说人这个身体一死之后就会彻底断灭了,没有轮回,没有来生,而这个“断灭”的境界就是所谓的“涅槃”。原来我们很多人也都是这样子的吧,天然的外道,从小被教育成的外道。
这个外道的断灭见,是不是听着很耳熟?几位老干部是不是听着很耳熟?如果断灭见是真理,如果生命真的就是“一死永断”的,没有轮回,没有前生后世,人人都是只活这一生,所有众生也都是只活这一生……如果这一切是真的,如果人人都是这个知见,那么世界将会怎样?
世界就会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表面上披着一件越来越文明的外衣,但骨子里却始终维持着一种弱肉强食的原始法则,几千年来没啥太大的改变,心灵的成长就会变得很缓慢、很艰难。
当我们绝大多数人类都秉持这种“断灭生命观”的时候,由此而引发的邪见邪思维那就太多了,可以说几乎一半以上的邪见邪思邪行,都是由这个断灭见引发出来的,比如什么无神论、拨无因果、物质主义、只顾眼前、目光短浅、极度自私、损人利己、唯利是图、杀生害命……等等邪见,等等邪行,都是由此而引发开来的。
在这些邪见邪思维指导下的我们人类的行为,只能用“颠倒”来形容。就算有什么法律和道德来强制管控,那又怎样?在邪见邪思维的主导下,我们人类也必然会趋入一种贪嗔痴慢疑的“互害”模式,愈演愈烈之下,最终的导向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毁”!
这个状况近几十年越来越明显,天灾人祸越来越多,这是不是现实?我们人类已经成功地让整个世界都处于了一种非常危险的境地,一种可以随时自我毁灭的边缘,是不是这样?几个核大国,随便哪个都可以让人类消失,让世界“一夜回到解放前”,甚至一夜回到原始社会!这个因果报应不晓得啥时候成熟,不晓得会落在哪一代人的头上……
这就是我们一切众生的共业、恶业,我们无法改变它,我们能改变的或许只有自己,或许只有自己能够逃脱出来。师父学佛以后经常想,如果我还是以前那个相信无神论、断灭见的我,那么我现在会变成啥样呢?可能早就进去了,在里面过年对吧?我也经常观察那些从来不信神佛、不信轮回、不信因果的普通人,这样的人在我们国家满大街都是,不分贫富贵贱。
我经常观察,经常想,他们所秉持的“断灭生命观”,到底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怎样的“改善”?换言之,这个断灭见对人来说,它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的?是利大还是弊大?它真的有啥不可取代的好处吗?断灭见的坏处,它的弊端我们已经讲过很多了,经论里佛菩萨也经常讲,但是它的好处、利益呢?它到底有没有好处?这方面的内容,似乎讲的人就不太多,似乎就没有了。
所以师父几十年来一直都在观察、分析、思考,我发现秉持断灭见的人未必就会变得很坏、很邪,不一定就会作奸犯科、犯法犯罪乃至十恶不赦,大部分老百姓的本性还是以善良居多的(包括我的老爸老妈),他们是天性本来善良,但是愚痴,无神论断灭见让他们的心智变得物化,变得愚痴!我们有没有这样的亲人?是不是很多?
断灭见给他们带来的最大坏处就是:限制了他们对生命还有更高、更不可思议境界的想象、理解和追求,他们被局限在“生命只有一次”的错误概念里,短短十余年洗脑下来,就足以让他们变成一辈子都“不可语冰”的“夏虫”,甚至多生多世都“不可言海”的“井蛙”,心灵的成长基本上就停滞了。
但讽刺的是,生命念念造作的那股业力,并不会因为你认为是断灭的那就真的断灭了,这句话听得清楚吗?不会跟着你们的想当然而走。邪见本身并不具备斩断轮回的力量,那些邪见者照样会随着自己的善恶业力堕入六道,不耽误投胎和吃苦。
这里面,邪见越深者,往往造恶越多,捆绑也就越多,痛苦也就越多,恶性循环之下,毫无疑问就会感召更加黑暗的沉沦,更加可怕的恶果,万劫不觉悟,就万劫难解脱!所以佛陀为什么说断灭见是大邪见,道理就在这里。
那么断灭见有啥好处没有?它的最大好处是什么?我思前想后的,正面反面侧面都仔细想过了,发现断灭见还真没有给我们人类带来过什么纯粹的好处。唯一勉强可以称之为好处的,那就是在“生命只有一次”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我们人类几千年来对这个物质肉体的研究,关于“长生不死”的追求和研究——这个领域很有意思、很好玩!
人类想要突破肉体“老病死亡”的局限,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达到了非常精深的程度,这个领域的奥秘和知识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
比如著名的“神仙之道”(我看到你们某些人的眼睛都亮了),像本经在后面,佛陀就介绍了十种选择仙道法门的修行者,简称“十种仙”(你们特别想比翼双飞的可以留意关注一下),分别是什么“地行仙、飞行仙、游行仙、空行仙、天行仙、通行仙、道行仙、照行仙、精行仙、绝行仙”等等,“十种仙”,具体内容等后面讲到的时候我们再来详谈。
这里面最有意思的,就是佛陀对他们的一个归纳总结。佛陀说这“十种仙”个个都是“不依正觉”来修的,而是“别修妄念,存想固形”。这个“不依正觉”,其实是不信或者不知“正觉”,不信不知,还心怀骄慢,甚至谤佛谤法,那当然就会“不依”了。这是外道很普遍都有的一个通病,古今一如。
绝大多数修仙者相信的,不是断见,就是常见,或者两者混杂。有些人以为“生命只有一次”,以为肉体死亡生命就消失了,所以他们想方设法坚固身心,延长寿命;有些人则相信有一个叫做“灵魂”、“魂魄”或者“元神”的主体,修成了就可以神通广大、飞天遁地、“与天地同寿”,这其实是外道的另一种邪见,叫做“常见”;还有的人认为,人的精气神和命运好坏都是由“魂魄”来主导的,人“失魂落魄”了就会生病,人要死了就会“魂飞魄散”,生命就会消失——所以你们看,这个知见的背后其实隐藏的还是“断见”。
那么,在这个“断见”和“常见”的交互影响下,这些修仙者就开发出了种种“别修妄念”的方法,千方百计地想要“存想固形”,想使那个因缘和合、本质虚妄的思想精神意识长存永存,更想使那个刹那生灭的肉体形态坚固不灭、长生不死,这就叫做“存想固形”。
你们看佛陀的用词是多么精准,对仙道修行的核心宗旨又是多么的了解。这些仙道修行者不但在古印度就有,在我国的古代乃至现代,某些秘密的传承其实和古印度异曲同工,一直都有,只不过到如今也是人才凋零,越来越难以为继了。有些传承干脆就断绝了,留下的只有所谓的神话和传说。
我们看历史记载,关于仙道修行的资料目前保存最多的,应该就是在道教,大家谁有兴趣想做学问的,可以自行去查阅,自己去了解一下。不过如果有谁想要根据资料来自己修仙的,那么师父建议你们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了。
因为古往今来的确是有某些人修成了不同层次的“仙”,活了个几百几千几万年的修仙者的确是有的,可能你们在街上碰到也不会知道,也不会认识,也看不出来。“仙凡有别”,这是真的,之间有巨大的境界的鸿沟,生命品质的隔阂。佛陀也承认他们的存在,但是一者此道毕竟不是“正觉大道”,活得再久也不得解脱,寿命再长也终有一天会堕落,那就没啥意思了。
二者能把仙道修成的人,从来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众生的根器是连做外道都没有资格的,不是修仙的那块料,所以与其浪费生命和时间,倒不如老老实实的遵循因果法则,修持人伦十善,做个善良普通的正常人还比较好。
三者,这个“十种仙”的理论深度和境界高度,在师父个人看来(师父的观点仅供参考,不一定对,不代表真理),充其量他们的境界只能媲美于欲界六天,不出色界大梵天的境界,为什么?因为大梵天的初禅就已经超越了欲界众生对物质和肉体的那种执著,所以修仙所能达到的境界,实际上是不如四禅八定的,不如四禅八定的探索走得更深更高更远。可就连这个主宰一样伟大神奇的四禅八定的色无色界天境界,都被佛陀呵斥为外道,不是解脱,不值得追求,那么这个什么“十种仙”的境界那就更是不要再说了。
师父再打个比方,就好比你在做梦,但是梦里的“你”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所以你对梦里的物质身心执著得要死,而且你以为梦里的肉体一旦死亡你就没了,因此你千方百计地想要延长这个梦中人的寿命,通过各种方法,但就算再活个千年万年的,你也还是在做梦,也还是在梦里,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这个梦里的努力,这个“存想固形”的功夫,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一开始知见就是错误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不值得我们佛弟子追求。别的人喜欢追求那是他们的自由,但是真的不值得我们佛弟子追求!不过这些修仙者毕竟还是探索出了一条“长生延寿”的道路,对比一般凡夫那还是很厉害的,要厉害太多了,因此勉强可以算是由断灭见发展出来的一个“好处”,打双引号的“好处”,很勉强的“好处”。
仙道的修行者,那种敢想敢干,直接用自己的身心性命来实践探索的精神,这个境界对比现在的某些“科学家”,其认知水平其实是要高出很多很多的。前段时间我看新闻,说是马斯克投资的一个什么科研团队,他们通过对人类基因的研究就发现,似乎有方法可以改善人类的基因,做到让每个人都延长寿命200岁……云云。
我一看这是什么狗屁嘛!这些破科学家,连我们的“仙道科学家”都不如,给我们的“仙道科学家”提鞋都不配,对不对?他们在错误的方向上傻乎乎地奔跑,以为人类的“老病死”是可以通过物质基因的改变来消除的,这在根子上也还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断常见”,是另一种“存想固形”的翻版,出发点也是一开始就错了!
我很怀疑这些科学家是不是在忽悠老马的钱,要不就是老马在利用他们,可能以后想要忽悠全世界人民的钱……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
因为马斯克同学毕竟是凡夫,是商人,不是什么圣人,他的研究恰恰暴露出了他的心智局限,他和他手下的凡夫科学家不见得就比古时候的“仙道科学家”高明,井底之蛙就算上了火星,也还是井底之蛙!所以大家对那些外道知见的人,以后用不着太高看,更用不着盲目崇拜。
我们聊着聊着好像又扯远了是吧?你们要习惯师父的瞎扯,那么我们现在扯回来,请大家看经文。
(80)长久住世的“诅咒”
这里讲,波斯匿王以前碰到过两位外道大师,差点被他们的断灭邪见给忽悠了,现在他终于碰到了大觉佛陀,但是他的正见却还没有真正树立,思维也还没有彻底扭转过来,所以他的内心还是充满了疑惑。
他想来想去的就是想不明白,于是干脆就直接向佛陀请教说:要怎样才能在这个看上去会死亡、会断灭的生命当中,去发现并如实地证知到这个心性的不生不灭境界(他的那个话,古人翻译的那句话是不是这个意思)?相信今天法会现场的所有大众,所有还没有开悟的有漏凡夫,他们也都跟我一样想要聆听到佛陀的开示。
下面佛陀就开始循循善诱了。
「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这是讲,佛陀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向波斯匿王提了一个问题:你的身体现在就在这里,还好好的,那么我来问你,你这个肉体肉身,是像金刚一样常住不朽、从来不变的?还是一天天会慢慢变坏的?
「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波斯匿王就回答说:世尊,我现在这个身体,它总有一天是会变化、死亡、消失的。
「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佛陀紧接着就问了:你现在还没有死亡、没有消失,那么你怎么知道自己未来就一定会死亡、会消失呢?这个逻辑思维很有道理。
「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波斯匿王就回答说:世尊,我这个无常变化的身体,现在虽然还没有死亡消失,但是我通过观察就发现,就在当下的每一刹那,就在念念之间,我的身体都在不断变化着,没有一刻是停止的;就像柴火在渐渐地燃烧成灰,渐渐地销毁殒灭,这个殒灭的过程是从来不曾停息的,所以我能够非常明确的知道、确定,我这个身体总有一天也肯定是会死亡的,“当从灭尽”。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佛陀就点头说:是这样的大王!你现在的年龄已经开始衰老,容颜相貌对比孩童的时候,是怎样的?
「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这段话很有意思,波斯匿王说的,其实就是我们所有人的自画像,大家可以对号入座,自行观想。
波斯匿王说:我小的时候,哇,皮肤可好了,又嫩又滑又润泽(谁都有过不用扮就很嫩的时候);等到长大了,少年青年的时候,血气充盈,精力充沛,那个相貌也是非常的酷帅、非常的好;但是现在我已经到了老年,年老色衰,形貌干枯憔悴,精神精力也不够用了,日渐昏昧,而且头发也白了,脸上皱纹也越来越多,估计好日子没几天了,年老的我跟年轻的我那是完全没法比的!
这就是波斯匿王说的大实话,大家是不是有点“心有戚戚焉”啊?我们每个人,只要没有中途夭折,那么“老病死”这个现实问题,就是我们必须要去面对的。看着镜中日渐衰老的自己,美丽不再,帅气不再,皱纹增多,有哪个帅锅美女不曾发出过感叹呢?
师父以前跟你们很多居士都说过,我不想活得太久太老,68岁能够顺利往生就最好了!人太老了一点意思都没有,像那个什么“祝你长命百岁”、“祝你万寿无疆”之类的话,世间人以为是祝福,但是对我们念佛人来说,那却是诅咒,最恶毒的诅咒!你们想想你们诅咒过师父多少回了?(众笑)
因为活太长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这个臭皮囊有多麻烦多肮脏啊,难道你们心里没点数吗?一天到晚都要吃香喝辣的,都要伺候好,但是拉屎放屁却臭不可闻,谁是香的请举手!所谓“九孔恒流不净”,再大的美女也不过是“花瓶承粪”,装粪的花瓶;再酷的帅锅也迟早会变得“鸡皮鹤发”,对吧你们几位“老鸡皮”!(众笑)若再加上无常病苦的光临,那个老朽之苦真是苦不堪言的!所以只有脑子“瓦特”的蠢人,才会去追求长寿,想要这个臭皮囊“寿比南山”,甚至“万岁万岁万万岁”,那绝对是脑子进水了!
那些没有正确信仰的人老了往往是最惨的,一辈子无神论的断灭邪见,有意无意之中造了多少善恶业力都不晓得,老了恶果一旦爆发,不是这个绝症那个灾祸的,要不就是得了老年痴呆,自己痛苦还拖累了家人,这样的人难道不是比比皆是吗?什么荣华富贵、权力地位、科学医学,这时有毛用?!
相比之下,我们念佛人就好太多了,我们正信正见,老实念佛,有阿弥陀佛,有净土法门,我们还懂得修福修慧,懂得养生,一般正常情况下我们都会得到阿弥陀佛大悲愿力的加持摄护,老了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业障,因为念念佛号之中,早就在无形之中消除了很多业障,然后临命终时也会身无病苦,预知时至,自在往生——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很强大?!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是真正的强、真正的好吗?但如果有人因此就祝福和祈愿说:希望师父能够长命百岁,长久住世!呵呵,那我绝对会认为你是在欺师灭祖,你是在居心叵测地想要诅咒师父!为什么?
因为你们想啊,二三十年后,你们一个两个的都往生净土了,(众笑)臭皮囊换了无量光身,破房子换了莲花宝殿,你们可以天天亲近阿弥陀佛和诸大菩萨,莲池海会里还可以使劲儿撒欢,十方法界能够任意遨游,承事诸佛无有障碍,你们可以兴高采烈地去亲身体证生命无限不可思议的伟大境界——然后回头一看,发现师父这个小老头,驼着背,顶着一脸的鸡皮,正在五浊恶世的破地球上,苦苦煎熬,长久住世!(众笑)你说你们的良心难道不会痛的吗?你们还有良心吗?
所以佛弟子以后祝福师父,一定要说“祝师父心无挂碍,早生净土,早得解脱”,这才是让师父听了会大欢喜的真祝福!师父又不比你们傻,连你们都想早点往生,师父又怎么会不想,对不对?你们以后谁再祝愿师父“长命百岁,长久住世”,那就不要怪师父祝你“万寿无疆”、“长命两百岁”了。(众笑)我们念佛人,用不着拿世间人迷执颠倒的那一套,用在自己人身上,明白吗?你们可以去祝福别人!
下面,继续看经文。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这是讲,佛陀就回应波斯匿王说,用提问继续引导他:大王你现在的形貌容颜,应该不是突然之间就变得老朽的吧?
「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CU)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这一大段,文字翻译得不但非常精准,而且有的地方语言文字还运用得很美,比如什么“变化密移”、“寒暑迁流”,这种文字般若的意境之美,大家要注意学习和感悟。
从这一大段文字我们就可以看出,波斯匿王的头脑思维其实还是很清晰的,不过他啰里啰嗦地说了那么多,反映出他的年纪的确是有些老了。幸好他说的话意思并不难懂。不过很可惜的是,我们今天的讲经时间好像又到了?不知不觉,你们又陪着师父老了一节课,这一节课的时间就过去了,这也是“变化密移”、“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的。
所以,师父又要跟大家说再见了,感恩诸位护法菩萨的发心和护持。还是那句老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我们大家下节课再见,可能要等到2021年的一月份再见了。南无阿弥陀佛。
(81)破执开悟“四念处”
今天是我们《楞严经》的第二十七讲,第二十七节课。我们之前已经断断续续、陆陆续续地开讲了二十六节课,所以今天是第二十七讲、第二十七节课,但这个却是师父在2021年新春过后,时隔五个月后的第一堂课。为什么要隔这么久?有些原因没法说,有些因缘的变化让我们不得不更加谨慎、更加小心一些,否则好事变成坏事那就没意思了。
今天正好也是我们佛教的传统节日,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圣诞,非常的殊胜吉祥。师父在此祈愿,祈愿我们一切众生的智慧本尊守护加持,也希望《楞严经》能够最终如法而平安的圆满讲完,不受任何干扰!也祈愿佛菩萨加持大家,加持每一个有缘听闻此经的人,都能够破迷开悟,得无上智,圆成佛道,一如文殊!
其实这两三年,师父基本上也没干别的,俺一直都是在比较专心地讲解这部《楞严经》。在讲完《六祖坛经》后师父就一直在慢慢地、尽量细致地给大家讲解这部经典,两年多才讲完了第一卷,前不久才刚开始讲第二卷,那各种原因就导致师父讲得很慢。按照这个速度,我估计下半辈子可能要用十几年的时间,甚至二十几年的时间来慢慢讲,还不晓得能不能把这部《楞严经》讲完?
在这部《楞严经》还没有讲完之前,说实话,师父其实是没有什么心思去理会其它太多事的。我不想分心,也懒得操心,但偏偏就有很多人、有很多居士老爱拿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是破事儿来麻烦师父。这个大家要多理解、多了解师父啊,我本来就是一个懒人,而且时间那么有限,除了整理资料外,师父更多的时间,我只想把更多的时间拿来多多念佛、多多喝茶、十方云游、四处闲逛……这是我多生多世都改不了的性格和癖好。
出家这二十多年来,老衲基本上就一直都是这种散仙野人的状态,到现在已经年过半百,五十出头了,那更是早就提前进入到了一种半退休的闲逸状态,懒散贪玩儿,“懒理世事太无涯”……
估计等这部经讲完,师父也差不多快往生了,所以希望大家要懂得师父,没事儿要多看讲记,所有的妙法、所有的道理都在里边了,你们不去看书就来提问,偏偏爱来提问,那师父岂不是白讲了吗?你们要沉下心来慢慢看,要有耐心,要活得健康长寿,至少要比师父长寿,不然你们还没等听完这部了义经典,还没圆满这个无上的法缘、殊胜的法缘就往生了,那多少会有点遗憾。
那么现在废话少说,我们言归正传。请大家翻开经文,翻到本经的第二卷,你们拿的版本应该是在第二十九页。上节课我们讲到了倒数第二段的“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这里,看到了吗?这是佛陀在提问波斯匿王:你的这个身体样貌,应该不是突然之间就变老的吧?那谁会突然变老啊?那很可怕!
波斯匿王就回答说,「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CU)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这一大段,大家不要以为这仅仅是波斯匿王在回答佛陀的提问,不要这么马马虎虎、简简单单地就看过去了。这里面其实隐含了一个原始佛教“四念处”的内观修法,依此修持,可破我执身见。下面我们先来把原文消解一下。
波斯匿王是这样说的,他说:世尊啊,我这个身体样貌的变化,其实是很秘密、隐秘、很难察觉的,所以叫做“密移”,就在不知不觉中,这个变化就完成了;就在寒来暑往,时光的迁流中,我的身体样貌就渐渐地改变了,最后变成了现在这副老态龙钟的模样。
我在二十岁的时候,虽然号称年少,但实际上样貌已经比十岁的时候老了;三十岁的时候,又比二十岁的时候更衰老一些;我现在六十岁了,那个衰老就更是比二十岁的时候明显太多了,我现在回头看自己的五十岁,甚至觉得五十岁都是很强壮的!
世尊啊,据我观察,这个身体样貌的变化,从“密移”直到死亡殂落,其间的流转变易,大概可以用十年来划分一纪,一纪为一个大阶段,每一纪的衰老变化都是非常明显的。
但如果我仔细思维,往微细处想仔细了,我这个身体样貌又岂止是每十年一纪的在变化呢?它实际上是每一年每一年都在变化!又岂止是每年在变化?它其实是每个月也都在变化!又何止是每个月?它每日每日其实都在不停地流转变化——这就是我们生命的现实,生命的写照,每个人每个众生都是如此。
我进一步地沉思和如实地谛观,发现就在刹那刹那的念念之间,这个无常生灭的变化其实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所以我可以很明确地了知,我这个身体小我,“终从变灭”——它在刹那刹那、念念之间,变着变着,终究有一天就会变没了,变得消灭,也就是死亡了,没有任何人能有例外,概莫能外!
这就是我们这个身心小我的真相,生死的真相——无常,生灭,变化,终归消亡!但这个变化消亡的真是“我”吗?真有“我”吗?其实现代科学已经发现了,大概每过一年左右,组成我们人体的所有细胞,98%以上就已经是全新的了,只要一年!也就是一年后的你,跟一年前的你其实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你们女同胞、女同志不是喜欢护肤吗?讲究水嫩水滑。但实际上不管你们护不护肤,到时候你的皮肤细胞每过一个月就会完全更新一次,每个月都是全新的!所有这个钱花得冤不冤枉?但该花还得花。这就是波斯匿王讲的“密移”,念念之间,“变化密移”。
波斯匿王如实观照自身,他从物质色身、从自我样貌的变化上,去深入观察、思维,最终发现生命的变化原来是在“刹那刹那,念念之间”的,每时每刻每分每秒,从未停歇……不过很可惜的是,波斯匿王的领悟似乎到此就打住了,没有再进一步。如果他能运用佛法的智慧再进一步,那么就会趋入小乘佛教“四念处”的修法境界,那么他离破执开悟、证阿罗汉道可能就不会太远了。
所谓“四念处”,师父在十余年前讲《维摩诘经》的时候曾经简单介绍过的,这是佛陀给我们众生开示的一个贯通大小乘佛法的根本修法,也是所有修法的基础,可以跟大小乘的所有修法相结合。不夸张的说,大小乘的所有修法,其实都是以“四念处”为基础的,都隐含有“四念处”的影子,包括念佛法门。所以要注意听!
“四念处”,顾名思义,简单讲,就是对我们这个自我生命在“身、受、心、法”上,对这四个方面的一种念念观照,念念觉察。观照什么?觉察什么?中国的某些古德很慈悲,但是慈悲得有点过头了,他们把四念处的具体内容给翻译、定义成了“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对“身受心法”的观修法门就这样一代代传了下来,无数人因此受益,但无数人也因此而对“四念处”产生了很大的错解,以为“四念处”仅仅只是原始佛教的一个初级修法,不过如此而已。
师父在十几年前翻阅资料的时候,无意中就发现,在南传原始佛典里面记载的“四念处”,佛陀亲口宣说的“四念处”,那个原文其实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跟我们汉传这边翻译的完全不一样,差别太大了!
我立刻就意识到,南传那边的翻译才是对的,才是佛陀的原话。所谓“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这才应该是佛陀的原话,这才是真正正确的!这个“如”字,才是恰如其分的表达,完美体现出了佛陀说法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妙用无方,充满了一种非常圆融、非常有弹性的智慧。
相比之下,我们汉传这边不知道谁翻译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那直接就把佛说的法义,深广的法义,把其中蕴含的无量妙义给“狭窄化”了。不管这位古德到底是怎么想的,不管他是不是好心,他这种师心自用、擅改佛说的做法,在我个人看来,那是有极大过失的,因为对初学后学的误导实在是太大了!
仅仅就“观身”这个阶段的修法而言,汉传的古德直接就把它改成了“不净观”,“观身不净”,修行的内容就这样被预设、被局限住了。而原文的“观身如身”则没有这样的问题,一个“如”字,奥义无穷,妙用无穷,既有“如实谛观当下”的意思,也有“如来如去、如生如灭、如如不动、万法如是、一切如如”的意思,“无边奥义广含藏”。
像波斯匿王在前面观照自己的身体,他发现生灭变化原来是在“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他如果懂得四念处“观身如身”的话,那么他就会进一步发现,这个身体样貌在念念之间的生灭变化,其实是“如是生同不生、如是灭同不灭、如是不垢不净、如是不增不减、如是无常无我、如是无来无去、如是性空缘起、如是了不可得”的……波斯匿王如果懂得“如是修”的话,那么他早就应该明理开悟,或者早就破除执著了才对。
所以,这样内涵广大的观身之法,又怎么可能会是一个不净观能够代表、能够涵盖的呢?依理推之,既然观身之法如是深广,后面的受法、心法、法法,也应该都是同样的,亦复如是。
这个四念处的修法窍诀,核心要点,从身到心,归结到最后,其实也就是波斯匿王在有意无意之中也发现了的,那就是“刹那刹那,念念之间”。我们佛教所有的修法,无论大乘小乘还是密乘,无论禅宗净土还是天台,其核心要点,到最后落地之处,其实就是这个最普普通通的“刹那刹那,念念之间”,别无玄妙,格外亲切!对不对?
能把握住这个关键要点,在这个核心根本上修持比较得力的人,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贯通大小乘一切佛法,从此法眼清明,“不受人惑”,再也不会“自欺欺人被人欺”了。
但是很显然,这只是师父理想化的一个期望,因为现在的你们,绝大多数人,那个内观和觉悟的水平充其量也就跟波斯匿王差不多。不是师父看不起你们哈,师父是真看不起你们,包括师父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其实不但是你们,而是我们,我们个个都是自己的“波斯匿王”,只能看到身体样貌念念变迁的表象,却看不到生灭背后那个不生不灭的真相,所以现在还是要回过头来,我们继续看经典。
大家一起来看看佛陀是怎么开示、引导波斯匿王的,诸位“大王”你们要注意听了。
(82)生灭中的不生灭
下面,「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这是讲,佛陀在听了波斯匿王的汇报后,就以反问的方式来告诉他说:
你看见自己身体的变化,迁流改动,永不停息,由此了悟并知道自己终有一天将会迎来死亡,终归变灭;但是就在那个变灭的当下,每个当下,你可知自己身中其实一直都有一个不灭的?
呵呵,好戏开始了。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波斯匿王于是就两手合掌,恭恭敬敬地告诉佛陀说:我是真的不知道。这是他的大实话,但实际上波斯匿王也是菩萨再来,示现为凡夫,他是在故意配合佛陀演戏,跟阿难尊者一样。所以这个所谓的实话,说是实话,既非实话,是名实话。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佛陀立刻就开示说:我今天就为你明白开显,这个属于你的不生灭性(也是属于你们的不生灭性,每个人的不生灭性)。
请问大王,你是在哪一年多大的时候,看见恒河水的?
「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这是讲,波斯匿王就回答说:我出生才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带我去朝拜耆婆天(这是古印度供奉的长寿天主神,那人们都喜欢去为自己和家人祈求健康长寿,这点古今中外都一样,不多说),当时我们曾经经过这条大河,我那时就知道这是恒河了。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佛陀继续提问波斯匿王:就像你说的,二十岁的时候,要比十岁衰老,乃至到六十岁的时候,更是衰老;如是每日每月每年每时,念念之间都在迁流变化着,衰老不停。
那么你三岁时看见的恒河,跟你在十三岁时看见的恒河,所见之水有什么不同吗?
注意,佛陀在这里已经埋下潜台词了,那个逻辑稍微有点绕,大家的思维最好能跟上。
「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波斯匿王就回答说:我十三岁时所见的恒河水,跟三岁时所见的没什么两样;乃至到现在我六十二岁了,所见之水也跟当年没有任何差别。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佛陀在这里就继续引导,很有耐心。佛说:大王,你如今自己伤感,头发也白了,皱纹也多了,你脸上的皱纹肯定要多于童年之时,这个老年和童年的对比差别那肯定是很大的;那么你现如今观看这个恒河的“见”,与你在童年时观看恒河的“见”,有老年和童年的区别吗?
换言之,我们这个身体样貌有老年和童年的变化差别,但是我们这个能看能见的心性,它是没有什么老年和童年的变化差别的。佛陀这弯绕的,真是大慈大悲,你们听明白了吗?
「王言。不也。世尊。」波斯匿王就回答说:没有区别,世尊。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佛陀就说了:大王你的脸面皮肤虽然老皱了,但是你这个能看见万物的“见精”,也就是无形无相的心灵精神,它的体性是空性的,这个从来就没有老皱过;会老皱的脸面身体是色法,有形有相,会变化,那个不会老皱的“见精”是心性精神,是无形无相的,不会变化;那个会变化的就有生必有灭,但那个不会变化的呢?那个不会变化的本来就不生不灭,“元无生灭”!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我们这个生命的心性精神是从本以来就不生不灭的,会生灭变化的只是我们的物质色身,那么这个会死会灭的就让“他她它”去死好了,爱死不死,我们干嘛要认为自己这个不生不灭的心性精神,会随着那个生灭无常的肉体一起死亡、彻底消失呢?想过没有?
佛陀质问:云何于中,受汝生死?你干嘛认为自己会跟着身体一起,同受生死?你为什么认为自己会随着身体一起死去?而且还引用那些“末伽黎”、那些断灭见外道的话,说什么此身死后,一切就全没了?这样的邪见真是害死人、误导人,断了不知道多少人的慧命,误了不晓得多少卿卿的性命!
这是佛陀的破斥和直指,也是本经第二卷在这里的一个重点。佛陀明确地宣说——已经算是非常清晰的直指了——就在我们这个身体上,就在生灭当中,一直都有一个从不生灭的!
我觉得听到这里,你们都应该开悟了才对,就算不开悟,你们也应该完全相信佛说、相信佛陀的智慧才是。佛陀说的这个“元无生灭”的心性本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本自具足的,甚至每一个众生都是本自具足的。
换言之,每一个生命其实都是不生不灭的,生灭的只是这个五蕴的身体,这个物质躯壳加上虚妄之心。怪不得以前的老话经常说什么“身体如衣服,死去如换衣”,这个是很有道理的。身体这件“旧衣服”坏掉了,迟早是要坏掉的,那么背后这个“元无生灭”的心性就会遵循业力因缘的轮回法则,再次幻化投射出一件“新的衣服”、新的身体;但不管在六道轮回中换了多少不同的“衣服”,不同的模样,那个背后的“见精”、那个最核心本质的心性精神,却是从来就不会被染污,从来不会跟着身体一起生生死死的!
这对我们这些怕死的凡夫应该算是一个很大的好消息吧?算不算好消息?难道你们要听到什么“人死如灯灭”的邪见,什么“死后一切就全没了”,你们要听到这些才觉得是好消息吗?那就太颠倒了!
如果我们真相信佛说,那么从今往后就要开始学着不执著这个身体,不要再把这个“五蕴皆空”的身体当成是“自我”了。就像我们不会把身上穿的衣服当成是“我”一样,我们在捐出旧衣服的时候也从来不会有什么千般不舍、万般痛苦,对不对?
能把自己和众生的无常身心当成是“旧衣服”一样来看待和处理,心无挂碍,那这个修行就算是真正入门了。所以,我们在内心要开始有意识地去培养这种“不执著、不上当”的深刻洞察和透彻认知,知行合一,尽量落实到念念之间,这本身就是一种很了不起的修行!这对我们佛弟子尤其是对念佛人来说,其现实意义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83)自利利他 临终关怀
首先,对我们自己的生死解脱很重要!我们在念念持名,念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生起一种觉照,一种认知,了知身心如幻,亦如旧衣,无我性空,不可迷执;同时我们要在念佛的当下,懂得祈求阿弥陀如来的佛力加持,因为那才是已经究竟圆满的“元无生灭”的伟大力量,无量光寿的伟大力量,我们祈求他能帮助我们破执断惑,永远不要再受这个虚妄身心的自我欺骗,所以发愿求生,誓不退转!
就这样持之以恒的训练下去,临命终时,我们才会以一种比较“真切”的心灵状态,感通佛力的摄取,不至于对这个五蕴身心还有种种的不舍、迷执和认同;尤其是在病苦现前的时候,假如我们这个身体生病了,大病重病,那么我们长久以来的训练就管用了,这时既有“念佛破执”的修持,更有佛号佛力的加持,那么我们就不会被轻易带歪了,不会被疾病和痛苦的觉受所障碍、干扰和蒙蔽,不至于因此退转了信愿,错过了三界横超的无上大利。
所以你们说这样实际实用的训练重不重要?要不要趁早?
只有经过这样的修持、这样的训练,我们才能比较靠谱地做到真实的自利;而只有在真实自利之后,我们才能比较靠谱地去进一步利他,做弥陀的使者,去帮助那些有缘的亲朋好友乃至一切众生。否则我们自己都还糊里糊涂的,怎么去帮助别人?
像前段时间,大半个月了,无染同学一直在江浙那边帮人做临终关怀,引导念佛,昨天才赶回来听经,听说回不来还哭鼻子了,然后过几天还得再回去,事情还没完。那无染大家都知道的,他是退而不休的老助念团团长,不过他以前助念的案例,绝大多数都是已经往生的亡者,都已经放进冰柜里了,严格来讲这应该算是“中阴助念”,而不是什么“临终关怀、临终助念”,真正的“临终关怀、临终助念”其实做的不多。
那么,“中阴助念”可以按照固定的某种模式、固定的仪轨,千篇一律地去照做就行了,因为亡者躺在那里,不管生前如何千差万别,死了都一样,不会动也不会说话,亡者不会爬起来跟你沟通,不会要求特殊待遇;助念的人也没有神通,也都是凡夫,看不到亡者现在所处的境界,所以只能按照佛菩萨和祖师留下的仪轨来做开示和念佛。幸好只要至诚恳切,那个助念的效果一般都是比较OK的,都能够感通佛菩萨的无形加持,都会有一些不可思议的瑞相和征兆,给大家以信心。
所以相比之下,“中阴助念”其实是很简单的,但是“临终关怀、临终助念”就不同了,因为是给还活着的人做引导、做助念,那个难度和复杂程度就要大上许多许多,每个人都不一样。
比如这次无染去做的临终关怀,原来是一位护法居士的亲妹妹,从没学过佛的,才四十岁左右,很年轻,就得了肝癌晚期,已经全身扩散了,痛苦无比,中医西医都表示没办法,没治了。那么这位居士请师父过去的时候,是在四月份、四月初,我带了无染和几个居士一起过去帮忙。到了一看,发现病人已经瘦成皮包骨了,很多天都吃不下东西,而且由于剧痛,病人的精气神已经开始涣散,虽然还不至于马上要走,但看样子的确是撑不了几天了。
我于是就马上和家属和病人做了沟通,尤其是重点给病人做了一个比较简明的开示,告诉她真正的生命其实是不死的,就在生死生灭当中,其实就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所以不要恐惧死亡;然后给病人讲了比较浅显的念佛求生净土的道理,还给她读诵了描述净土和西方三圣境界的佛经节选,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她种下圣言量和佛号的金刚种子再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再然后就给病人传授了一个方便版的三皈依,起了一个法名叫做“无别”,寓意是只有往生净土之后,我们众生才能真正的做到“永无离别”,和爱人亲人之间“永无离别”,故名“无别”!
讲到这里要插几句话,师父必须要赞叹和感谢无别居士的这场示现,给了师父很多启发,给了大家很多提醒、很多宝贵有益的经验,这是非常功德无量的,现身说法!首先无别居士宿世的善根福德因缘非常的深厚,否则她也不会在这个关键时刻碰到师父和那么多真心关爱她的居士,而且师父和居士都是正信正见、老实念佛的,都是有经验的;然后她在第一次听闻净土念佛法门、第一次诵经的时候,就有很微妙的不可思议的感应,由此加深了她和家人的信心。
再其次无别居士的意志力、耐力都非常强,这里师父要竖大拇指点赞!在全身那么疼痛的情况下,她还能努力念佛,依教奉行,每天修持忏悔和发心的法门,坚持不退。等无染到四月底再去看她的时候,无别的疼痛在某一天突然就缓解减轻了很多,就不那么疼了——头一天还疼得死去活来的,但是我们鼓励她继续念佛,不要退转,等第二天一觉醒来的时候,那个疼痛突然就少了一大半,变得可以忍受了,到现在(昨天还问她呢)甚至可以完全不疼——诸位,你们要知道,肝癌晚期的疼痛(当然你们不知道啦,你们没体验过,但听说过,对不对?),那个疼痛,那根本就不是医药能解决的事儿,打吗啡都没有用!所以佛号佛力有多不可思议?!三宝的威德加持有多不可思议?!
那么再往后,随着病痛的缓解,无别的头脑思维变得越来越清晰,她性格中可爱坦诚的一面就开始显露出来了,她没有在大家面前藏着掖着,而是直言相告说自己虽然相信阿弥陀佛,但是很舍不得家人、舍不得朋友,舍不得离开——这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但这就给我们一个警惕和提醒了,这才是无别作为凡夫该有的一种正常状态,以后我们在修行中和做临终关怀的时候,都要注意这些问题,要懂得对机说法,顺势引导,这个工作可不容易做。所以很感谢无别同学的这次示现,她用生命来做的示现,相信无染在这段时间也应该是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以后有机会再请无染和大家慢慢喝茶、慢慢汇报,慢慢吹牛。
啰嗦了这么多,总而言之,是希望大家要学会把佛法落地,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要把从佛陀那里修持来的智慧,传承来的方法,灵活善巧地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最后的生死关头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成就众生,“方不负佛大慈恩”!
(84)只要檀郎认得声
下面,「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这是讲,波斯匿王在听闻佛陀开示“元无生灭”的“不生灭性”后,就已经深生信解,再无怀疑,而且他和在场大众都已经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这个身体在老朽死亡之后,在这一生舍弃之后,就会趣向下一个全新的生命,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死亡!所以波斯匿王和现场听经的与会大众,所有的人都非常的“踊跃欢喜,得未曾有”,每一个人都高兴坏了。
那么你们呢?诸位大德,诸位芬陀利华,你们高不高兴啊?觉得高兴的等会儿一起来陪师父喝一杯八八年的老普洱,那可比什么八三年的拉菲要强多了!
这里还有一个小细节要补充说明一下,在“信知身后,舍生趣生”这里,这第一个“舍生”的“生”,是指我们在轮回中的这一生,现在的这一生;但是第二个“趣生”的“生”,就不仅仅是指轮回中的下一生了,而是指我们终究会趣向并证得“不生不灭”的“生”——这是究竟解脱的“生”,因为佛陀已经为我们点明了人人本具的“不生灭性”,这才是值得波斯匿王和与会大众欢欣鼓舞的原因,不然一个还要继续轮回受苦的“生”,有什么值得好高兴的?是不是这个道理?
记得当年看过这么一个公案故事,具体有点忘了,只记得是唐朝的时候,有一位禅和子前去请教祖师,问:什么是见性?你且道一句,如果与我相应相契合的话,我就留下,不相应不契合,我立刻就走!这个提问的禅和子很直率,很嚣张。结果祖师瞄都不瞄他一眼,只是坐着,一言不发。
禅和子一看,咦?居然还有比我更嚣张的,算了,那就走吧!于是转身就往外走。这时祖师突然就在后面叫了他一声:阇黎!大德!
那禅和子闻声,一回头,祖师就说了:从生到死,只是这个,你回头转脑的做什么?禅和子一听,当下即刻,于言下大悟!从此他就留在了祖师的身边,乖乖地执弟子礼,后来好像也成为了一代名留青史的大祖师,自在无碍,教化无数。
那么诸位,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道理?佛陀说我们能看的“见精”,这个心性是“元无生灭”的,而祖师也只是叫了一声,禅和子就开悟了。他们的所见所悟,你们今天也见到、也悟到了吗?你们天天都能看能听、能跑能跳的,怎么还没开悟?
这倒是让师父想起了一个公案,又想起了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众鼓掌)呵呵,孺子可教,懂得配合了,这个掌不会白鼓。
应该是在宋朝的时候,有这么一位在家的大护法,他也是去找祖师提问,请教佛法的心要。
这个祖师风格不同,就对他说:你读过香艳体的诗吗?唐人曾写过两句很香艳的诗,“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这就是佛法的心要!
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说的是,古时候的大家闺秀,现在叫做“小姐姐”的对吧?这位小姐就偷偷约了情人在私下里相会,不晓得约在哪里,小姐还故意带了丫环小玉来做掩饰。那么等到了地方到了时间,小姐都已经看到那个情人叫做檀郎的了,檀郎却东张西望的还没有看到小姐。于是小姐就故意大声地叫唤自己的丫环:小玉,小玉……(阇黎、阇黎、大德,就像师父经常叫你们大德一样)小姐的目的其实并不是要叫小玉,她是要让檀郎听到自己的声音,找到自己,这样两个人就能顺利约会了。
是不是这个道理?是不是这个用心?所以你们看,这位小姐很聪明吧?这首诗也够香艳,祖师却拿它来比喻佛法的心要,你们没听懂,但是那位护法居士一听,也是马上就开悟了。
后来著名的圆悟克勤禅师听说了这件事,就哈哈大笑着也做了一首香艳体的诗,禅师做了一首香艳体的诗偈,专门供养给了那位祖师,呈给了那位祖师。诗曰:
金鸭香销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哇,太风流太香艳了!那祖师一看,也是哈哈一笑,会心一笑,很高兴,从此逢人就说:圆悟勤参得禅也!认可了圆悟克勤禅师。
现在故事讲完,你们听得如何?你们听完了故事,但不能白听,佛陀和祖师的东西不能白讲,所以现在师父要再问你们一遍:无乐、无萩、无语、无周、无德,诸位无字辈的大德,你们今天“认得声”了吗?
所谓:眼皮底下,不生不灭,从生到死,只是这个!(师弹指)
正念佛时,其实也不外是这个!(再弹指)认得声了吗?
那么“这个”是哪个?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还是要自己念佛,自己去了悟。
今天的讲经时间好像到了,非常感谢佛菩萨的加持,感谢诸位大老远的跑来听经,大家辛苦了。还是那句老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我们大家下节课再见。南无阿弥陀佛。
(85)颠颠倒倒的我们
今天是我们《楞严经》的第二十八讲,第二十八节课。废话少说,我们书接上回。上节课我们讲到了佛陀给波斯匿王做开示,告诉他在生命中,其实一直都有一个“元无生灭”的“不生灭性”,波斯匿王和现场的与会大众都听得非常真切,知道自己其实是“不死”的,解脱有望,所以都非常的开心,“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不过阿难尊者他很了解自己,也了解绝大多数的人,他知道大家虽然都听闻了,但其实更多的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凡夫众生一般都是这样的,我们相信佛陀所说,信任佛陀,但佛陀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呢?那我们就未必真了解、真听懂了。所以阿难尊者很慈悲,他老人家为了我们就继续演戏,“懂装不懂”,替我们向佛陀提出了疑问。
下面,「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这是讲,阿难尊者从座位上站起来,先向佛陀恭敬地合掌,礼敬之后就跪在地上(曲单腿长跪,这个请法的古礼大家要留意,当然现在是不太可能这样做了,现在很多居士请法,好像是师父欠他的,师父的态度稍微不客气点,“嗯,这个法师不慈悲、没修行”,大帽子就扣上来了。是不是这样?只能一笑!),然后阿难尊者就向佛陀请教说:世尊,如果这个能见能闻的“见精”,也就是我们的心性是“必不生灭”的,那么世尊您为何会说我们凡夫的生命状态是“遗失真性,颠倒行事”呢?
按照阿难的逻辑,阿难的理解,既然这个心性是“必不生灭”、没有生灭的,那么就肯定不会有什么遗失,什么分离的事情;只有心性是生灭法,有生有灭,那么当灭了之后才可以说是“遗失”,才可以用得上这个比喻。现在佛说心性是不生不灭的,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那佛陀怎么能说我们“遗失”了真性呢?有点矛盾,很难理解,想不通,所以阿难尊者就祈请佛陀做进一步的开示,所谓“兴慈悲云,降甘露雨”,请佛陀说法,来帮助我们洗涤尘垢,消除罪障,好让我(阿难自称)搞明白到底是哪里出错了。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这是讲,佛陀立刻就应阿难所请,垂下了金色的手臂,千辐轮相的佛手往下一指,然后就问阿难说:你现在看见我做的手印了吗(这个“母陀罗手”就是手结宝印的意思,佛陀经常以手印来配合说法)?那么,你说如来的宝手看上去是正的还是倒的?换言之,所谓的“正倒”、也就是我们说正说反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凡夫平常所认为的,什么是“正”,什么又是“倒”?
佛陀的话题似乎有点跳跃,大家要静下心来听,逻辑思维要跟上。
「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阿难就回答说:按照世间众生的习惯标准,他们会说如来的手朝下指,这就是倒;但如果是我来看,那么我就不知道这应该说是正还是倒了。
因为所谓的“正倒”、“正反”概念,那都是人为制定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一种常态。所以阿难尊者说我不知道,其实是有潜台词的,意思是说,这个“说正说倒”都可以,怎样都行。这就是阿难尊者比一般众生要强的地方,思维不拘泥,很灵活,但这也是他的一点小聪明,怕答错了被佛陀呵斥,所以回答得模棱两可的。
下面,「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佛陀又继续问了:如果世间人把如来的手指朝下当做是倒,那么他们又是把什么当做是正呢?
「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阿难就回答说:如果如来把手臂竖起来,您的佛手朝天空上面指的话,那么世间人一般都会把这个视之为正。
这就是我们世间人约定成俗的一个标准,把朝上的方向定义为正,把朝下的方向定义为倒,这个不能说是错,这是为了方便沟通、交流,但却不是事物的真实相,不是究竟义。
下面,佛陀的破斥就开始了,老人家又要开始“骂人”了。
「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佛陀的这段话如果发挥开来很有意思。佛陀当下就竖起了手臂,然后就告诉阿难说:世间人认为我的手臂向上是正,向下是倒,这其实已经是一种颠倒的认知,因为说正说倒都是人认为的,手臂本身并没有任何变化;而如果把这个正和倒的概念再颠倒一下,首尾上下相换,也就是把手臂向上当作倒,把手臂向下当做正,可不可以?也可以。但即使如此,如来的手臂其实也不会改变什么,我们人关于正倒的概念和定义改变了,但是手臂却没有因此多块肉或者少块肉,实际上没变,对不对?这个逻辑思维清楚吗?
所以“诸世间人”,世间的凡夫啊,他们看待问题,看待人事物,那个认知和概念的颠倒往往都是双重的、加倍的,这叫做“一倍瞻视”。这个事情其实很有意思,在现实生活中也能经常看到、碰到。
比如一般人的左右手都是一样的,用哪只手都行,我们有时候用左手去触碰人,用左手拿东西给别人,别人也都会接受;但是如果你用左手去碰印度人,用左手拿东西给印度人试试?印度人就会觉得你是在侮辱他!因为在他们的认知概念里,左手是被定义为肮脏的、下流的、不恭敬的、侮辱性的、甚至是邪恶的,当他们这么执著认为的时候,很多是非对错的颠倒就产生了。
还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比如在我们中国,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基本都是“点头是摇头不是”的,对不对?但是在斯里兰卡,那就完全反过来了,“点头不是摇头是”,由此闹的误会和笑话很多。
假如你们去斯里兰卡旅游,看到帅哥美女,你们想上去问能不能合个影啊?人家帅哥美女一看,原来是无语,那立刻就猛点头,(众笑)结果无语误会啦,兴高采烈地就往上冲,那八成就要挨揍了。但是如果问的人换成无飞,帅哥美女一看,“嗯,这是好人”,就猛摇头,但这样无飞就错解了,就想要转身离去,以为对方不同意嘛;那这时就轮到帅哥美女搞不清楚状况了,他们就会追着无飞,一边猛摇头一边说:“爷死爷死,可以合影,可以合影!你怎么走了呢?”呵呵,所以人跟人之间就是这么的不同。
这就是“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两个不同的颠倒碰到一块儿,误会和麻烦往往就不可避免了。
接下来佛陀就继续开示说:通过这个手臂正倒的比喻,你们就应该知道,你们的这个身体,和诸佛如来的清净法身相比较,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你们就应该能明白什么叫做“遗失真性”的颠倒。
像如来的身体,叫做“正遍知”;而你们的身体,叫做“性颠倒”。其实不管是佛陀的身体还是众生的身体,他们都是同一空性,自性真空的本质是不变的,不管是叫做“正遍知”还是“性颠倒”,这个自性真如的“空”从来就没有增减改变过。就像手臂指天,不管你是把它叫做正还是倒,手臂的本身是不受影响、没有改变的。现在大家能听明白佛陀说的比喻是什么意思了吗?
接下来,佛陀就开始提醒阿难了:你应该去如实仔细的“谛观”,去观察自己的身体和佛陀的身体,为什么同样都是缘起性空的显现,但你们的身体却叫做“性颠倒”?既然叫了这个名称,那么你们的颠倒到底在哪里呢?
这就把阿难和与会大众给问懵了。
「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méng)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这时阿难和现场的大众,听完佛说,个个都傻了,大家都瞪着眼看着佛,目不转睛的,一眨不眨的;没有人能回答佛陀的提问,因为大家是真的都不知道,自己这个和佛陀一样空性、缘起的身心,是怎么变成“性颠倒”的?这个身心上的颠倒到底在哪里?
大家是不是也都有类似的这种困惑和感受?我们都能觉察到、也都承认自己有时候挺颠倒的,贪嗔痴慢疑、杀盗淫妄酒,一塌糊涂,但是这个颠倒是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各式各样的颠倒?你们觉得自己颠倒吗?有没有觉得自己不颠倒的?可以站出来让大家拜一拜……
所以人人都有颠倒,或多或少,各有千秋而已,我们学佛就是为了要解决这个颠倒的问题,就是要从颠倒中彻底解脱出来。
如果有人抬杠,说:“我就是不想解脱,不求解脱,那会怎样?”呵呵,倒也不会怎样,就是自己在轮回中会继续颠倒、继续生死、继续痛苦罢了。只不过随着颠倒的加深,愚痴的加剧,那搞不好有些人就会做出没有底线、没有性的大蠢事,在祸害了别人的同时,也顺便就把自己的地狱给成就了!
比如前段时间轰动全网的,重庆的那个年轻的父亲,为了跟什么小三结婚,受小三教唆,居然狠心就把自己亲生的儿女从十五楼给扔了下去……这个报道没看过?那么不如师父关心世界、关心国家啊。你们大家能想象吗?这样的白痴和颠倒,你们能理解吗?不理解,那说明你们还不够颠倒,你们还有很大的向下的空间。这个杀儿杀女和杀父杀母的五逆重罪相比较,其因果的可怕程度估计都差不多,都是畜生不如的无间地狱的重罪果报,以后有得他们受苦的!
当初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报道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很抱歉,我说粗话了):我靠!真有这样的白痴疯子神经病!然后第二个念头就是:如果他们从小就能受到正确的因果教育,明白生命轮回的道理,那么他们还会这样做吗?那种人间惨剧是不是会少很多?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现在的教育出了大问题,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教育出了大问题,缺了一大块儿,这个缺失如果不弥补上,那类似的颠倒惨剧就会层出不穷,永无休止!这个不是道德和法律能够制止和约束的。
不过很可惜,我们看现实,似乎只有佛教在很小的范围之内,只有为数极其稀少的正见法师在坚持做着弘法的工作、因果的教育,在为国家和社会做着弥补。所以如果师父赞叹说:佛教和佛法是这个五浊恶世的暗夜里,唯一的彻底的救度之光,值得所有众生感恩顶礼!你们会不会觉得师父说得有点夸张?
大家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没有佛陀、没有佛法,那么我们现在的生命状态会是怎样的?会好吗?问自己!再反过来想想,如果全世界都能普及佛法的教育、因果的教育,那么人类的生命状态难道会比现在更糟糕吗?那些可怕的颠倒、人间的惨案会不会少很多很多?值得每个人去思考。
突然又想起一个事儿,最近很流行的最大的一个大瓜,顶流小生吴亦凡“吴签”同学的瓜,如果他懂因果、明道理、知分寸,那么他还会犯下那么多颠倒的错误,还会有现在狼狈不堪的倒霉恶报吗?如果现在有人去问他,你相信因果、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了吗?你们猜他会怎么说?
有点扯远了,我看到大家的八卦之火好像已经开始熊熊燃烧,但我们必须要回到正题了。我们必须要先解决自己“不知身心,颠倒所在”的问题,然后才有可能在未来际,去帮助像“吴签”同学和“重庆恶父”那样的人,去帮助他们解决自身的颠倒。自己要先把游泳学会了,自己把自己给先救上岸了,然后才有可能去救那些落水的人,其它落水的众生。
(86)丢了最宝贵的东西
下面我们来看佛陀的开示,非常精彩精华的开示就要来了。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这是讲,佛陀生起了一种大慈悲心,非常怜悯阿难和与会大众的无明无知,所以就用他老人家圆满无碍的佛音,犹如海潮一样普遍而宏大的佛音,“遍告同会”,让大家、让所有人都能清晰地听闻。
这其实是一种大神通了,那个时代没有音响、没有扩音器,想让现场的成千上万人都能清楚的听到法音,佛陀可不是靠喊的。这种神通的原理,大概就是利用宇宙间普遍存在的一种振动频率,让心念和声音的振动与法界的振动形成共鸣、共振,只有这样才能无差别地让所有人乃至所有众生都听到,这是对法则力量的一种善用。唯有“心包太虚”的如来,才会有这个自然而然“量周沙界”的能力;而我们众生就算明白道理,那也是说来容易做来难,暂时谁都做不到,因为我们的心量都太狭小了。
当然,师父的这种表达不一定准确,更不一定对,很有可能师父只是瞎说的,所以大家就当个知识点听听就对了,别太当回事儿。
下面,「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佛陀现在讲的,其实就是形成三界六道所有依报正报的一种法则性的生命真相,也就是我们乃至所有众生生命形成的真相!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那就要仔细认真注意听了。
不过佛陀的用词非常深奥,言简意赅,有时候很专业的问题用语言来表达只能这样,没法说得更详细、更精准,也不可能一说就让人很容易听懂,谁都听得懂那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语言的局限性,没办法。因为佛陀描述的这些境界,都是必须要亲身实证才能真正明白的,语言的表达只是一种不得已的方便,这个道理大家心里要有数、要了解,就OK了。
那么佛陀说了什么?佛陀以海潮音普告四众弟子:诸位善男子善女人,我以前经常说,所有物质性的色法和精神性的心法,以及能够产生色心二法的诸多因缘之法,再加上“心所使”的五十一个心所法,再加上二十四个不相应行的“诸所缘法”和六个无为法,这些听起来很复杂的“法”,囊括了世出世间的一切法,它们全部都是“唯心所现”的——这是最根本性的法则,宇宙和生命的法则!
这个“唯心”的“心”,指的是“妙明真心”、“自性真心”,而不是什么六根六识的“妄心”,不是我们这颗妄想纷飞的心,搞清楚概念。
佛陀说了:你们的这个色身,这个妄心,乃至所有众生的色身和妄心,其实全都是“妙明真精”的“妙心真心”中所显现之物。换言之,一切诸法、万事万物,都是依这个妙心真心而显现出来的,一切都是这个真心的幻化,真心才是一切诸法之所依。那像师父以前经常说的一个比方,这个妙心真心就像是大海,空性的大海,而一切众生、色法心法、宇宙时空就像是大海上的波浪,波浪是大海的幻化,波浪依大海而显现;不过这些个波浪不管再怎么显现,也都是无常的、暂时的、虚假的,唯一真实永恒的只有大海!这个比喻听得懂吗?要学会举一反三,多角度思维,只有这样才会有比较正确而圆通的了解。
那么接下来,佛陀就责问阿难和与会大众说:“云何汝等”,为什么你们会把这个“本妙圆妙明心”的无限大海,把具足“宝明妙性”的这个自性真心给遗失、遗忘掉了呢?其实我们众生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丢三落四,像我们这一辈子就不晓得丢了多少东西了,但是丢了啥都不要紧,丢了一个最宝贵的,那就要命了!
所以佛陀的这一问问得很有道理,每个人都应该经常自己问问自己!假如我原来是大海,那为什么我现在把自己给整成了蝼蚁呢?为什么?我们丢了啥?是怎么丢的?
在公布佛说的答案之前,我们要先按一下暂停键,我们要先把上面佛陀讲到的那些专业的名相概念简单过一遍,简单讲一遍。大家可以暂时的不求甚解,但是必须要在八识田里把这些“种子”都种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以后到了净土还是要跟阿弥陀佛和诸大菩萨重新学习过的,还是要补课的,偷懒不得。
像前面佛说“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这个“色”是指物质类的色法,有物质的现象,有障碍的觉受,共有大概十一个类别:“眼耳鼻舌身”是内五根,加“色声香味触法”是外六尘,五加六十一,它们都属于八识概念中的“相分”。什么叫“相分”?比如色是所见之相,声是所听之相,香是所闻之相,味是所尝之相,触是所碰之相,法是所思之相,它们都能够很明显的被看到或感受到,因此属于“所见”的范畴。
而“心”是指精神类的心法,共分八种识心,也就是我们比较熟知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等等,属于八识概念中的“见分”,有能够看到并感受到上述“相分”的功能,所以属于“能见”的范畴。
那么这里的“诸缘”,是指能生色心二法的因缘,也就是能生色法的亲因缘、增上缘;以及能生心法的亲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等等,具体的解释这里就不说了,大家可以自己去自行百度,这样印象才会深刻。
然后讲到“心所使”,又名五十一心所法,共分六个类别:
第一,遍行有五,也就是“作意、触、受、想、思”等等,普遍作用于八识心王的各个层面。
第二,别境有五,也就是“欲、胜解、念、定、慧”等等。
第三,善法有十一:具体是“信、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等。
第四,根本烦恼有六:也就是所谓的“贪、嗔、痴、慢、疑、邪见”等等。
第五,随烦恼有二十:也就是“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正念、散乱、不正知”等等。这二十种烦恼,是随根本烦恼而起的,所以叫做“随烦恼”。
第六,不定法有四:也就是所谓的“寻、伺、掉举、睡眠”等等。
然后是“诸所缘法”:又叫做“二十四不相应行法”,即指“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依、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性、不和合性”等等。这二十四法,因为不是“能缘之心”,所以不跟心法相应;因为没有质碍(没有物质的障碍),不是“所缘境界”,所以也不跟色法相应;而因为是生灭法,那跟不生不灭的真如就更不相应了。总之把这些法归属于哪一类都不对,所以只能单列出来,叫做“二十四不相应行法”。
古德曾为这些复杂的分类概念写了一首偈子,又叫做“古颂”,颂曰:
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
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
这六个无为是指“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受想灭、真如”等等。这些法全部加起来,共有一百法,涵盖了世出世间的一切诸法。古印度瑜伽学派的世亲菩萨曾为此专门编著了一部《大乘百法明门论》,是玄奘大师翻译的,唐朝的时候就翻译了,这个“百法”就是指我们上面讲的这些有为无为的一百个法。佛陀慈悲开示这些复杂的法门类别的目的,是为了让修行者更加清晰的了达有为,趣证无为,圆成无上圣道,解脱生死苦海,这个根本点从来就没变过。
那么诸位大德,你们听完师父的介绍后,你们有没有一种很可怕、佛法好难的感觉?呵呵,师父就不信整不晕你们!
但是还没完,佛陀接下来说“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这第一个“妙”字,是形容我们的自性真心清净本然,不可思议,所以叫做“妙”;第二个“明”字,是形容自性真心光含万象、朗照法界,所以叫做“明”;而第三个“真”字,是指自性真心本无生灭,“唯此一真实”,所以叫做“真”;那么第四个“精”字,则是指自性真心不垢不净,不染幻法,不杂幻垢,所以叫做“精”。
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样的一个自性真心,一心圆具三德,所以又叫做“妙心”。这个妙心为能现,为一切诸法之所依;而诸法为所现,必须要以真心为本,不可能单独、凭空而存在,所以佛陀才会说“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佛陀完全通达并圆满实证了这个真理,得无所得,所以才被称为“正遍知”;而我们众生迷失了这个真相,不失而失,所以才被定义为了“性颠倒”。因此佛陀并不是在故意冤枉贬低众生,并没有给我们众生乱扣帽子,众生的颠倒是有目共睹,那是自己都否认不了的。
再来,佛陀紧接着说,“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注意佛陀的用词,古德的翻译真是非常的精准。佛陀说我们的这个自性真心、真实心性,它是“本妙”加“圆妙”的——它的“妙”是从本以来、本来就是这样的,这说明自性真心并不是什么有为法,也不是什么生灭法,它不是修来的,你修不修它都是这么的“妙”;而且这个“妙”还是“圆妙”,本来圆满,具足一切,说明它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
以前的祖师大德在开悟以后,描述这个自性真心,说它是“本不生灭,能生万法”,但同时又是“不假修持”的,“一切神通变化悉自具足”——这些和佛陀说的是不是同一回事儿?只不过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而已。所以真正开悟的人,必然会跟诸佛“同一鼻孔出气”,心同理同,不会悟到不同的东西,不会标新立异乱搞自己的一套,误导众生,这点大家要了解。
那么,这个“本妙圆妙”的真实心性,它是具有一种“大觉”之“明”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的“明”,这个广大圆满的“明觉”就像金刚一样的颠扑不破、坚固不坏,佛陀形容它叫做“宝明”,像金刚宝一样的“明”。这样伟大的心性,再多语言也无法穷尽它的奥妙,所以佛陀在这里用了很多个重复的“妙”字来形容它、定义它,就是想让当下和后来的听者闻者,都能够大概地领略到这个生命的自性真心到底有多不可思议!
但是最最不可思议的,还是我们众生,我们居然能把这么宝贵、这么“高大上”的自性真心给整丢了,给遗忘掉了,这么没有智商的骚操作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其实我们也不是真丢了,自性真心这东西你想丢也丢不掉啊,但是我们所有人、所有众生都把它给忘了个一干二净,这个忘掉实际上就跟丢了也没什么区别。好比我们完全不记得自己的钱包放哪了,想不起也找不到,那钱包就跟丢了也没什么两样。是不是这个道理?
那么我们的钱包,哦不对,我们的自性真心是怎么忘掉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佛陀的开示,关于生命真相的无比伟大而精彩的开示,即将由佛陀娓娓道来。
(87)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
下面,「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
佛陀讲的这些,用的这些词语,没有同样实证内证的人根本听不懂,完全难信难解。你们看文字,你们的感觉是不是这样?所以说实话,对达到这种层面、这种高度深度的佛法,我们末法的后学只要“仰信”就好了。先信任佛陀,相信佛说,然后再慢慢地按照佛说去实践实证,等到走过同样的心路历程,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佛经,就会发现佛说的是完全可以印证的,而且那是佛陀所能运用的最精准的一种语言表达,已经没法比佛说的更精确更精准了。所以大家先信、先听、先看,别着急,听不听得懂都要慢慢来,沉住气。
佛陀在这里说:我们众生是怎么把妙心妙性给遗失掉的呢?首先是“认悟中迷”,那个大觉光明、比虚空大海还要广大的自性真心,我们众生就算身处其中,也不知不觉,早就遗忘掉了,我们只认得现在这个依真心而缘起的无常幻化的身心小我,只认同这个身心假我为“真我”,以为这个是真实的,这就叫做“认悟中迷”。
本来觉悟的那个无限大海不认,却只认大海中幻化出来的一朵浪花,对这个浪花还迷执得不得了,你们说这是不是一种颠倒?
接下来佛说“晦昧为空”,这是什么意思?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说我们众生不但“认悟中迷”,把假有当成了真有,这是一种迷失;然后我们还认“晦昧”为“空”,把眼前这个黑暗迷眛、充满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宇宙虚空,当成了真正的“空”,把假空当成了真空,这又是另一层的错认和迷失。
原来我们“眼前的黑不是黑”,我们一般人说的空其实不是空,虚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一般人理解的“空”是和“有”相对的,那个二元概念的空其实只是一个假名,比如这盆花放这里叫做“有”,这盆花没了拿走了,这里才叫做“空”,一般人是不是都是这样理解的?但我们佛法所说的“空”却不是这样的,佛法说的不是一个二元概念,而是指万事万物一切法的本来面目,“自性本空”。这盆花放在这里,它当下就是空的,你拿不拿走它都是空的,因为空是它的本质、它的体性、它的真实相,“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这才是真正的空!
这个道理师父已经讲过很多遍了,但是你们知道众生不知道啊。众生往往都会把眼前的“晦昧”虚空错认为空,并且以为这个虚空是跟黑暗、晦暗结合在一起的,以为虚空跟黑暗是处于一种互相包围的状态之中。这个只要观察夜晚,观察外太空,普通人很容易就会得出这样一个错误的认知,这就叫做“空晦暗中”。
然后进一步,就会“结暗为色”,把黑暗和黑暗中的一切六尘(色声香味触法)都当成了和虚空不同的色法。其实“色空不二”,本质上都是同一空性的幻化。
但是众生对色和空的这种分别心里面,就夹杂了数之不尽的种种妄想,由此万事万物才拥有了无穷无尽的分别概念和定义。比如这是房子,这是桌子、柜子、墙壁、男人、女人、美女、帅锅、青山、蓝天、白云、打雷、闪电、太阳、月亮、宇宙、虚空、星辰等等。有多少有情无情的众生色相,就会有多少截然不同的分别概念。这无数的概念究其本质,其实都是妄想,都是出自于分别心,是不是这样?众生只看到了宇宙的森罗万象,看到了“有差别相”,却因此迷失了真相,没有看到万法同一空性的本质,不知“你我他它”本来就是“无差别性”的。所以这是更进一步的微细错认和迷失,叫做“色杂妄想”。
然后再进一步,就在这无数的妄想中,众生的分别心就会很自然地把有情无情的各自不同的种种外形外相,给当成了彼此的“身相”。无情之物有无情之物的“身相”,比如这个木头的形态就是桌子的身相,这盛开的花朵就是鲜花的身相,以此类推,这个比较好理解;那么有情众生呢,道理也是一样的,男女老少,动物世界,都是把各自不同的外形外相当成了彼此的身体,把这个小小的臭皮囊当成了自我的身相,这就叫做“想相为身”,也是很自然而然的一种妄想,一种执著,一种错认和迷失。是不是这样?仔细地去想想。
然后到达最后一步,我们众生最大最彻底的迷失来了!佛陀说“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这是讲,众生在以各自的分别妄想界定了各自的身相差别以后,就把这个五蕴之身当成了是“我的身体”,那自然就会有“我执”、“身执”;而以自我的身体为中心,那么自然就会妄分内外。
向内,我们的内在是什么样的,大家稍微自己观察一下就知道了,五蕴六根八识,家事国事天下事,诸多的因缘聚合在一起,就让我们的内心像开了锅的滚水,各种妄念纷飞,贪嗔痴慢疑。无数复杂的思想情绪生灭摇摆、动荡不休,这就叫做“聚缘内摇”。你们觉得佛陀的形容对不对?
然后向外,我们习惯于用六根六识去执取外在的六尘境界,一天到晚都在向外攀缘,追逐财色名利权贵地位,奔忙不停,在这个过程中就累积了无尽的负面能量,福慧和健康都在不断地流逸流失,慢慢的身体这部“机器”就变得越来越不堪重负,最后量变引起质变,死神敲门,我们的人生就呜呼哀哉嗝屁了!
佛陀说,众生一天到晚这样“聚缘内摇,趣外奔逸”的结果,内心就会生起一种“昏扰扰相”,终日昏昏,终日扰扰(大家觉得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一天到晚都是昏沉散乱的,经常自寻烦恼),这其实就是一种很深的“无明”,让身心消耗,始终不得清净,不能觉醒。
那么,我们的身心处于这样一种迷执深刻、缺乏觉照的状态,那自然就会把这个无常幻化的色身当成是“我的身”,把“昏扰扰相”当成是“我的心”,就像《圆觉经》里讲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这样一来生命的恶性循环就开始了,生命就会变得愈发糟糕!
怎么个糟糕法?“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我们把这个缘起性空的“昏扰扰相”、把妄念纷飞错认为“我的心”,然后就很自然地认为:这个心就在身内!每个人、每个众生都是这么本能的,不加思索的这么认为。但实际上这个心真的是在我们的身体之内吗?
大家可以仔细地去找找,找遍上下内外,你也找不到这个心到底在哪里?“觅心了不可得”,祖师早就替我们找过了。你们如果硬要认为这个心就在身体内的某处,这某处在哪里?前面“七处征心”的时候,佛陀也早就一一破斥过了。所以“心在身内”只是一种错觉,是一种很大的迷失,是不成立的。
就像我们做梦(这个比喻师父也经常讲),梦里有心意识投射出来的天地万物,有你我他它,梦里的那个“我”一般是不知道自己在做梦的,这个“我”会很理所当然的把梦里的身体当成是“我的身”,也会认为“我的心”就在我的身体内,是不是这样?梦里梦外都一样。
那么,众生如此错认、如此执著梦里身心的结果会是什么?很简单,那就是永远也不能从梦里醒来,永远都会在梦里的世界随着业力的造作生生死死、流转不休——而这,就是轮回!永劫不得解脱,生死苦痛不得解脱。
诸位,梦里的一切是如此的真实,是对梦境的认同和执著把我们牢牢地束缚在了这个境界里,可以说是自甘堕落,自甘下流。还在做梦的我们是完全无法想象我们的真实心性,我们的自性真心是何等伟大、何等庄严、何等壮阔至无限不可思议的!
佛陀说,「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佛陀这里是直接把谜底给揭开了,估计是懒得让还在做梦的我们瞎猜了,反正那么宏大和不可思议的真相,愚痴众生就算再怎么猜,猜死了也是猜不出来的。佛陀说:那些以为“心在身内”的众生,他们所不知道的是,这个色身乃至所有众生的色身,以及目光所及的这个世界,外在的山河大地和宇宙虚空,一切的一切,其实全都是自己这个自性真心、妙明真心中物。
原来,我们所以为的心并不是真实心,原来一切的一切全都在我们的真实心中;那句“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原来不是比喻、不是形容词,而是事实!
原来,生命是那么的伟大,伟大都不足以形容!原来我们就像是无限的大海,佛陀说“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我们的自性真心就像是清澈清净无比的成百上千个大海,无数的大海,这个境界你们能想象吗?你们敢相信吗?敢承当吗?
但是,佛陀又说了,“弃之”,什么意思?就是我们把自己是大海这回事儿给放弃、给遗忘掉了,弃之!“唯认一浮沤体”,却把大海上漂浮的一个小小泡沫,一个无常幻灭的小小泡沫当成了自己的身体,然后把这个小小泡沫视为生命和生活的全部,并且以为养活这个小泡沫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照顾好这个小泡沫,让小泡沫得到尽可能多的财色名利,那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最大目标。
所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形容的就是这个。殊不知这个宇宙虚空在我们的自性真心里,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泡沫罢了,不值一提。经云“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这是佛陀在后面会讲到的。所以宇宙虚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我们呢?因此众生对泡沫的这种错认和执取,不管是大泡沫还是小泡沫,那都是一种“颠倒”。每个人都活在自我的泡沫里,活得那么狭隘憋屈,简直愚蠢到家了对不对?
每次讲到这里,想到这些,我都会忍不住反观自己,我觉得自己通身毛病,满身业障,我修理自己都来不及,我收拾自己都搞不掂,我哪还有什么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管别人呢?!我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真不配做师父啊,真不配接受众生的顶礼和供养,我这样一个贪嗔痴慢疑“五毒俱全”的“罪恶生死凡夫”,又哪里有资格做什么“法师”呢?!我就连做个“传声筒”都是不太合格的,生怕说错了什么误导大家。
扪心自问,我觉得自己应该就是佛陀在上面说的那种“迷中倍人”,一重颠倒加一重颠倒,念念迷失,一点愚蠢累积更多的愚蠢,生生不息。实际上出家混饭二十多年来,不要说什么修行了,我可能连普通人的修养都不一定具足,十善业道都不一定能做好,这是真的!所以我内心害不害怕?惭不惭愧?其实是很惶恐、很惭愧的,我应该就是如来所说的那种“可怜悯者”。
像前段时间碰到点小事,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师父的嗔恨心和怨恨心就起来了,生了很大的嗔恨心和怨恨心。每当觉察到这点的时候,我就有点沮丧,说实话很沮丧!我知道自己原来还是当年那个“罪恶生死凡夫”,一如从前,基本没有什么质的改变!不过觉察到这点的我,觉察到这些负面心魔的师父,这回可不会再轻易放过自己了,毕竟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修行”了,很丢脸知道吗?还真做不到无惭无愧。我已经下了很大的大决心,必须不断地祈求佛力加持,一定要战胜自己的这些妄念心魔,我把它们定义为“心魔”,知道吗?我可不能任由自己成为情绪的奴隶,让负面情绪掌控了自己,再也不能让“自欺欺人”成为自己的标签了!必须结束这种局面,否则师父凭什么被大家尊敬,被称为师父啊?对不对?
我的敌人,真正的敌人,从来就不是别人,永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我!就是我执!
那么,师父是这样的情况,我如是,你们大家是不是也如是呢?无量广大的众生是不是也如是?相信大家其实都差不多,“同是天涯沦落人”,“同是轮回梦里人”,就算有修行好一点的,那估计也是“五十步笑百步”,终究还是惑业难断,最后往往难免轮回!
所以修行有多难,真正的觉醒有多难?!我现在每次看到经典上描述的佛陀,所谓“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福慧圆满,这些点点滴滴,其实都是佛陀在千生万劫、念念之中,每一点都把它修得非常的圆满和无碍才能成就的。念念之中,点点滴滴,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这里面,凡夫和佛陀的差距就在这里。这里面的修行有多难?你越了解佛法,越深入修行,你就会发现发觉这里面的修行有多难!比一切神通都难,难的不可思议!
还有,我们看到佛陀在这里讲,“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大家不要以为自己听懂了,能理解、能想象,就算是明白了——我跟你们讲,那真是差得太远太远了!大家要牢记一个道理,还在做梦的我们,是根本无法想象那些彻底的觉醒者,是完全无法理解他们所体验到的境界的。尤其是大觉圆满的佛陀、如来、世尊,他老人家实证到的那个伟大道境,那个无量光寿的极乐境界,不是同样的“到达者”根本就无法理解,无法想象,因为那是理解和想象永远也无法触及的不可思议中的不可思议!了解吗?
所以师父在前面说过,我们凡夫要有自知之明,对佛陀“仰信”就好了;佛陀大慈大悲的教导我们念佛求生净土,对此我们更是要“坚信”就行了,继续老实专一、每天尽量多多念佛就对了。迟早有一天,我们也会像佛陀那样,从这个生死大梦中彻底醒来,回归净土,亲身体验生命的无量光寿,体验“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的那种洞达,岂不快哉?!希望大家同此一快!
有点激动了讲得,那么今天的讲经时间到了,师父是不是啰嗦的有点长啊?今天没有故事,下回补上。那么,还是那句老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感恩诸佛菩萨的加持,感谢诸位护法菩萨的辛苦,我们大家下节课再见。南无阿弥陀佛。
(88)认知的牢笼
今天是我们《楞严经》的第二十九讲,第二十九节课。那今天也正好是农历的七月十五,僧团解夏,僧众自恣,盂兰盆会度众生,所以诸佛生欢喜,这是个非常殊胜吉祥的好日子。在这一天我们供僧修福,念佛回向,讲了义经,闻无上道,这就是最好的“法供养”,如是大善因缘,必定功德无量!所以要随喜大家,我们互相随喜。
那么回到正题,我们上节课讲到了第二卷,佛陀的最重要开示,“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
然后是“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至于后面的“如来说为可怜愍者”,那就不说了。这一大段经文,师父为什么要再重新读一遍?因为这一大段的内容实在是太重要、太精彩、太经典了,估计很多人上回都没听懂、没看懂,有几个看懂了请举手,所以必须要再次强调,要再次给大家做一个比较详尽的解读,目的是为了方便大家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把佛说的奥义运用在修行上,运用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否则佛法就白学了。建议大家在念佛之余,最好能抽时间把佛陀说的这一大段开示给读熟了,能背下来更好,其实也不用刻意去背,你们只要透彻的、正确的理解了这段开示的内在逻辑,那么就会自然记住了,然后就可以比较轻松自在地随时提起观照,依法提起观照,破除自己的迷执。
这一大段开示,其实是关于众生如何“认悟中迷”,如何通过对世界、对自他身心的错误认知,从而一层层加深迷失的。这里面的内在逻辑可以说是环环相扣,非常的严谨和严密,你们不理解的时候,就会觉得很难懂、很深奥,看不明白。有些前人古德在这里其实也是略有错解的,把佛说的意思阐释得过于晦涩艰深了,忽略了佛陀面对的是无数普通的初学者、老百姓,他老人家怎么可能不顾根机,把道理说得那么深奥难懂?对不对?那不是佛陀会犯的错误。
而我们一旦正确理解,就会发现,佛陀说的这个事和理,事理是相应的,那真的就是太正确了,千真万确,就是这么回事儿!比如什么叫做“晦昧为空”?每个字都认得,合在一起就不了解什么意思了。还是要举做梦的例子来说明,我们大家在做梦的时候,是不是心意识就会投射出一个逼真的梦境时空?在梦里我们也会感受到另一个虚空、空间,但是梦里的我们一般是不知道自己在做梦的,我们会本能的、不加思索的认为,这个梦里的虚空、我们感受到的空间就是“空”,下意识地、不加思索、本能的,对不对?但实际上梦里的虚空只是心意识投射出来的一个“假空”,一种晦昧不明的、相似于真空的境界,但是梦里的我们并不晓得,不能醒悟,就会下意识地把那种虚空的体验错认为“空”,这是不是一种迷失?仔细想想,这是不是一种迷失?迷失得不知不觉……
那么,梦里和梦外,有区别吗?我们现在所体验到的,我们怎么知道不是梦?同样的缘起、无常、生灭、无我,我们怎么知道现在不是梦?难道非要死到临头了,我们才会被迫承认,原来自己的生命只是一个梦?其实佛菩萨和历代祖师大德,他们早就呐喊、开示过无数次了,什么“人生如梦”、“生死如梦”、“三界如梦”,我们众生的耳朵应该早就听出茧子来了,但是有谁相信呢?你们信吗?
接下来是“空晦暗中”,我们既然已经把虚假的虚空错认为了“真空”,那么通过进一步地观察,观察夜晚、观察夜空,我们就会下意识地认为,虚空和黑暗是密不可分的,在没有光照的地方,你说不清到底是虚空在黑暗中,还是黑暗在虚空中,是不是这样?这就叫做“空晦暗中”,也可以叫做“暗晦空中”,这其实是进一层的错认和迷失。现在的科学家,一直在孜孜不倦研究的那个什么“暗物质”,据说要占整个宇宙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但却不是肉眼和仪器能够观测发现的,不知道和佛陀在这里讲的“暗”有什么关系?也不知道和众生的无明心念、和无明的造作波动有什么关系?师父打个妄想。
再来,在黑暗虚空中,被黑暗所笼罩、与黑暗相结合的一切万物,包括黑暗本身,很明显是跟虚空不同的,因为当有光明的时候,万物就会显现出各自的形色,黑暗也会留下阴影,但虚空似乎就变成了无色透明的,却并不是消失了。那么我们就会很自然地认为,黑暗和万物的形色跟虚空是不同的,色跟空是不同的,是不是这么认知的?这就叫做“结暗为色”,对万物色法产生了再进一层的错认和迷失。
接下来,面对这形形色色的万物色法,森罗万象,我们就要去区别和辨认它们的不同,就要给万物一个人为的定义和概念——这些定义和概念的本质,究其实,都是出自于我们人类角度的分别妄想,都是出自于妄念。你们仔细想想看是不是这样?师父每次都会问你们,“是不是这样”?
人类本来是为了方便研究世界、探索生命、传承知识,所以才定义和创造了种种不同的语言以及概念,但最后却被这些语言概念把思维给局限住了。人很奇怪,一旦习惯了自己妄想造作出来的语言概念,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把语言概念当成了事物的本身,甚至当成了真实,这就叫做“色杂妄想”,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一种思维局限的怪圈——不这么运用语言概念的妄想还不行,因为没法沟通交流和传承,但运用久了又会迷失,很容易就会进入更深一层的错认和迷失。所以人的心念很矛盾,很难从中解脱就是这样。
像佛陀在《金刚经》里曾经反复强调的,“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这种“边立边破”,“破而又立”、“破立自如”的辩证手法,就是为了帮助我们众生从心念妄想的那种惯性的矛盾造作中解脱出来的,懂得善用的话,那就是很精妙很微妙的一种思惟修,是定慧等持的一种心法,也是顿悟顿超的圆顿禅法。
好像有点讲多了,免费的东西讲多了不值钱,师父这是把无上的法宝心髓都贱卖给你们了,谁能完全了悟和通达这个法则性的根本,谁就能在念头的幻生幻灭当中,照破自他的一切虚妄,从此一通百通,游戏三昧,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得平常心,获大自在——这是真的!呵呵,这个广告宣传诱人吗?希望大家能够举一反三,甚至闻一知十,自己去参明白……
下面我们回到正题,在“色杂妄想”之后,紧接着就是“想相为身”。众生尤其是人类,那个内在认知的逻辑就是这样子一环扣一环的,一层层迷失下去。
既然我们的肉眼所见,万物的色相都是各有不同的,那么我们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不同的色相就是万物的色身,于是不同的色相色身就把万物给区别开来了。所谓“男女老少,胖瘦美丑,人兽禽畜,花鸟鱼虫”,这种种的分别念就构成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一种坚固认知,坚固妄想——非常坚固、似乎牢不可摧的妄想,很难破除的妄想;就会以色相色身作为“你我他它”的分隔界限,这就叫做“想相为身”,能理解吗?这是更深刻更微妙的一种错认和迷失。
如此一来,依色相而起的身见、身执,到最后自然就会形成一种很坚固的我见、我执。我们人类的这个生命,本来只是由四大、五蕴、六根、八识的业力因缘和合而成的一种假象、一种现象,我们只是一种“生命的现象”,了解这意思吗?明白师父的潜台词吗?大家都是“现象级”的人物,不是一般人,统统都是二般人。
那么,我们这些活蹦乱跳的“现象”,在本质上其实都是缘起的、幻化的、无常的、生灭的、无我的,我们只是“真实生命”(自性真心)的一个投影,一种想象,一层幻化、一场大梦——就像梦里我们投射出来的人物、你我,其实都只是梦而已,都是虚妄的幻法,是假的、空的,但我们却以为是真实的,“凡夫之人,以为有我”!还记得佛陀说过的这句话吗?梦里不知身是客,梦里错把假当真……
在《圆觉经》里,佛陀把我们众生的这种错认和迷失总结为了一句话,“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是不是很精辟、很精准?!这里的“想相为身”,其实就是“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只是表达不同而已。听得懂吗?你们迷茫的眼神很伤害我……
那么有了这个身见身执之后,我们众生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一接触、一和合,就会引发六识的一种精神作用,生命的一种精神现象,从此不管是大事小事、好事坏事,我们众生的各种妄念杂念就开始了,就开始此起彼伏、摇动不息,这就叫做“聚缘内摇”,我们内在的思维思想一直都在动荡摇摆中,是不是这样?稍微反观自省一下就明白了。
然后我们还很习惯性地、很喜欢向外去攀缘,去分别,去造作,一天到晚奔波奔忙的,向外驰求,也不知道到底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佛陀把这个叫做“趣外奔逸”,注意这个“逸”字,有放逸、流逸、流失的意思。
我们一天到晚操心、奔忙的,绝大多数,基本上都是生命中的“不急之务”,为了实现一个“小目标”,个个把自己累得半死,操心的都不是什么生死大事、解脱大事,“人生除死无大事”,这个不解决一切都是白瞎白搭!那这在佛菩萨看来,当然就是一种放逸。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流逸、流失的,是什么?大家想过没有,是什么?是我们的健康,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福德,我们的智慧,是无数次觉醒解脱的机会,对不对?所以我们才会一次又一次地死去活来,活了又死,死了又活,生生死死,反反复复,重入轮回,轮堕六道,受苦无穷!
我们这种向内向外的、一直无明颠倒的心灵状态,佛陀形容它是一种“昏扰扰相”,终日昏昏沉沉的,自我扰乱,就没有真正的清醒觉醒过。而我们还以为这个因缘和合造成的心灵现象,这个一天到晚妄念纷飞、思虑不停的“昏扰扰相”,就是我们的“心”,“昏扰扰相,以为心性”,所谓的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形容的就是这个。
接下来最糟糕的事情就发生了,“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我们把这个臭皮囊错认为了“我的身”,又把这个“六尘缘影”的妄心错认为了“我的心”,那么很自然的,从这种迷惑颠倒的认知出发,我们众生就会下意识地、不加思索地认为,“我的心”肯定就在“我的身”内,肯定就在我的这个色身之内!是不是这样?
但实际上呢?真是这样的吗?
不晓得大家发现了没有?我们众生的牢笼,其实全部都是我们自己制造的!一个人对世界、对生命的错误认知,就是这个人的牢笼!
很少有人能够突破自己、突破自我认知的局限,所以很少有人能够打破我执的牢笼,获得超越有限的无限体验。
(89)无限和有限
按照佛陀的开示,我们众生的真实心性,那个“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又叫做“自性、佛性、真如、法身”的,如果说它是真正不可思议的无限,那么当我们众生把“晦昧”错认为“虚空”,以为“晦昧为空”的时候,其实这个虚空就已经不同于自性真心,就已经不是真正的无限、真正的空了。
虚空只是自性真心投射出来的“相似的空”、“相似的无限”,看着好像也是无边无际的,但它的无限只是针对被困在虚空境界里的众生而言的。所以从真正无限的自性真心到这个错认的虚空境界——无限的宇宙就有无限的层次、无限的虚空境界——这就是“认悟中迷”的第一步。
然后众生开始分别虚空和黑暗,分别黑暗中的万物色法,以妄想心去界定万事万物,这就是“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再然后就是以万物的不同色相来界定区别了不同的色身,就此分隔了你我他它以及众生万法,在形成身见、身执的同时,自然就形成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就是所谓的“想相为身”。
到这里众生的认知已经很明显的,从无限变成了有限,越来越狭小狭隘,原来那种“与无限相联结”的体验早就不晓得被抛到哪个九霄云外去了,那种“天地同根,万物一体”的伟大道境,也早就变成了一种文化的记载、一种传说、一种哲学思想。
最糟糕的,是众生都把这个四大假合之身当成了“我的身”,“妄认四大为自身相”;紧接着又把“聚缘内摇,趣外奔逸”的“昏扰扰相”,把缘起无我的妄念妄想当成了“我的心”,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然后“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自以为“我的心就在我的身内”,这种对身心小我、对身心假我的错误认同,就是让我们众生彻底迷失的根本大无明!
从此以后,在无尽的生死流转中,我们再也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千生万劫以来,我们完全忘记了自己原来是大海,是无限的大海,“譬如澄清百千大海”;但就算是佛菩萨说了无数遍我们也不相信,“弃之,唯认一浮沤体”,我们就是执著这个无常假合的身心小我,我们就是只认这个渺小的、微不足道的虚假泡沫,我们就是执著这个无常生灭的身心小我带来的一点点虚假的快乐,我们就是这么的死脑筋!
以为这个泡沫一样的身体就是生命的全部,爱得死去活来的,就是生活的意义之所在,“目为全潮,穷尽瀛渤”——这句话形容的就是这个状态,这其实是“井底之蛙”的一种视角和思维,很可惜,也很可怜对不对?所以“如来说为可怜愍者”,不要说已经恢复成为“无量光寿”、已经重新成为无限大海的如来了,师父现在才稍微明白一点点,我都觉得自己很可怜,也可怜你们,可怜众生。
上节课师父问大家,我们是怎么把自己从大海给整成蝼蚁的?换言之,我们是怎么把自己从无限给整成有限的?你们现在听师父唠叨啰嗦了这么大半天,找到答案了没?知道错在哪里了吗?知道问题在哪里了吗?
我们曾经因为错误的认知,一层层的错误认知,把自己从无限给整成了有限,把自己牢牢地束缚在了“我执”的牢笼里,那么依理反推,我们想要修行解脱,想要彻底觉悟,那是不是就应该一层层地去反向破除自己曾经的错误认知?从破除我执我见、身执身见开始,是不是就可以趋入小乘的解脱道?从破除对万物、对众生的分别念开始,发愿广利一切众生,自利利他,自觉觉他,那是不是就可以趋入大乘的菩萨道?而修行者破执破到最后,传说中会有一种“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的境界,那是不是就是禅宗祖师讲的“明心见性”,就是找到所谓的“本来面目”的境界?
当然,这些都是师父的胡思乱想,都是妄想,说来容易做来难,像这些“逆行竖出”的修法,本身也都是属于“难行道”的,非大智慧、大福德、大毅力者,一般凡夫往往很难走得通。所以师父经常给大家提倡的,最适合我们这些业障鬼子的修法,那就是“易行道”的持名念佛法门,全仗佛力,三界横超,只要我们信愿坚定、老实专一,持之以恒,那么我们就必定能够得到阿弥陀佛的摄取不舍,迟早有一天,往生觉醒,决定无疑!
这是我们众生在轮回大梦中碰到的,“不幸中的大幸”!每次想起,师父都会忍不住感激涕零,感念佛恩,所以我很理解阿难尊者在下面经文里的那种表现,一种稍微有点失态的表现。
请大家看经文,「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阿难尊者在这里忍不住流泪了,因为他深知佛陀在上面所讲的开示是何等的慈悲、何等的珍贵、何等的难得,那种对一切众生的无条件的救度之心又是何等的深远真切,所以他忍不住低头悲泣着,叉手合掌,向佛陀表达感恩,同时又再次地祈请说:
我虽然承蒙佛陀您的慈悲,得以听闻您以如是妙音开显的如是妙法,我现在对您说的那个“妙明真心”已经有所悟了,原来它是无上圆满、常住不灭的,犹如大地为一切万法之所依。但是,我之所以能够对您说的法音有所了悟,全都是因为我有现前这个因缘所起的妄心、分别心,因为有了这个心我才能瞻仰佛陀、听经闻法。然后您现在突然说,我除了这个缘心之外,还有一个妙明真心,那我就糊涂了,我不敢确认自己的这个缘心(这个分别心、妄心)就是本元心地(这个慎重是对的),但除此之外我再也找不到其它的心了,也没有发现其它的心(这是阿难尊者的潜台词)。所以祈愿佛陀您慈悲哀愍我等,再以圆妙法音为我们开示法义,以帮助我等拔除疑根,归趣无上的大道。
这里,阿难的疑惑其实也就是我们众生共同的疑惑,现在由阿难尊者代我们问出来了。
下面,「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佛陀在这里责备的,其实就是我们,就是绝大多数的众生。我们都跟阿难尊者一样,都是在以这个缘起的分别心、攀缘心来听法,把佛陀宣说的妙法,愣是听成了错解扭曲的因缘法。因为没有“销归自性”(大家记住这个词),没有在自己的身心性命上去实践、去打一转,所以就会很容易地产生错解,就不能触动、破除原来的执著,那就不得实益,故曰“非得法性”也。
那么这里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关键的“点”是什么?同样都是听经闻法,有的人一听就言下大悟,豁然开朗;有的人一听却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似懂非懂的,听了个寂寞;而有的人呢,一听就起错解,就自以为是,甚至还起了大邪见,谤佛谤法而不自知……种种的表现各不相同。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可以说这是根器悟性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福德智慧的问题,但归根结底,这其实就是一个是否“具备正信正见正思维”的问题。
什么叫做“具备正信正见正思维”?扪心自问一下?你能善于听闻、善用文字相,同时又能不受文字相的干扰,能够直达法性真实义,这就叫做“具备正信正见正思维”,否则你绝对会有错解,那就是佛说的“非得法性”。
比如佛堂这里供的鲜花,大家都闻到花香了吧?如果师父要你们用三言两语,把自己的所闻所知表达出来,你们会怎么说?
先别急着说,别急着表现,你们最好先听完师父讲的一个公案故事再说。这个听故事没掌声怎么行?(众鼓掌)你们的配合好像生疏了很多……
(90)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根据《五灯会元》的记载,达摩祖师在示现“只履西归”之前,有一天,他老人家突然就向身边最亲近的几个常随弟子说:你们把自己这些年的修行所得所悟,都各自说一遍吧?各自说一说?
那道副禅师就第一个说了: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
达摩祖师一听就说:你只得到了我的皮。道副禅师的这个体悟其实已经比很多世间的文化人要强多了,但终究还是纠缠在文字的层面,所以说只能得个皮毛。
接下来总持尼师,一位女众师父就站出来说: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
达摩祖师一听就说:嗯,你得到了我的肉。在修行上能够具有初步的觉悟,能够具足信解,具足正见,确定无疑,这是万里长征走对了第一步,已经远远超越了很多凡夫俗子、很多无明众生,但毕竟只是开始,所以达摩祖师才说“你得了我的肉”。
接下来是道育禅师站了出来,他说: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
达摩祖师听了就点点头,说:你已经得到了我的骨。能够实证空性,破除我执,了达得无所得,这已经是入了圣位了,但终究还是落于言诠,悟迹犹存,所以达摩祖师才会那样说。
那么最后就轮到了慧可大师,慧可(也就是曾经立雪断臂,向祖师求法的神光)他只是恭恭敬敬地向祖师顶礼,然后就回归原位,默然而立,一言不发,什么都没说。
这时达摩祖师却很欣慰地点头印可了他,说:只有你得到了我的髓!
天啊,神马意思?原来什么都不说才是对的,什么都不说的才能得到印可,才是祖师!如果当年俺们上学的时候,老师提问,我也学祖师一言不发,不晓得老师会不会跟我心心相印?(众笑)会不会给我一百分?还是会拿教鞭抽我?
故事讲完,(众鼓掌)呵呵,可能以后的很多人看到这一节,会觉得你们太会配合了。现在回到师父之前的提问:你们闻到花香了吗?“闻木樨香否”?你们该怎么表达你们闻到的花香?
看清楚,是不是有点“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法表达?生命中其实到处都充满了类似的问题,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我们去直接体验,去全身心地投入体验,而不是让我们去思考去琢磨怎么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语言文字其实永远也代表不了、也表达不了对生命对真理的那种直接体验!
比如像这个花香,你深吸一口气,你闻到体验到花香就好了嘛,这才是最重要的,你干嘛非得要想办法表达出来?你以为你表达出来了,别人就能真正明白你的感受吗?别人要想搞明白,自己直接去闻就好了,何须多言!对不对?
所以佛法其实就是在生命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体验,比如说“执著”这个词,“我执”这个词,我们只要仔细地去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你们就会发现,我们的所谓“执著”和“我执”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念念之间。我们的每个念头,有哪个不是“执著”,有哪个不是在坚固“我执”?这时的你,看清楚的你,你还会觉得这些只是枯燥的文字概念吗?这完全就是活生生的深刻的体验,对不对?不得已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而已。
所以学佛必须要这样去学才行,必须要这样在自己身心上去实践、去体验、去体悟,才能真正的了达法性,搞明白佛菩萨在说什么,才不至于错过了佛法,辜负了佛恩。
下面,「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汝亦如是。」这一大段很有意思。佛陀说:就好比有一个人,他以手指月叫你去看,你因为这个人的指示,应当去看月亮才是对的,但你却光顾着看手指,甚至还把手指当成了月亮的本身,这是不是大错特错啊?!
这样糊涂的人,不但错失了月亮,也错失了指月的手,何以故?因为他把指月的手指给错认成了月亮。
这样一来,这个人不但错认了手指,同时还错认了真正的明与暗。何以故?因为他把这个手指当成了月亮,所以他就把手指的无明体性,给当成了月亮的光明体性。如此一来,真正的月亮的光明,和真正的无明暗性,这个人就完全搞混,就完全不能了知了。这个逻辑思辨跟得上吗?
佛陀说阿难你现在也是这样的,“汝亦如是”,什么意思?佛陀的这个比喻,其内在的逻辑其实有点绕,很多人不见得能听懂,我在查阅一些前辈的注释解读的时候,发现很多大德在这里多多少少也都有点错解的,某些解释讲得很乱很复杂,还是犯了把简单搞复杂的毛病,初学者绝对会越看越懵,然后就不想看了。
其实佛陀的比喻,本意是很简单的,这个“指月的手指”,比喻的就是“缘起妄心”,就是我们的这个妄心;而月亮比喻的就是“妙明真心”,就是“自性真心”。下面师父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把整个的逻辑梳理一下。佛陀在这里说的,其实就是“你看你看月亮的脸”……(众笑)呵呵,这是开玩笑,但也不是玩笑!
佛陀在前面辛辛苦苦地说了那么多,他老人家一直要我们去看的“月亮”,就是我们的“妙明真心”,但是作为凡夫,我们能用什么去看月亮、去发现自己的“妙明真心”呢?我们只能用自己的妄心,现在的这个妄心,我们能看到的也只有自己的妄心,这就是我们指向月亮的“手指”,又叫做“借假修真”,“借妄明心”。
佛陀同时还反复强调了,我们的身心都是虚假的、虚妄的,身是“想相为身”,“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心是“昏扰扰相。以为心性”,“此是前尘虚妄相想”,原来是错认了“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其实我们的身心都是假的,真正的“月亮”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妙明真心”。
所以在修行中我们要牢记这个根本知见,要随时提起观照,不要把妄念妄想当真,更不要不加思索地认为这是“我的心”!师父以前是不是经常这样唠叨?如果我们把这个妄念妄心当成了“我的心”,那是不是就像是把指向月亮的“手指”给当成了“月亮”?我们把妄心当成真心、当成自心,认假为真,就像是把手指当成月亮一样的,那么我们就会错失真正的月亮,迷失真正的“妙明真心”。这个逻辑听得明白吗?其实不难懂。现在是不是觉得经文好理解多了?
那么阿难尊者犯的错误,就是这个“以指为月”、“认假为真”的错误,佛陀说他“汝亦如是”。因为阿难在前面提问的时候说,“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佛陀一听就知道,阿难尊者从概念上很清楚自己的这个心是“缘心”,是“缘起的妄心”,但他还是习惯性地把这个“妄心”当成了“我的心”,这就是习气,就是执著,我们每个人差不多都是一样的。
大家要知道,在佛菩萨的觉照和定义里,“妄心非心”,只是“假名为心”而已。假名,假的,知道吗?但我们凡夫在知见观念上的这种根深蒂固的习气、执著和错误认同,如果不破掉,那么我们以这样的“妄心”去听闻一切法,就算是佛说的法都会变成“此法亦缘”,再好的经我们也会念错念歪了。
所以佛陀才会用“手指指月”的比喻来责备和启发阿难,说你现如今还在把这个“缘起的妄心”当成是“心”,当成“自心”,你以这样错认的“心”来听闻佛法,就像是把手指错认为月亮的人,你怎么可能看见真正的月亮,发现真正的“妙明真心”呢?
讲到这里,发现问题好像越来越严重了,因为我们都跟阿难尊者一样,“汝等亦如是”,我们也都是错把“妄心”当“自心”的人,我们也都是带着这样的一颗“妄心”到处乱窜、到处听经闻法。怪不得我们学佛学了半天长进不大,原来我们的出发点、我们从根子上就搞错了,我们一直都有问题,但一直没发现,一直没调整,因为我们一直都在把“手指”当成“月亮”,一直都在把这个“妄心”当成“我的心”,所以学佛怎么可能学对路?!
这个妄心的问题,我执的问题不搞清楚,不去触碰到它,不想办法去解决它,那我们再怎么学佛也是没用的,佛法对我们来说就是没用的!你就算到处听经闻法,听得满腹经纶的,甚至拿到一个什么佛学博士、佛学教授的头衔,那也是完全没用的,因为你学的只是知识、只是概念,这个考试可以、唬人可以,但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啊?你没有依教奉行,没有在心地上去扎实地熏习和行持,随便一个天灾人祸就可以击倒你,让你原形毕露!
这样的“佛弟子”我见得还少吗?记得当初刚来深圳的时候,十余年前,刚讲《维摩诘经》的时候,那时皈依的第一批“无”字辈的佛弟子,其中有一位女居士,名字就不说了,论事不论人。这位女居士很发心,也很聪慧,她从《指月真髓》开始就深入经藏,自学了很多的佛法,后面甚至还比较深入地学习了法相唯识宗的很多东西、很多内容,我看了都头疼的内容,掌握了很多艰深晦涩的名相概念,她现在应该比那时懂得更多、更专业了,更接近专业。但是聪慧的人,尤其是文化人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内心自视甚高,不肯听师父的话老实念佛,不肯丢掉那些所谓的聪慧和解悟去“还愚痴而念佛”、把自己当成笨蛋一样地去念佛。聪明的人啊,有时就过不了自己心里这一关,那师父也没办法,只能随缘。
后来这位女居士好像是在13年的时候(有点忘了)移民加拿大,很快就碰到了自己生命中的挚爱,所以很快就结婚了。中间跟师父还通过几次话,来回过几回信息,感觉是过得挺好的,应该比较幸福快乐,然后后面联系就慢慢变少了。这个“无事不登三宝殿”,人一好的时候就把师父忘了哈。然后突然有一天,我想起这位女居士,发现好像已经有很多年没啥音讯了,我也把她忘了,所以就发微信问了一句好,礼节性地问了一下近况。没曾想,世事无常,这位女居士的丈夫,她深爱的丈夫已经在一年前突发疾病去世了!结婚没几年,突发疾病去世了,把她给伤心的啊,一直沉浸在悲痛和自责的情绪中走不出来。她那么多年学到的佛法,那么多高深莫测的名词概念,那么多修行的方法,在这个时候居然一点用都没有!
不但不能在临命终前有效地帮助她的丈夫,更不能在自己伤心痛苦的时候有效地化解和放下,所以这佛法学得是不是很没用?以我的经验,这种居士往往是很难劝解的,你要跟她说佛法,她搞不好名词概念比你知道的还多,至少她会自以为比你知道的多,所以师父能说啥呢?师父能说的也不过就是老生常谈,不是“多多念佛”,就是“老实念佛”,“别无玄妙可矜夸”,但别人从前不会听,现在就会听了吗?
所以师父也很无奈,师父的无奈是经常性的,虽然觉得众生很可怜,但是没办法!时机因缘不到,没办法!像这种情况,你们大家说说,这到底是佛法没用,是佛法出了问题?还是我们众生自己愚痴,是自己出了问题?只希望这位女居士有一天能够真正的明白过来,能够善用佛法,在自己的心地上去扎实的熏修,早日走出内心的迷障,早得解脱!
那么讲完别人的“前车之辙”,我们这些“后车”、诸位“后车”该怎么办?该怎么借鉴?我们自己的妄心和执著该怎么破除,怎么熏修?你们想过没有?在这个无常世间,我们迟早也会有一天,要面对自己和亲人生离死别,所以越早做准备越好!
在这方面,其实师父也没啥好办法,毕竟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执著各人破,师父也只是一个传声筒而已(我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师父所能做的,就是把佛菩萨开示的修行要点毫无保留、毫无扭曲地提供给大家,仅供参考。所以下面请大家听清楚:
第一个要点,修行中的要点,大家要牢记,“妄心不破,真心不显”;第二个要点,“妄不离真,真妄不二”;第三个要点,能参则参,能悟则悟,但与其多虑参究,不如老实念佛,念到“一念破万念”时,西方圣境全体彰显,极乐净土历历在前,那时你们才会知道,原来诸佛语无虚妄,黑脸师父诚不欺我!
今天的讲经时间好像到了,师父不知不觉已经啰嗦了很久。很感恩诸佛菩萨的加持,感恩护法龙天的守护,我们大家能够圆满此次的因缘,平安闻法,不受打扰,必须要感谢大家的付出!感谢诸位,你们也都很辛苦了!那么还是那句老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我们大家下节课再见。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