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开示(一)
净土类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关于净土念佛的“一心不乱”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一心不乱的错解和误导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关于净土正行杂行的圆通正见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关于自力和他力的正见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关于净土“要门”和“弘愿门”的分判问题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关于净土念佛真正的“正念”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三经同参,才能正确理解净土念佛奥义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真正的“真信切愿”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净土念佛的最终极奥义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念佛解脱是生命的最终极意义!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关于念佛修行的五大次第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佛号功德的奥义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不要错解信愿念佛的真义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不要错解了“九品往生”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不要错解了“禅净双修”!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念佛可以作恶吗?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凡夫没有正念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不要搞错念佛的因果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断除疑根,唯有念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求生净土,念佛还是念法王?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让心停止,老实念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带业往生”对不对?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必须要忏悔清净,念佛才有用吗?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打破我执才能往生吗?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想早点舍寿往生净土可以吗?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谁替众生背业?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要依佛依法地修学净土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莫乱念佛宗旨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持名念佛和实相念佛不一不二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正念佛时,是妄是真?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求生净土和发愿度众生不同吗?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不要错解弥陀的慈悲!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为何念佛没感觉?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净土不是桃花源!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法华与净土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关于“专弘净土”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净土品位的差别和无差别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不要给念佛助念添枝加叶!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佛法能除贫穷吗?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欲知前生,不如念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愚蠢的提问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与其悲伤问前世,不如赶紧多念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对善导大师的质疑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昙鸾道绰两位大德能补充为净土祖师吗?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诸师探讨念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关于净土念佛的“一心不乱”
关于净土念佛的“一心不乱”,有几点要义想要跟大家分享,仅供诸位念佛人参考和践行。
所谓“一心不乱”,最早是出自于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阿弥陀经》,原文前后如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在玄奘大师翻译的版本里,“一心不乱”则被翻译成了“一心系念”,看上去好像比“一心不乱”少了一些玄妙,多了一点平实,但其实它们两者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两位大师都没有译错!
关键就在于对“一心”的理解上,一旦失之毫厘,那么往往就会谬之千里。经文的原意其实是很直白浅显的,有些人想得太复杂太高深了,反而造成了对佛意的曲解,误导无数。
比如“一心不乱”、“一心系念”这段经文,本意其实是非常简明的: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在听闻了阿弥陀佛的无量功德后,他们开始以信心“执持名号”,也就是持念“南无阿弥陀佛”,可能是一天、两天乃至七天,在这个一或七天的时间内,他们都是在“一心皈命阿弥陀佛”而系念名号,也就是“一心皈命阿弥陀佛”而没有其它杂乱想、杂乱行(没有说皈命阿弥陀佛的同时还皈命其它,还修其它,那就是杂乱而非“一心皈命”了);那么他们临命终的时候,就能以此皈命念佛的因缘,感得阿弥陀佛和诸圣现前,加持摄受;这时的他们,只要没有退转“一心皈命阿弥陀佛”的心,也就是说“心不颠倒”(退转就是最大的颠倒),那么他们即刻就能“得佛摄取”,弹指横超,往生极乐净土!
这样的解读,是不是很直白简单?“一心不乱”和“一心系念”在这里,结合上下文,结合易行道的他力宗旨,很明显它就不是一个让凡夫很难达到的高深境界,而是人人都可以轻易做到的。
所以这个《阿弥陀经》里的“一心”,它不可能是天台宗讲的什么“事一心”、“理一心”,也不可能是什么“功夫成片”或“禅定的一心”,因为那样一来,对绝大多数业障凡夫来说,念佛往生就不是什么“易行道”了,而是“难行道”,甚至是“不可能道”!
而且“全仗佛力”的无为果地法门,就被降格转变成了凡夫“自力有为”的一种功夫境界,特别法门就变成了通途法门,那很明显是违背弥陀本愿的,不是佛陀的本怀。
所以“一心”的本意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就是“一心皈命阿弥陀佛”的意思,并不是指什么禅定的或者高深莫测的修行境界。
当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时,在“若一日”到“若七日”的时间里,他们一直都在持念的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而“南无”就是“皈命”的意思——所以这样一心持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也就是在“一心皈命阿弥陀佛”,这样系念皈命而不杂不乱,持之以恒下去,那当然就能感得佛圣临终现前,兑现大愿,接引往生。
因果如是故,凡愚得横超;
一心皈命故,持名当下是。
因此,何谓“一心不乱”?说得再彻底些,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本身,就是“一心不乱”!这才是真正的“一心不乱”,法尔如是故!这是阿弥陀佛成就的大圆满佛果,无上的“一心不乱”,再没有比这个更究竟的了。
所以“执持名号”的念佛行者,当我们正念佛时,念念“南无”的当下,念念本来就是“一心”,就是“皈命”,就是“不乱”,不必再去另外别求一个什么“事一心理一心”的“一心不乱”,那纯粹就是他宗的曲解、外行的“头上安头”,没事找事,自设障碍,实不可取也!
所以只管“南无阿弥陀佛”,当下本来,即是一心,念念皈命,即是不乱。
纵使你我还有烦恼惑业未断,还有散乱妄念犹在,还是“罪恶生死凡夫”,但只要我们“执持名号”,坚定求生,一心“南无”而不夹杂、不退转,那么阿弥陀佛就绝对会对我们一心决定,摄取不舍!
须知,“弥陀心念我,甚于我念佛”,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其实是来自于佛力真实的成就、真实的一心、真实的加持,所以才能“十念一念,必得往生”,“念念之中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乃至“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令一切持名众生“不断烦恼,得涅槃分”……
所有净土法门的奥秘,尽在“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望汝珍惜,善自珍重,老实持名,一心皈命,千万不要再有任何的曲解和辜负,不要再错过了。
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大虚法师 (2021.1.7)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一心不乱的错解和误导
我们净土念佛所谓“一心不乱”的标准,历来多有争议。天台家虽有“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的境界区分,但仍然是从自力修行的角度出发,并非纯粹的佛力摄受的不共宗旨。
窃以为,若依据经意和祖师阐扬的他力要义,一心不乱的最低标准,应该是指修行者一向专念、信愿坚固、求生净土之心不再动乱退转——如此老实念佛,一心念去,就算仍有散乱杂念,仍有我执未破,也必能感得阿弥陀佛的慈悲摄受,自在往生。
并非是说,一定要念佛念到一个杂念都没有了,才叫做“一心不乱”;乃至一辈子念念都是“南无阿弥陀佛”,一个别的念头都没有,甚至连佛号都没有了,那才叫做高深莫测的“一心不乱”——如果说必须要达到这个境界才能往生净土,那么很显然,从古到今,就没几个人能做到了!我估计就连很多祖师都做不到,《净土圣贤录》里记载的那些往生者,我估计也没几个能达标的。
试问,当你正念佛的时候,就算你能一个杂念都不起——好吧,你一心不乱了——但是当你不念佛的时候,你总要吃饭工作、思考问题、待人接物的吧?这个时候起心动念的你,绝对不可能是一心不乱!既然如此,你念佛的时候才有一心,不念的时候就乱了,那么说到底你也还不是真正的一心不乱!凭这样时乱时不乱的功夫就想往生净土,就能保证往生净土?!我看玄!
须知,极乐净土是实报庄严土,就算是证了四果的大阿罗汉,凭他们的功夫境界也不可能随意往生,必须要发愿回向,然后弥陀摄受才行。所以一个得到一点相似禅定的一心不乱境界,连我执都还没有破除的凡夫,你凭什么说靠自己的功夫就能往生净土?你凭什么说必须要达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所以是否一心不乱,并不是往生净土的必要条件,佛陀在净土三经里并没有这么说过。
当然,如果念佛行者能够专一念佛求往生,顺便达到一个杂念都没有的禅定境界,那当然是好事,相信也是佛陀所期许的——我们可以这么去提倡,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此就走极端,说什么“不达到一心不乱,散乱心念佛,就算是信愿具足也不能往生”!如果我们这么说,那就是错解佛意,诽谤祖师,误导众生,断人慧命了!
因为我们这么一说,绝大多数凡夫一听一反观,就会发现自己根本就做不到所谓“一个杂念都没有的一心不乱的念佛”,那就肯定不能往生啦!这样信愿一退,魔障即生,那就等于是我们障碍了他人的往生,阻碍了他人当生解脱的可能——这个因果罪过何其可怕?!何其可恶?!
所以正确而圆融的说法,应该是:念佛若能达至一心不乱,根据《阿弥陀经》,即可于临命终时感得“阿弥陀佛及诸圣众,现在其前”,对比《观经》,那是上三品往生才会有的境界,所以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应该提倡!
但是,假如我们做不到这个一心不乱的境界,但我们只要老实念佛,信愿不退,就算我们还残留有很多业障习气和微妙我执,那我们依然能够蒙佛接引,横超生死,得到中下品往生!所以不要担心和恐惧,不要怀疑和退转,我们只要尽力地去多多念佛、去老实念佛就对了!
像这样去开示,或许才是没有任何谬误、符合佛言祖语的引导,不会错大因果,不会一不留神就“以法谤法”,害了自他的法身慧命。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关于净土正行杂行的圆通正见
关于正行杂行的问题,虽然祖师大德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还是有很多人不细看、不慎思、不明辨,错解多多。
所以还是值得专文来掰扯掰扯的……
所谓“正行杂行”的分判,是善导大师站在净土往生的立场上做出来的,完整而不容易扭曲的定义应该是“往生正行”和“往生杂行”。顾名思义,虽然都能往生,但还是要分个正行杂行、亲近疏远、缘深缘浅、直接间接、易生难生的。其中因果,不啻天渊之别。
下面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贴疏》中的原文:
“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
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
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总名疏杂之行也。”
通篇读完,只要不是故意地错解曲解、人为割裂,那么祖师的慈悲智慧、善巧用意,应该说是非常明显的。
善导大师将五种专修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之法定义为“往生正行”,又在五种正行中特意提拈出“一心专称弥陀名号”为“正中正”,以其余四种正行为“正中助”,最后强调“自余诸善,悉名杂行”——这很显然是以持名念佛一法来统摄五种正行和诸善杂行,是以持名正行“为主为重为首为要为专”,以为倡导;而以诸善万行“为助为辅为末为次为杂”,导归持名。
这样分判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广大业障凡夫回归正行专修,尤其是回归持名易行之法,以确保绝大多数“罪恶生死凡夫”获得当生横超往生的最大利益,确保万修万去,畅佛本怀。
这里面其实隐含了佛陀和祖师对于当来众生的一种担忧,一种对于末法众生业障深重、根机不堪的实际考量,这其实是无比慈悲、无比明智的一个善巧抉择——替无明愚痴者做出抉择,指明方向!
这个“自余诸善,悉名杂行”的定义,本来是没有什么“贬低灭绝废除诸善”之意的,祖师并没有说杂行就不是修行了,也没有说“杂行统统不管用、不用修”,而是说既然确定了要求生净土,那么就应该尽量择取正行专修,以确保往生,是为导归之意。所以用不着一听杂行二字就接受不了,就要跳起来,不愿面对自己就是杂行根机、正在杂行的事实……
其实诸善杂行只要功德回向求生,一样可以得佛摄持,祖师对此并没有予以否定,但是很显然,这种比较间接的方式并不是佛陀和祖师最希望众生选择的,因为任何法门强调的都是直接专修本尊本法,而不是绕弯子修其它的再回头回向,曲线救国。
比如禅宗,演变到今天,毫无疑问仍然是以“明心见性”为宗旨,以“参究话头”为正行。虽然修习念佛、止观、诵经、四念处等等都可以见性开悟,但是禅宗并不会因此就把那些法门当作自家的正行来提倡了,在禅堂里绝对不可能说“你们随便修啥都行,念佛天台也都是禅宗”,虽然不管修什么只要开悟了都能通禅,但宗门独特不共的参悟一法却是不能跟其它法门混淆的,这个道理应该不难明白。
所以,就“往生极乐”这一目标而言,祖师顺佛本愿细分出来的正杂概念,从立宗的角度来说其实是无可厚非、很有必要的,这让净土宗和其他宗派的意趣得以区分,避免了很多的混乱。任何宗派在立宗的时候也都做过类似的事,不然宗旨不明确,宗门根本就立不起来。
像那些被善导大师定义为杂行的,在他宗则往往是正行。比如参禅,是禅宗正行;持戒,是律宗正行;止观,是天台宗正行;法界观,是华严宗正行;三皈五戒十善业道,是人天乘正行——但如果修行者选择这些修法,最后却把功德福德回向净土、求生极乐,那么虽然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站在净土本宗的立场,这种做法就不免显得有些绕弯了,就变成了“悉名杂行”,不是本宗的首选提倡。
反之,持名念佛在净土是正行,但是到了他宗那里,却会变成不伦不类的“非正行”,禅宗祖师曾呵斥说“念佛一声,罚扫禅堂三日”、“佛之一字,我不喜闻”,这个遮止、取舍的内在逻辑其实都是一样的,并不是什么自赞毁他的谤法,这点要清晰。
那么,依照佛言祖语,我们现在大概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了,一个由正思维而来的结论,那就是:不管正行杂行,都是往生之行,都能往生,但是五种正行毫无疑问才是净土修持的首选,持名念佛更是正行中的正行、首选中的首选;而诸善杂行并不是绝对的不可行,也并不是绝对的不能通达其余,若能舍杂取正、导归持名专修,那当然是最好的;如若不能,既然众生的法缘就是如此,就是喜欢杂行,那么这时就不能轻率把他全盘否定了,说法者应该随缘接引,鼓励行者求生不退,坚定必生的信念。
千万不能说,“你这样杂修杂行,是绝对不能往生的”,那就糟了!这种违背佛说、活埋祖师的话,甚至是断人慧命的话,千万不要从我们的嘴巴里冒出来!
希望这份明达的知见,圆通的心态,每个念佛人都能了解、把握。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关于自力和他力的正见
讲到这里就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长期以来,大家都应该听说过的,在我们佛教界一直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大家都人云亦云地认为,佛陀教给我们的修行方法大概可以分为那么三大类,那就是自力修法——第一个,第二个是他力修法,第三个是自他二力相结合的修法。我们的这个持名念佛法门,就被定义为他力修法,全仗佛力嘛,他力修法;这个观想观像的念佛法门,还有禅宗,这些修法则被定义为比较纯粹的自力修法,要靠自力突破,自力的修法;那么密宗的上师本尊呢,这种则是比较明显的自他二力相结合的修法,大家是不是这样认为的?对吧,一般都是这样讲的。但实际上,这种区分,这种分类定义,我认为并不太准确,这种划分方法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容易误导修行者。因为佛陀教导的所有修行方法,严格来讲,并不存在什么自力和他力的分别概念,佛陀在经典里似乎从来没有这样说过。
这种“自力”的提法,很容易让修行者产生一种“我要靠自己的修行力量得到解脱”,“我要用功”、“我要努力”、“我要怎样怎样”,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抱着这种念头去修行的人,搞不好修了半天,其实只是在强化我执,巩固自我,这就很麻烦了。很多人之所以越修越执著,越修越古怪,就是因为这点上没搞清楚,他一直在自我的牢笼里打转转、转圈圈,这样的修持想要得到无上解脱,想要得到究竟解脱啊,哼哼,恐怕难如登天!
而“他力”的提法呢,这种提法也很有问题,因为这是一种二元分别的、自他相隔的提法——他力,不是我的。大家要明白一点,佛力并不是“他力”哦,佛陀从来没有这样说过,佛力并不是外在于我们的一股其他的力量,这点千万不要搞错了!佛力是来自于真实而觉醒的妙明真心,它是彻底的、觉悟的“道”的力量,圆满广大,含摄一切,同时又超越一切!这个力量是“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的,这句话是我们这部《观经》里面的一句话,很点题的一句话——“遍入一切众生心想”,所以它怎么可能会是“他力”呢?
我们众生所以为的“自力”,我们平常所以为的自力,自我的力量,这个才是“他力”呢,因为那根本就不是我们真正的力量,那只是无明幻构的业力,是因缘所起的,会变化的,会消失,那个不是“自力”,明白吗?比如说,你们在座的某某居士,上辈子是个很强壮有力的老爷们,或者你是一头很凶猛的狮子、老虎,但是这一辈子你一转生,咦?你却变成了一个个子矮矮、爱哭鼻子的小女人,手无缚鸡之力,跟老公打架也打不赢,那么你上辈子的那个自力在哪里呢?你这辈子是女人,但下辈子你一不留神变成东方不败,那个自力又在哪里呢?所以,要说自力,佛力才是真正的自力!那是所有众生真正的自力!念佛为什么容易往生啊?其中一个根本道理就在这里,自性如来对自性众生的救度,那当然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因此,大家以前听到的那些关于自力和他力的说法,那只是祖师大德的方便说,不是真实说,希望大家了解。
佛陀教导给我们的所有的修行方法,其中普遍强调、最强调的,第一步就是破除我执和我相。可以说,佛教的修行方法,全部都是为了破除自我和自力而特别设计的,毫无例外,你们仔细想想看是不是这样?我们所谓的自我和自力,还有我们的个性其实都是幻相来的,无常的幻相,生命的幻相,所以无论是大乘还是小乘,无论是禅宗还是净土,无论是修福还是修慧,无论哪个修法,你们可以随便去找一个来看看,你看看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不是为了引导你破除我执,破除自力的?所以在佛法里哪有什么自力修法和他力修法的分别呢?这种分别,这种说法,我认为是不符合佛意、不准确的。倒是在“破除自我和自力”的统一大前提下,我们可以把佛陀的教导大致归纳为三大类,哪三大类呢?这个破除自我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具体怎么破除那就很有讲究了,那必须要针对众生的根器来,这样一来就有了千差万别的各种修行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类:
第一是正观无我,智慧洞察之道:以禅宗和天台止观、小乘的各类禅观和三十七菩提道品为代表;
第二是一心皈命,信愿臣服之道:以持名念佛法门为代表;
第三是心佛不二、无限创造之道:以各种观想和观像法门为代表,我们这部《观经》里面讲的大致就是属于这一类。
这些法门似乎都可以统摄在大乘佛法的六度万行里,当然,我这个分法可能有点粗糙,不太准确,应该还有其它更好的分类方法,但是不管怎样,这些法门统统都是为了破除自我和自力的迷执而特别设立的,这点应当可以肯定。
——大虚法师·摘自《洞见和真相》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关于净土“要门”和“弘愿门”的分判问题
居士甲:南无阿弥陀佛!网上一直有很多不明是非的人,在那儿诽谤净宗法师,真是大大的不该!要知道不顾事实的乱说一通,其因果是很严重的。但就事论事而言:要门和弘愿门的分判,的确不那么完美!需知:弘愿和弘愿门,表面看着就多一个字,但是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就“要弘二判”而言,我个人觉得大安法师的开示更准确。
居士乙:好高的话调!要门与弘愿门分判不完美?何处有缺陷?请大德开示!
居士丙:“要弘二判”是善导大师所楷定。善导大师乃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印光大师语)。
大虚曰:法义上有不同理解和看法很正常,只要不是根本的妄语邪见,那就可以互相探讨,增上彼此的智慧。所以大家理智、平等、平和地交流即可……南无阿弥陀佛!
居士甲:顶礼师父!南无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分判的是要门和弘愿,而不是什么要门和弘愿门!净宗法师如果说要门和弘愿,那就没那么多的争论了!
请先看善导大师原文表述:“然众生障重,取悟之者难期,虽曰教启多门,凡惑无由遍揽。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仁,显彰别意之弘愿。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观经四帖疏·玄义分》)
善导大师有说过弘愿门吗?拜托!大师只说过:弘愿!须知:弘愿和弘愿门,表面看着就多一个字,但是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居士丙:关于这一点请参看净宗法师讲的《观经教眼》,里面就有谈到。要门的“门”是引导之义,引导我们进入弘愿,非出入为义。弘愿无“门”字,是因为已达究竟,已登堂入室,故不需要方便之门。但未进入之前,不妨方便而说,巧判二门,当一旦进入,如万水归海,一味一味,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可知,之所以不加“门”,是为了区分方便与真实,要门是方便,弘愿乃是真实,故不加。若加也是为显唯一真实,唯有一门。所以有或者无,都是引导方便,隐显而已。
师父说:如登门入室,门厅尽头即为室,不再称门。又说:要门之门,正显能入之义,弘愿乃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一向专称之果觉名号,究竟涅槃安稳家乡,故不说“门“。或有以“弘愿”与“要门”并称二门,乃是门类之门,非出入之门。如说“圣道门”“净土门”,实则“圣道一种今时难证”,求出无门;“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约出入之义,只有净土一门,约教判分类,不妨称“圣净二门”。很清楚,从判教角度不妨称“要门”、“弘愿门”,在解释时,再进一步详加分别,探究隐显。
居士甲:这个弘愿是什么意思?就如大经所说,五乘行人皆乘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作强缘往生的。就是所有的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是靠阿弥陀佛愿力加持往生的——这是弘愿的本质内容,这种本质内容跟要门是正好交融在一起的。
你九品往生,无论是上品上生,还是下品下生,他都是凭着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的,所以他也是弘愿所摄受的范围,不能把这个打成两截。
阿弥陀佛彰显别意之弘愿是指,在释尊述说第七观时,阿弥陀佛现前住立空中,以炽盛光明,向韦提希与阿难彰显大愿接引之法义,即:“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也。”这一别意弘愿,即是散善回向亦可往生之意。如是弘愿的传达,令韦提希当下断疑生信,证得往生。
是故“弘愿”之义,即是《无量寿经》所说:一切善恶凡夫成办往生大业者,皆是乘托阿弥陀佛的大愿(四十八大愿)、“业”(法藏菩萨六度万行)、“力”(佛果十力),作为“增上缘”。此“增上缘”即是阿弥陀佛所应之愿力,而往生之正因,却是净业行人信愿称名为能感之机,二者缺一不可。所谓感应道交,方可成办往生。
“佛种从缘起”,我等业力凡夫层面,罪障深重,离却阿弥陀佛大愿之强缘加持接引,决定现生难以出离三界分段生死;而离开行人信愿称名能感之心,亦是无由感通佛力往生的。 既然善恶凡夫莫不皆乘阿弥陀佛愿力得以往生,善凡夫修定善十三观往生净土,便有着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加持。恶凡夫临终忏悔念佛往生,亦是仰靠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强缘加持去往生。证知阿弥陀佛弘愿是贯穿、融摄于净土要门之始终。
大虚曰:不错!就善导大师的这段开示的本意来说,我个人认为大安法师的理解要更准确些,但我同时能理解净宗法师他们树立“弘愿门”以强调持名,彰显“弥陀本愿”的慈悲情怀,所以我对他们两位法师都同样尊重和赞叹。他们的分歧,属于正常的法义辩正的范畴,可以互相增上,各摄其机,能够让大众更加圆满深入地去理解无上净土法门,故宜调融,不宜对立。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居士甲:顶礼师父!师父说得极是。我相信,净宗法师的出发点绝对是善意的,是为了能让更多的师兄念佛。就如他本人持戒很严,但在弘愿寺又不能受戒一样的道理,我相信净宗法师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无疑给了很多人诽谤的口实!就弘愿门而言,难道少一个字就那么难?师父能否转达给净宗法师一下我们这些对弘愿寺期望很大的弟子的一点心意呢?毕竟俺是一 “佛”字辈的,不希望在其他师兄们面前抬不起头来!感恩师父解答。
师父您曾经善意的劝告过我们,大意是:只要是讲正法的师父的法义,我们都可以看,都要尊重,可以取长补短。所以,这一年中,我看了不少师父和祖师的法义,我不想做除了弘愿寺法义,其它任何法都不看的井底之蛙!不要走净粉们的老路,粉丝型的学佛害死人!
所以要以佛言祖语为唯一的标准,要看看善导祖师是什么意思,而不是现代的生死罪恶凡夫怎么说。说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开了两门,一个是要门,一个是弘愿门——听过去好好像是那么回事,但仔细去看善导大师的原话,他并没有开两门。他说要门就是指这个定善的十三观和散善的九品往生和净业三福,那么弘愿他就是说显彰弥陀之弘愿,没有讲门的问题。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的末尾还讲了一句话,师兄们应该知道:此义已请证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减。欲写者一如经法。应知。
请睁大眼睛看着,师兄们:是“一句一字不可加减”!
大虚曰:其实,把净土法门分为“要门”和“弘愿门”是可行的!虽然善导大师所说的“弥陀弘愿”,涵盖定善、散善和持名念佛等所有往生净土的法门,但持名一法也的确如善导大师所说,是“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
所以持名念佛一法,实在是“弘愿中的弘愿”,“本愿中的本愿”,故依经典和祖师此意,而设立“弘愿一门”,以强调持名,畅佛本怀,似亦无不可,并非违逆。
当然,这只是老衲个人的一点知见,不论对错,仅供大家参考。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关于净土念佛真正的“正念”
居士A:以下内容是在其它群里看到的,拿出来大家讨论一下吧……
*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临终的正念!——净界法师
我想没有一个人,临终时是颠倒而能往生的。不管你平常念佛念得多好,临命终时,只要你的心力不现前,还活在心中的颠倒想,就不可能往生,因为净土宗强调临终必定要正念分明。
净土宗不管你过去做过什么,它要求你临终时要保持正念;如果临终的时候心力不现前,法力就不现前,佛力便不现前。
当然蕅益大师也强调:临终的正念从什么地方来?是要靠平常的正念而来,所以才说: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临终的正念!
因此,我们现在念佛,除了把佛号念得清楚之外,如何保持心中的正念,遇到所缘境——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这一点很重要!
当你生起颠倒的时候,就算佛号进入你的心中,也很难产生强大的力量,所有的佛号,一定是在正念分明的情况下,进而产生感应的力量。
我再说明一次:没有一个人是在颠倒中往生,不可能,这样阿弥陀佛根本没有办法救你。
所以:净土宗的感应道交是怎样呢?是我们自己准备好了(确实具足信、愿、行),才能与阿弥陀佛相应。
好比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太阳根本照不进来,应当先求自己走出来,才能享受到阿弥陀佛的光明,所以要先走出心中的妄想,佛陀才能救拔我们。
我们今天修学净土,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佛陀有再大的加持力,都是应机而示现;你有一分的准备,祂给你一分的功德;你有三分的准备,祂给你三分的功德;你有十分的准备,祂就给你十分的功德。
所以能感的是心,所应的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也就是说我们的信、愿、行是能感之机,阿弥陀佛的加持是能应,二者有互相呼应的关系。
菩萨的心,本是清凉的,为什么呢?因为祂向内安住于毕竟空,所以外境怎么变动,祂心中不动;但是菩萨的他受用,如何救拔我们呢?
偈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所以古德云:则知众生净念,弥陀定放光明;心水不净,菩萨圆通月境亦不现矣…
我们要知道:佛教的他力加被,是有条件的;是你心垢净,才能感召菩萨影现中。
当你在起颠倒的时候,阿弥陀佛不可能跑到你的心中,把你从颠倒妄想中救脱出来;是要你走出颠倒妄想中,才能与阿弥陀佛相应。
居士A:此文一读,多少人往生无望?此文一读,助念如何助也?此文一读,《小经》何处安身也?
看《净土经论讲记——三合本》的简介,净界法师修学天台为宗,旁及唯识、中观、并汇归净土法门……最推崇藕益大师的思想。也难怪啦。
法师近年来倡导以禅观智慧破除妄想,以念佛法门创造功德庄严,勉励净宗学人“以心力感应佛力”……唉,昨天“一朵白云”的禅宗问答就已经搞得大家云里雾里,作为一介罪恶凡夫,这个妄想可咋破呀……
居士B:善导师承道绰,道绰承续昙鸾,昙鸾承续印度之天亲、龙树——此为中国净土宗之正脉传承。
任何有关弥陀净土的解释,若与善导大师所释相合,即知是正确可依;相违,即非正确,不可依。
居士C:善导大师说唯信佛教,不信菩萨不相应教。因为净土一法,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地上菩萨解其少分,故凡违佛教,皆不信受,唯信佛教。
对菩萨教尚且如此,对现在的善知识教,更该如此。此点认识必须确立,否则随风摇摆,信根不稳,必失大利。
居士D:鞋合不合脚,脚最知道;法能不能安心,心最知道。
假如闻的法并不能让我们安心,又何必闻这样的法?
万法心成。心不安,怎么能好好念佛,怎么能带我们往生?
……有人说法,总是说如何如何不能往生,让听到的人心惊胆寒,恐惧不安,此非善知识。善知识者,“一切恐惧,为作大安”,“种种安慰,教令念佛”。善导大师开示法义,总是让我们信心百倍,安心法喜,若能听闻善导大师教法,则无一不安心,无一不往生。——净宗法师
居士E:不可误会净界法师所开示的“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临终的正念”,我们可以综合去看法师强调的“平时的正念”是什么?多看看净界法师的开示就可以看出,法师强调的正念是“一心靠倒佛力,通身靠倒”,只有平时坚定了我当下这声“南无阿弥陀佛”和今生愿往生净土的心,佛已悉知悉见,临终佛必定不负来迎。
反正我已经“南无阿弥陀佛”,往生就靠佛了——只要平时有这样的正念,必有临终的正念。净土法门的“颠倒”是指,虽然口里“南无阿弥陀佛”,内心却不敢决定和承担佛一定来迎……
以前我也曾误会净界法师的开示,今天看到师兄发言,所以讨论一下。
居士C:从这段净界法师的开示来看,法师讲的正念,就是不颠倒,这没有错解他吧?其实净界法师把“临终不颠倒”当作是往生的条件了,其实“临终不颠倒”是利益,是当生念佛的利益,就是说你信愿念佛了,阿弥陀佛就会护佑你,令你临终不颠倒,顺利往生,而不是你必须先做到临终不颠倒了佛才来接。
大虚曰:净界法师的这段开示是有不太清晰的地方,关键就在于他把“临终正念的提起”放在了众生这一边,以为众生念佛必须要达到一个什么程度,比如“心垢净”的程度,才有可能感召弥陀摄受,顺利往生——这就是天大的错解了!
如果必须要先做到“临终不颠倒”,佛才来接,那么绝大多数众生的心里就会忐忑不安,就会没有把握了——业障凡夫,谁敢保证自己临命终时绝对可以做到不颠倒、没有一念妄想?!这样每个人心里就会留有恐惧了,老是担心自己做不到“临终不颠倒”,老是担心“佛不来接”,这个其实就是在怀疑佛力佛智,就是在自己制造障碍了。
如果往生净土的“门槛”是这么高的话,那么念佛法门即非“易行道”,祖师即是妄语——而宁有是理?!所以净界法师的这个知见还是通途的圣道门偏向于“自力修行”的知见,不是纯正的净土门不共他宗的正见,违背经典和事实,不能畅佛本怀,故不应听取。南无阿弥陀佛。
居士E:临终的正念从平时而来,对吗?执持名号就一定往生吗?
大虚曰:临终的正念的确是从平时的正念而来,但这个正念不是“我必须要念佛念到一点妄想都没有,我必须保证我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否则佛陀不会来迎”——这个绝对不是净土门的正念!
真正净土门的正念应该是,“我坚信佛智佛力,老实念佛,信愿不退,虽然我业障深重,妄想不断,但是我坚信佛陀慈悲大愿的不可思议,临命终时绝对会加持摄受我,让我心不颠倒,顺利往生,我为此而感恩欢喜,持之以恒,多多念佛,永不退转”——这才是我们净土念佛的无上正念!
所以我们平时的正念千万不要搞错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汝不可不知!
居士E:大虚法师的正念和净界法师的正念是一样的!表达不同,净界法师也非常强调对佛力的“通身靠倒”。
居士A:不一样,净界法师的容易误解,大虚师父的解释不会误解。
居士C:师兄,只看这段并不会断章取义,净界法师的表述已很清楚,我们也没有错解净界法师的意思。当然,我们不是为了抬杠,只辩法义,以期互相增进。
大虚法师的开示着眼处在佛边,强调明信佛智,与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契合;净界法师在别处的开示可能有“通身靠倒”的话语,似乎也是强调佛愿佛力,但在这一段话里的开示却是疑惑佛智,所以说不能和稀泥,以为大虚法师和净界法师说的都一样,如果从教判的角度看,两法师的开示是完全不同的。
大虚曰:净界法师可以参学,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好法师,但是他有时候对“自力”的痕迹破除不彻底,总是会情不自禁地走到偏离“通身靠倒”宗旨的另外一边,在表达上时不时就会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容易引人错解,误导大众。所以关于净土念佛的法义,建议还是依止善导和印光大师等祖师为准,不符合的开示不听即可。南无阿弥陀佛。
居士E:净界法师的开示:
善导大师也提出一个相同观念,净土的信心要建立真实的信心,什么是真实信心?善导大师提出两个差别:自力信心、他力信心。
有些人对于往生净土的信心是建立在自力,你为什么能够往生?因为我把佛号念到绵绵密密念到一心不乱、三昧,以正念的力量来保证!
这样的信心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临命终的时候,你的心是生灭的,是有变化的,你的信心是建立在念力的基础之上,那么你的念力破坏了,你的信心也就破坏了。
另外一个是他力信心,你的信心是建立在他力。你之所以能够往生,是名号功德对我的救拔!临命终的时候,你的心再怎么散乱也没关系,你的心散乱,佛可不散乱,名号功德可不散乱!这时候临命终的信心是很正常的,因为你在因地栽培的信心是建立在名号功德,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
蕅益大师也提出他很高的见地,「往生与否在于信愿之有无」,他并没有说「往生与否在于念力之有无」,关键在这里!
信愿是不可破坏的,因为信愿是你平常学习经论所生起的抉择,跟你的散乱不散乱是没有关系的,所以你之能够往生必须建立在信愿,建立在他力的加持上!
如果你的信心是建立在自己的修持上,你这个信心非常的危险,临命终的时候,你的心散乱,你会害怕,这一害怕你就不能往生!为什么不能往生?因为你的信愿被破坏掉!
所以你平常就要检讨一下,你的信心是建立在念力?还是建立在他力?一个自力,一个他力。如果你建立在自力,我劝你要调整一下,因为你的信心在这地方是很危险的!
你的信心要建立在他力,「仗他力故」!蕅益大师在这部经经常讲到这个观念,「仗他力故」!这句话我们不要随便地把它读过去,蕅益大师很慈悲他一再强调净土的关键:「仗他力故」!
他力是怎么来的呢?他力是名号!什么是他力?什么是佛的功德力?就是这一句万德洪名,无量光无量寿总持佛所有的功德!
所以你一定要建立在他力的信心,这个信心是不可破坏,是真实的信心!
其实,看上面这段开示应该可以看出净界法师强调的临终正念,并非我们以为的临终清清楚楚,口清目明,声声佛号……这里说:你的心再怎么散乱也没关系……
大虚法师是弟子非常佩服敬仰的,不过他对净界法师的解读我还是不太认可,所以才再贴一段净界法师的开示讨论一下。
居士A:其实大家讨论问题,就事论事,就语论语,都不是针对人的,依佛依法不依人。这些探讨都是为了互相增进智慧。南无阿弥陀佛!
大虚曰:老衲对净界法师的解读并没有错解和冤枉他,他老人家的确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开示,“吾道”没有“一以贯之”。
就像我们前面讨论的那段开示,之所以会引人错解,就是因为净界法师没有把他对正念的概念定义明确表达出来,反而处处强调“心垢净”的概念,这就是法师的问题了,不能怪别人!
按照法师的另一段开示,临终时心散乱不要紧,信愿不乱就行了——那么请问,这种临终时散乱的状态,算是“心垢净”了吗?如果不算,那么法师说不能感应阿弥陀佛,不能往生!如果算,那么“心垢净”的境界就是心散乱的境界吗?很明显这是不合理的!
所以我说法师的知见根本不能自圆其说,他有时开示很到位,有时开示又很误导,所以这是他的问题——对法师的问题,大家还是要保持那个原则和态度,“依佛依法不依人”,慎思明辨就对了!南无阿弥陀佛。
居士E:顶礼师父。弟子只能说净界法师的说法可能现在有些师兄会疑惑,以前我也一直疑虑法师临终的这段开示。但应该也有适应他说法的根性弟子吧,觉得对净界法师的这段开示还是应该通体全读,不能节录误解。
大虚曰:我们不能要求众生说,你必须看完法师的所有开示才不会有错解!能做到这点的众生估计没几个,现在的众生更是没有那个时间……
作为法师,有一个很基本的道理要明白:如果一位法师不能在每段开示里,把法义都尽量说透说圆了,若因此而引起了错解与误导,那么这个因果罪过法师至少要负责一半以上!
毕竟,是谁叫你不说透说圆的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对每位法师的开示,的确又要多方面去看,要尽量全面了解、多角度分析,这样才不会得到一个错解疑谤的结论,不至于轻率糊涂地活埋法师,错过了真正的大善知识!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三经同参,才能正确理解净土念佛奥义
居士问:经云:“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既然念佛号就能临命终时往生极乐,那么这段话可不可以去掉“一心不乱”呢?《阿弥陀经》上为什么要在临命终前还要加上“一心不乱”呢?
大虚曰: 净土三经要相互参照着一起看,这样才不会得出偏颇、错解、误导的结论!
《阿弥陀经》的“一心不乱”要结合上下文来看,很明显是指求生净土的信愿念佛之心不再杂乱动摇,然后临命终时在“阿弥陀佛及诸圣众”的现前加持之下,“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对比《观经》九品往生的境界,能感得阿弥陀佛现报化身接引的,只有中品中生以上和下品上生、下品中生的众生,但《阿弥陀经》讲的很明显不是那些下品的造恶众生,也不是以持戒功德回向求生的中品众生,这说明能够信愿持名、一向专念的修行者,他们往生的品位必属上品,必然不低。
但对比《观经》的下三品恶人往生的章节,就可知:就算没有达到《阿弥陀经》所言“一心不乱”的境界,恶人临终忏悔念佛亦必得摄受,解脱无疑。
由此可知,《阿弥陀经》所说是佛陀希望众生能达到的理想境界,但并不是往生净土的“必要条件”,否则这个法门就不能说是“易行道”,就不能“畅佛本怀”,就不能“三根普被”了。
如果我们对净土某部经典的理解,不能解释净土的另外一部经典的法理,那么很显然,不是佛陀错了或自相矛盾,而是我们自己对经典的理解有谬误的地方。所以净土三经是互补圆融的,虽各有侧重,但又“一以贯之”,必须要全面参照了看,才不会有“不能自圆其说”的毛病发生。
而且,我们绝对不能以他宗教理来生硬去套、去解释净土的不共宗旨,否则半桶水的修行者,绝对会对净土念佛的不共奥义产生不该有的错解。一旦因此诽谤正法,则恶报往往难逃;一旦贻害自他,则地狱每每有份,忏罪极难,届时再悔之晚矣,又是何苦来哉?!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居士曰:非常感谢大师!让我对念佛法门不疑了!以前我对本愿念佛法门在理解上有偏,现在听大师这么圆融的讲法,我信受了!对佛的愿力深信不疑了!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真正的“真信切愿”
什么才是“真信切愿”?怎样才算是“真信切愿”?“真信切愿”的标准是什么?要做到“真信切愿”是难是易?如果“真信切愿”是我们凡夫很难做到的,那么净土念佛法门还能叫做“易行道”吗?
像这些问题,无论是初学还是久修,都经常会有疑惑生起,而诸多法师的各种各样的回答,也经常会把人绕晕,似乎并没有一个确切精准的答案,可以让所有人都能认同、都能有效的实行……
其实标准答案还是有的,祖师尤其是善导祖师早就有过开示,所谓“言南无者,即是皈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在我的理解里,这就是对“真信切愿”最好的诠释。
所以什么才是真正的“真信切愿”?那就是“南无”!真正的“真信切愿”无过于“南无”,无过于“皈命”,无过于念念之中“南无阿弥陀佛”!还有什么“信愿”,是比这个更彻底究竟、更超乎其上的?
是故六字之中,具足无上圆满、不假造作的“真信切愿”,具足佛地无漏的不二心行,具足佛力大慈的摄取不舍,具足佛誓大悲的平等回施,同时还具足了如来果地无量的光明、福德和智慧,以及无量果觉的直下印心……
所以善导祖师才会斩钉截铁地说,持念“南无阿弥陀佛”者,“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望诸莲友,信受此语,持名不退,则祖师楷定千古之深意,必然“冷暖自知”,必然自得彰显也。
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净土念佛的最终极奥义
居士问:师父好!我父母都80多岁了,最近母亲的抑郁症又严重了,拒绝吃药吃饭,并说自己做了很多坏事,不应该吃饭……现在有哥哥一家人照顾。
我身在外地不能陪伴,有想法辞职回家侍奉母亲。但是家中女儿今年刚好中考上学又需要照看,很不放心。纠结中……我祈求佛力加持,但还是犹豫不决,师父我要怎样做?
大虚曰:多多念佛回向母亲,祈求佛力加持!慢慢劝母亲念佛吧!只有这个办法!
恶果已经成熟显现的时候,临时再抱佛脚,再想办法,往往已经晚了。所以尽人事,听佛命吧!南无阿弥陀佛!
居士曰:我有念佛,但仍然很仿徨无助……我也给母亲在弘愿寺请了播经机,但是全家人都反对听。母亲也只是偶尔念一句,发病时什么都听不进去。我没有那样的善根福德去说服家人!
大虚曰:果报显现的时候,只能勇敢承受!如果这时能够发起忏悔念佛的坚定之心,并观空无常,那么“此时正是修行时”,恶果反而较易减轻或转化。
居士曰:这个也是我的果报吗?
大虚曰:因缘纠缠,有你一份!
居士曰:那我辞职回家?我觉的我做对了,阿弥陀佛会加持我家人,使他们平安,也会令我女儿中考顺利,是吗师父?
大虚曰:说实话,阿弥陀佛不管这些世俗的屁事!
世间事,各人因果各人自负,跟生死解脱无关的事,佛菩萨一般不管!连老衲都不会管、也管不了你们世间人的这些烂账,更何况是佛菩萨?
你们是把佛菩萨当成保姆吗?还是当成奶妈?
其实佛菩萨就像医生,你们有病,佛菩萨就按病开药给你们,这就是最大的加持!如果你们不按方抓药吃药,那么佛菩萨又怎么加持你们?再多加持又有什么用?
实话很不好听,但实话是最好的敲醒众生的棍棒!凡夫的心智怯懦,总想依赖“外在”的神明和权威,却不知道佛菩萨最希望的,就是唤醒你们如佛一样伟大的内在力量,这就是净土念佛导向的最终极奥义!所以,还是多多念佛,老实念佛吧!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念佛解脱是生命的最终极意义!
居士问:师父早晨好!看到您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佛法商道】,想问师父:
1、我们世间万法都是缘起性空的,是不是意味着工作等活动就是无意义的?因为工作过程中不免会造业。我理解的工作就是:基本上干多大事就造多大业,因为即便这个工作的初心感觉是好的,是要利益人的,比如发心要赚钱行善,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不免又造了业,所以工作的各种“折腾”都无所谓善恶,最后得得失失总是零。是不是意味着这些工作活动都是无意义的?只有在当下安心,不攀缘,不躁动,行所当行,受所当受好好念佛,保持一颗安稳的心才是最大的善行?
2、世间万法都没有自性,那一切工作活动是不是都是妄动,而没有任何功德可言?是不是这样呢师父?请师父开示。
大虚曰:在本来没有意义的生命中创造属于你自己的意义,这就是生命最有趣、最有意义的地方……
你这样消极的想法本身才是最无趣、最没有意义的!
明明已经学佛了,却还不懂得善用自己心灵伟大的创造力去利益众生,不懂得效法诸佛菩萨的愿力行持去开启觉悟解脱的生命,这种人可以说是最笨最二的,该打屁股!
至于念佛解脱的本身,其实是最积极、最光明、最伟大、最有终极意义的生命创造活动,不要错解了!
你的思维有向断灭见、断灭空发展的倾向,要小心!不知道真正的空性是含藏万有、能生万法的不二道境,那思维自然就会走偏,要小心!建议去好好看看老衲讲解的《六祖坛经》,去看看六祖大师对“自性真空”的开示吧。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关于念佛修行的五大次第
又到了和大家啰嗦几句的时间了,今天故意推迟了一下,看看最后还能剩下多少人,有缘听到师父的开示。
经过这十几期的念佛共修,可能有不少居士都已经品尝到净土念佛法门的好处了,很多居士已经渐入佳境。前几天有一个居士跟师父汇报说,她现在念佛“越念越欢喜,越念越开心”——这是非常好的一个现象。因为据这个居士说,她原来刚开始念佛的时候,虽然信也信,但是毕竟在理上没有真正地透彻,不深入,所以难免会觉得很枯燥、很简单,甚至觉得没意思,基本上念佛行者都经过这个类似的阶段,在这个时候往往要用一种理性的、强压的力量来督促自己念佛。所以,这个居士她能经历过这种枯燥期,经历过这种比较勉强的初级阶段,到现在这种“越念越欢喜,丝毫不勉强”的程度,这就是一个“进步”的象征,这就是得到佛力加持、得到佛号摄受的具体表现,不在于你见光、见影、见什么幻相,甚至不在于你开了多大的智慧。
由这个居士跟师父反映的问题,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相关的话题,觉得很有必要提供给大家,可以作一个参考和借鉴。
其实所有的修行法门,基本上都可以分为五个次第、五个层次。虽然说我们的念佛法门和其它的圆顿修法一样,都是号称大乘了义的、至圆至顿的修法——所谓圆顿,其中有个意思就是说,它是超越所谓“阶级”,超越所谓次第的,最初的就是最后的,它不是“渐修”的概念。在这种圆顿的修法里,于这种“无次第”中,我们还是可以针对初学者,为方便初学者把握和理解,我们还是可以于圆顿中、于无次第中勉强开出一个“次第”,让大家可以自我参照,看看我们现在大概是落在哪个层面上,也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修行前进的方向。
这五个次第、五个层面,实际上算是共通的一个原则,所有佛道修行、佛道解脱的修法,基本上都要经过这五个次第,几乎毫无例外。大家要留意听!
第一个次第、第一个阶段,叫做“信入”的阶段。针对我们这个净土持名念佛法门,在“信入”的阶段又有两个区分、两个层次,一种是“浅信”的层次,一种是“深信”的层次。所谓的“浅信”就是指我们一般业障深重、烦恼深重的凡夫,我们的疑根不断,既不自信也不信佛,更加难以相信一句简单的佛号,就能让我们横超生死,得到解脱的无上大利——很多人都是这种浅信的根机。
但是他多生多世又跟佛道结了善缘,种了一些善根种子,跟念佛法门也有一定的因缘,那么他这辈子碰到这个法门的时候,就会处于一种“迷信”的状态。他“信”,但这个“信”就像水上的浮萍一样,又像风中的杨柳,风一吹,这个信心就不知道摆到哪里、荡到哪里去了。所以处于这种浅信根机的众生,他们往往就会选择散心杂修的道路,他们往往做不到一门深入,做不到老实念佛,可能会旁修、杂修很多其它的法门,属于一种很业余、很不专业的,自己盲修瞎练的状态。有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有可能会走弯路,甚至走错路,乃至在这个过程中对净土念佛法门产生错解、歧见、退转信心,都有可能。这一类众生的基数很大,绝大多数人基本上都属于这一类。
另外一类则好一些,他们属于“深信”的根器。这一类众生,他们可能是因为多生多世亲近过“佛法僧”三宝,亲近持名念佛法门,结有很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所以他们虽然多生多世都还没有达成解脱,但是今生才一听闻就自信信他、自信信佛,就非常坚定地信愿求生净土!这种深信的众生,就像善导大师讲的,他们的“深信”又分为两个方面,一者是信“机”——根机的机——一者深信自己是业障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这是信机,相信自己的根机不行,就是有“自知之明”。
二者是信“法”,就是相信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承彼愿力,定得往生!这是信“佛”,信净土一法。相信自己虽然是业障凡夫,罪障深重,但是因为碰到净土易行道持名念佛法门,碰到这个圆顿横超的净土念佛法门,所以相信自己虽然很差,但是今生必得佛力摄受,十念乃至一念,必得往生!这是“深信”的根机。
绝大多数众生,都是从信心、信愿这个角度切入念佛法门的,不是浅信就是深信。这个浅信的根机也不是死的、不是定法,如果碰到净土法门的善知识,碰到好的老师,在善知识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闻思熏习,就极有可能从浅信转为深信。在“信入”这个层面,我们其实前面已经讲到了,在这个初入门的层面,对修行者来说,最大的陷阱是什么?那就是信心不足,疑根不断,杂修杂行——也就是贪多、贪快、贪神奇、贪感应、贪境界,盲修瞎练!初学者入门的时候,最大的陷阱就是这些。
如果修行者能够遵循佛言祖语,遵循圣言量,遵循善知识的引导,他们从“信”入手,能够老实念佛、专心念佛,那么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趋入下一个修行的阶段,这个阶段叫做“专一”。
这第二个阶段,“专一”的阶段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曾经反复提醒大家,反复强调的——老实的阶段。在这个“专一”的阶段,“专一”的内容是什么?注意!在“专一”的阶段,修行者最需要解决的是:选定了一个修法,比如选定了净土修法之后,需要解决的就是围绕这个修法去进行非常专一、非常专业、非常系统地“闻思修”的训练工作,非常专一地去闻思净土的经典,闻思净土祖师的开示,然后才谈得到后面的自然而然的很专一、很精进、很老实的念佛。这个阶段解决的是“正信”和“正见”的问题,了解这意思吗?开始由前面“信入”的初级阶段,趋入佛法希望我们达到的正信、智信、正见、正思维、正修行的阶段。
在“专一”这个阶段,修行者面临的最大一个陷阱,仍然是盲目地贪多、贪快,被其它的修行法门所转。什么圆顿法门也好,大乘、小乘、密乘的法门也好,被其它修法的法师把广告宣传一抛出来,很多很美妙、很动听的知见一抛出来,这个阶段的修行者,如果没有把信解的基础锤炼得非常扎实、非常透彻的话,那么他们就极有可能又会偏离净土修法的主航向,又会踏入杂修杂行的陷阱。
如果修行者在“专一”阶段的时候,能够保持一种非常稳定的学习、修持的状态,那么这个状态就会自然而然地把他导向下一个阶段,叫做“离戏”的阶段,这是第三个阶段。
修行者在“专一”阶段的时候,通过自己的闻思修,通过系统专业的学习,已经可以建立初步的对净土法门的正信和正见,但是尚未完全地圆满和透彻,仍有疑根。所以这个时候最大的陷阱就是师父前面讲的,他极有可能会被其它的修法——并不是说那些修法不好,而是说修行者这时还没有定性、定解,他往往会被其它修法所诱导——导向了其它的修行道路,甚至偏离了净土的宗旨。假如修行者能够避免这个陷阱,他老实念佛,非常深入地去研究净土的经典、祖师的开示,在这个过程中他自然而然就会得到佛号的加持、佛力的加持、圣言量的加持、祖师的加持,他自然就会趋入“离戏”的阶段,豁然开朗。这个“离戏”的了悟是不求而得,不是刻意去修持、去求来的。
所谓的“离戏”,也就是“远离戏论”的阶段——远离四边八戏,远离所有二元对立的戏论……嗯,是不是讲得太深了?(众答:不深,太好了,我们太需要了!)好,那我就继续讲。再想想怎么组织这个语言……(众笑)
这个所谓“远离一切戏论”的阶段,有点相当于教下的“大开圆解”,又有点类似于禅宗的“破初关”,初步开悟的阶段。修行者在这个阶段,已经可以非常地确定、非常透彻地明白佛法真实不虚!净土真实不虚!修行者在离戏的阶段,会非常明白佛法跟外道法不共的地方,乃至净土法门和其它佛道解脱的修法共和不共的地方,修行者都会非常清楚,非常了然,完全通达。
在天台的《纲要》里,对这一类修行者有一个比方,说他们“非圣非凡,有解无证”。“非圣”——因为这类修行者,他们完全明白佛法缘起性空、无我涅槃的真谛,已经确信无疑,他们完全确信净土的奥义,确信十方诸佛的真实存在,但是他们毕竟还有习气,还有我执的根本没破,还有自我的幻相仍然存在,还有烦恼、还有贪嗔痴。他们只是在“理”上完全明白、通达了,但是在实证上还没有达到,所以他们不是圣人——非圣。但是关于佛道无我解脱的这种“空性”的至理,在三界一切人天中,一切凡夫外道都不明白,只有这样的佛道修行者他能明白,所以非凡,这叫做“有解而无证”!
修行者处于这种“离戏”阶段的时候,他对净土法门的修持,不但是净土法门和其它法门之间的共和不共,同和不同,乃至包括净土四大类念佛法门,它们之间的异同,修行者都会非常的清楚了然,没有丝毫的错谬,完全可以和圣言量、和祖师大德的教言相互印证。所以修行者处在这种道理上非常明晰、非常深刻、非常透彻的阶段,他对自己所修持的法门——净土一法,他会更加地坚信无疑。这个时候的修行者会达到三种“不退”,第一个是“信不退”,第二个是“见不退”——信心不会再退转,见地不会再退转;第三个是“行不退”——专一的行持不会再退转。这个时候的修行者,他再也不会被任何的外道邪见,不会再被任何的修法、花招所迷惑和误导了。
说实话,要达到离戏的阶段,在佛法的修持上才算是真正开始入门!这个时候,属于发心又正、知见又清晰的阶段,这个时候去修持佛法、修行一切法门才会得到佛菩萨希望我们得到的解脱的利益,否则发心不正、知见不明,修法无益!对不对?祖师提醒过的。
其实在“专一”的阶段,修行者就已经由刚开始可能很枯燥、很机械化的一种强迫重复的状态里,开始慢慢地趋入法喜充满、心大欢喜的状态了。而到了“离戏”的阶段,修行者由于完全和佛法义理相印证,由于这种完全明理的状态,修行者这个时候再去念佛、再去专一行持——这个专一行持是贯穿始终的,在所有的阶段都是贯穿始终的——修行者在这个时候,他们才会真正地体验到净土法门那种大欢喜、不退转的法乐。这个时候就不像之前的阶段,还有退转的可能,修行者达到“离戏”阶段的时候就已经不会再退转了!
由此,修行者继续深入,继续专一念佛、老实念佛,那么他自然就会趋入下一个层次,叫做“一味”,这是第四个阶段。前面在“离戏”阶段的时候,修行者得到的是解悟——大开圆解嘛,解悟!但是在“一味”的阶段,修行者就开始趋入证悟了。通过念佛法门的修持,通过佛力的加持,修行者在这个时候,开始趋入破除我执、分证法身的阶段。
这个时候,按净土教理来看,应该是处于分证“理一心不乱”的阶段:“小水滴”的幻相开始解构,开始融入大海——其实本来就是“大海”——修行者开始体验到“一体不二”的“一味”的境界,但是这个时候他所趋入的境界还是“分证”,还不圆满,还不是“圆证”!这个境界对我们来说实际上已经很不可思议了,如果说净土修行者今生能达到这个境界的话,那已经可以说是现证净土——净土妙相庄严的境界,西方三圣的境界,会自然彰显!不是我们去刻意想出来的,不是我们去刻意求来的,而是在我们内心的执著打破之后,内外的执著突破之后,自然彰显出来的一个境界——一体不二的“一味”的境界!
实际上达到这个境界的修行者,所谓的“往生解脱”对他们来讲,就像是归家稳坐一样的,本来就在家里,本来就是解脱的,本来就是净土!这个时候修行者趋入的是生死和解脱不二、烦恼和菩提不二、轮回和涅槃不二的境界,乃至世出世间,一切法不二!修行者开始趋入真正无碍的伟大境界,这是需要实证的!现在你们只是听师父不得已用文字来描述一下,吹吹牛。
这个境界并不是所谓的终点,修行者由此继续往上,继续深入,继续在佛号佛力的加持下,继续老实念佛,修行者最终趋入的那个层面、那个层次、那个阶段叫做“无修”,这是第五个阶段。这个也就是所谓的“实相念佛”的阶段,所谓的“修而无修,无修而修”,不可思议的、大圆满的实相念佛的阶段。修行者在这个阶段圆证法身,圆证“理一心”,“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趋入的是真实的核心极密的佛的法界,开始非常清晰地体证到佛陀所说的实报庄严土,净土的真实相,净土的真实奥义,乃至常寂光土的伟大境界——无量光寿的本来面目!
注意,我们前面讲的“离戏”阶段,在那个阶段修行者是“见与佛齐”,见地到了,但是实证上还没有达到,要一直到“无修”的阶段,才会“证与佛齐”,和十方诸佛“同一鼻孔出气”!说实话,这个境界不是我们现在能想象的、能妄测的。祖师曾提醒我们,对那种完全超越生死、超越时空概念的境界,千万不要去妄测,不要站在我们凡夫的角度去想象那个不生不灭的、无我的境界,所谓“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所以我们也不再多说了,说多了就怕给大家留下某种文字概念,大家就会情不自禁地去推导、去测度、去想象,有时候你越想就离得越远,那完全不是思维能达到的境界,所以到此为止。
那么,就是这样简单地划分五个修行的层次:信入、专一、离戏、一味、无修!我们现在可以自我衡量一下了,我们大概是属于哪一个层次、哪一个阶段?师父刚才这样子描述,还只是简单的、大概的说法,其实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层次,都有初级的、中级的、高级的阶段,都有浅义、深义、乃至密义!所以“佛法大海,渊深难测”,我们凡夫难以理解就是这样!
OK,师父也就是在概念上知道有这么几个层次、几个境界,知道有这么个“奔头”。比较一下,我们现在大概是处在哪个层次?绝大多数人可能还是处在“信入”和“专一”之间的层次,对不对?甚至很多人连“深信”都还没有达到!“深信”达不到,就不可能趋入专一行持、专一专业地去闻思修的状态;专一专业的闻思修没有做到,那就不可能趋入“离戏”的状态。修行者绝对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种种半桶水的知见,甚至邪见!乃至大肆宣扬种种误导性的、自误误人的言论,谤佛谤法而不自知,那就很麻烦了!
很多人,包括很多出家师父,都是在这一关上,在这个基础问题上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重大的毛病。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在市面上、网络上会有这么多的和佛言祖语、和净土圣言量、和净土祖师的伟大教诲不相符合、不能相互印证的、似是而非的言论。所以,大家要切记一点,如果说我们很冷静地进行了比较,进行了反思和反观,如果我们自问,我们还没有做到“专一”,还没有做到“离戏”的阶段,这个真实的信解——真正的、稳固的、透彻的、圆满的信解还没有建立起来,那么我建议大家真的是要好好补补课了!这个基础要把它打扎实,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但是大家听师父这么一讲,也不要觉得自己很渺小、很悲观、很失望,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净土法门和其它的通途的圣道门,和其它的修行法门,不共、不同的、最殊胜、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你只要保持基本的信愿,保持专一、老实念佛的行持,保持基本的信愿行,就算你没有达到那种“大开圆解”、开悟明理的阶段,更不要说后面的证悟的阶段,破我执、破法执的阶段了——即使你没有达到这个层面,那么这个念佛的修行者,我们这些业障凡夫,仍然能够仰仗佛力的慈悲摄受,横超生死海!往生净土,回归家园,得到究竟的解脱——如佛一般无二的解脱!即使我们还是处在“专一”的阶段。
其它的修行法门就未必有这个好处了。其它的修行法门,你不能在法上非常深入地去行持,不在这一法上破见思惑、破我执,不达到“离戏”乃至后面“一味”的阶段,你说你今生这辈子能解脱,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在这个“信入”和“专一”的阶段,净土门和圣道门、和其它修行法门的不共的特性,从这个最开始的阶段就彰显出来了,是不是这样?(众答:是!)所以我觉得只要是稍微有点脑子的人,稍微有点自知之明,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会知道:有便宜不占那是什么?(众笑)有便宜不占是笨蛋!说你是傻瓜已经是很客气了!
有佛力的加持、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摄受,我们不懂得去依靠,不懂得去开启,不懂得去仰仗,你当自己是菩萨吗?我们是凡夫啊!大家只要体验过“专一”阶段的修持,就应该知道,每一个念佛行者其实都知道,在专一修持的阶段,每一个人都能很清晰地发现自己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是怎么样的一种心灵状态?——“妄念与佛号齐飞,颠倒共糊涂一色”!(众笑)如果你没有觉察到这点的话,还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还认为自己是上根利器,那基本上就没药可救了,我个人认为是没药可救了,至少说明你跟这个法门没有缘!你还是靠你自己千生万劫慢慢地去打拚、去打磨吧,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有出头之日!
所以,啰啰嗦嗦讲那么半天,其实讲了半天还是绕回来,还是绕回到这几期讲的开示最核心的话题,千说万说——其实包括历代祖师也都是这么唠叨的——千说万说、反反复复地都是在强调这点,就是“一门深入,老实念佛”!不怀疑,不夹杂,不退转!这样子,我们才有可能今生横超,往生有份。不是“可能”,而是绝对往生有份!解脱有份!相信自己是业障凡夫的同时,相信佛力的慈悲摄受,相信佛号的无上加持,有这样的信心,十念乃至一念,必得解脱!这个是不用怀疑的!
这里面具体的、博大精深的道理,大家现在还搞不明白,现在还没有到“离戏”的阶段,没关系!只要傻傻地“信”,老实念佛,老实行持,就OK了!大家继续老实念佛,就OK了!不过你们千万不要听师父这么一讲之后,就错解了师父的意思。我们这个念佛法门,之前几期已经讲过了,有“六不求”。虽然不求禅定,不求开悟,不求速成,但实际上在你这么不妄求、不乱求,这样子去老实念佛、老实行持的时候,反倒会自然而然地含摄所谓的“禅定”和“开悟”!了解吗?希望大家真的有了解,不要有错解。
那么,一旦我们在这个法门上有了正确的信愿、有了正确的行持、有了正确的见地之后,这样子念佛下去,相信大家很快能渡过初级阶段的枯燥期、无味期,趋入法喜充满、欢喜无尽的比较理想的阶段。好,不多说了,让我们大家提起正念,一起欢喜念佛!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佛号功德的奥义
居士曰:释尊知我等凡愚妄执幻有,认假为真,故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以世间凡有相者,皆有为有漏。但凡有漏,若因若果皆颠倒不实,终无常幻灭,执之,不了其性本空,以至生死轮回无尽也。
称佛名号虽也名有相者,其体乃弥陀果地恒沙妙用无漏功德,能令一切九法界众生,以称其名号功德故,即乘弥陀宏愿,全收弥陀果地不可思议无漏功德,化法界无量不可思议业因业果,为称名必生之即因即果,齐入弥陀净土,诚佛果地不可思议愿力之至极所至也!
是故世间之法与称佛名号虽皆有相,然其性各别。凡世间法,若因若果,皆为颠倒,其性本空故,是为有为有相有漏。称佛名号,因弥陀昔为法藏菩萨之时,为平等救渡我等一切九界众生,发超胜于一切诸佛之四十八愿海,复经五劫思维,兆载永劫修行,乃至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现已功德圆满成就无上佛果菩提故,是名有为有相无漏功德也!
弟子顶礼大虚法师!南无阿弥陀佛!
大虚曰:佛号彰显的如来果地境界,是超越有为无为、有相无相、有漏无漏的,法尔如是,非思议所能及!
只有这点你没说到位,其它还罢了!南无阿弥陀佛!
居士曰:从但称佛名,愿生净土,即受弥陀果地功德摄受,令我等凡夫直入弥陀果地境界而言,确实如师言,称名愿生,即名无为无漏无相之究竟功德也!弟子拜服!
大虚曰:你还是没完全明白!佛号功德不但超越有为有相有漏境界,同时也超越无为无相无漏境界,其中奥义,“唯佛与佛,乃能了知”,不是我们三界凡夫能够妄测的。
所以面对这句“光明圣号”,面对弥陀无尽大悲,我们凡夫就没必要想太多了,只管信顺即可!任凭摄受即可!老实念佛即可!
正念佛时,所有聪明、智慧、理解统统丢掉,守愚死心,直念即可!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不要错解信愿念佛的真义
居士问:请师父慈悲开示。
1、有法师说念佛求世间利益,这样的念佛,忽然间命要终了,佛也会来显现让他看到,这时候他愿往生也可以的。问题是正确理解是愿生念佛,与佛愿相应,佛必来显现; 还是说不管他以念佛干什么,只要是专门念佛号,佛就来显现呢?
2、专念、一向专念,一向专称,都是以专为主,大家理解不同,此专就具真信、真的愿往生来念佛叫专,若不是愿往生而念佛不叫专。 有师兄认为一向专念必生, 就是一生只念佛号不念其它,叫专,有无信愿也叫专, 因为佛号本具信愿。,因为一生没念其它。
因此类原因,亦有人劝人念佛求世间利益,因为这样便于念佛,只要一生念佛就行了,认为只要是念这句佛号,求什么都无所谓,名号自然所牵,名号里有信愿行。所以有人见别人要发愿往生西方,便说凡夫无真实信愿, 真实信愿在名号中,若认为自己有真信真愿是自力念佛。 善导大师说一向专念自然有信愿行……请师父开示,正确观点。南无阿弥陀佛!
大虚曰: 1、不求往生、没有信愿的人,一般是不会专一念佛的,这种人很少,所以没有必要浪费时间探讨。
2、在某些极少的特例里,比如“阿弥陀鱼”的案例,众生虽无求生信愿,但以某些因缘而喜念弥陀,那么因为弥陀本愿力的缘故,就会在中阴境界感召佛力的示现,给众生以最后的选择,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这个只是说明了佛陀的无上慈悲和佛号的不可思议,并不能因此就不强调信愿,就认为发起信愿是多余的了,这个道理应该不难理解。
上述那种情况下还能往生的众生,在于他的一念之间的选择,其实也还是要有刹那的信愿才能往生,否则众生一念选择轮回,那么佛陀就会立刻消失!佛陀绝对不会勉强和不尊重众生的选择,明白了吗?所以如果有法师鼓励大家为求世间利益而念佛,那么这样的知见和做法实在是很危险!因为能在中阴状态下,刹那之间做出正确选择的人,毕竟是少数,毕竟很不保险,所以这种特例不能作为普世之法来宣传,还是要以“信愿行”具足的经义和相续熏习的修持来接引众生才是最稳妥、最明确、最无缪的!
3、如果有人见别人发愿要求生西方,便说凡夫无真实信愿, 真实信愿在名号中,所以不必发愿,只管专一念佛就行——这种偏执一端、否定其余的说法,一不留神就会导致错解邪见、谤法破见,障人解脱,罪过不小!有这种知见的人,完全错解了祖师和经典的法义,完全是对心灵法则没有丝毫了解的外行话!
说“凡夫无真实信愿, 真实信愿在名号中”这句话本来是对的,但是一旦错解就大大不对了!
须知真妄不二,打成两截,即是一错。
而凡夫妄心,虽难有坚定真实之信愿,但此一念求生净土的虚伪无常之心,若能久久熏习,时时发愿,多多念佛,那么在佛号功德的加持下,则或迟或早,妄心一转,即同真心。不明此理,即是二错。
善导大师和净宗法师强调名号具足一切,本来是为了增上大家对念佛和往生的信心,是为了彰显“信愿行”本来就和佛号是一体的,不可分割!所以真求生净土、真专一念佛的人,信愿自在其中,不专门发愿亦可,专门发愿亦可,绝对不能彼此否定、对立。否则执此非彼,却成谤法,不知圆通,即是三错。
另外,关于“自力”和“他力”的奥义,还请自己去百度《洞见和真相》,里面早就讲过这个问题,真看明白的人,就不会再纠结于这些错解和无聊的争论了。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不要错解了“九品往生”
某法师:往生弥陀净土,是这一期生命修学佛法的最高成就。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得生弥陀净土的唯一正因。净土宗以念佛得生净土,但并不是所有的念佛法门都是净土宗。
净土宗之念佛,是依弥陀本愿(第十八愿),释迦如来咐嘱,十方如来证诚之“一向专念弥陀佛名”。“专”则往生必定,直入报土。“杂”则往生不定,百中难得一二,千中稀有三五,生边地疑城,有三辈九品之别。南无阿弥陀佛!
大虚曰:三辈九品可不是在边地疑城啊,这个理解错得有点远了!
佛陀和祖师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不要胡乱推测和结论啊!如果连上三品都是边地……唉,“差之毫厘,谬之千里”,重大知见,怎可轻率?!
某法师:有品或无品是关键。世尊在《观经》说九品,上来先说三心,这是佛之本愿,依第十八愿说。之后品类依二十愿所说。
大虚曰:法师糊涂!下三品罪人也是称念佛名而得往生,为何是在边地,而非报土?请解释一下……
某法师:因杂而不专。
大虚曰:想清楚了再回答……
某法师:专与杂是净土宗的一个分水岭,这是往生之因的差别。专以名号为往生之因,五乘齐入,同证不退。杂以自修自力,则果召迂曲。南无阿弥陀佛!
大虚曰:再去看看下三品的经文,他们没修行的人,杂什么杂?
某法师:弥陀净土是报土,有为法与之不相应。老实念佛,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说是:应无所住而出其名号。
念佛一法,念到哪里明白到哪里。若肯多念,能解如来真实意。南无阿弥陀佛!
大虚曰:你自己不觉得矛盾吗?那些老实念佛、专一念佛的业障凡夫,有哪个做得到“无为”?凭什么他们是无为,下三品念佛往生的就是有为?
所以知见不要走入误区和极端,那就与佛说不符,难以自圆其说了!
某法师:专与杂,只是就往生之因而言。除此之外,无专与杂之别。您说的矛盾,其实是十八愿与二十愿之别,也就是印光大师所判特别法门与通途教法之别,不是矛盾。
大虚曰:唉,逻辑思维请不要混乱!你觉得佛陀辛辛苦苦用一部经来说明九品往生,结果却全部都是往生边地疑城的——你觉得这个可能性有多大?
这个结论一错,搞不好就是诽谤正法的因果,你就敢这么轻率出口?!建议还是小心些吧……言尽于此,阿弥陀佛!
大虚曰:法师是难得的发大心的修行者,为何这次钻了自我的牛角尖而不自知?自己所理解的对不对,也不去仔细对比佛说的经典,就仓促结论,老衲是替法师担心啊,而非故意找茬。我们出家人,依佛依法,唯道是求,自我如果有误,忏悔改过就是,有什么好倔强的呢?
多余再提醒一次,请法师仔细去对比佛陀在经典里是怎么说的!佛说凡往生边地疑城的人,“五百岁不得见佛”,是不是这样?那么请你去看看九品往生的经文,他们是何时“见佛”的?如果这么明显的经证你都看不出来、都不承认,那就算大虚多事,法师就当老衲什么都没说过就行……南无阿弥陀佛!
某法师:法师慈悲,我还在路上。回到寺院给您回复。修行人,不会有找茬与倔强想。但这个问题是净土宗很多分歧的源头。也是同为念佛,是净土宗之念佛还是余门之念佛的分水岭。这个问题,在经典中的脉络很清楚。大安法师和净宗法师的分歧也在这里。净宗法师以为,善导大师在观经中判净土有弘愿与要门二门,而大安法师不以为然。我的思考是,这个问题,对念佛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大虚曰:不管怎么思考,如果和佛说的经典不符,那毫无疑问是自己想错了!
其实老实念佛、直生报土是没错的,但如果因此贬低说九品往生都是边地,那就大错特错了——明显和经典说的不是一回事儿……
另外,净宗法师有说过“九品往生都是边地疑城”的话吗?老衲怎么没看到?如果净宗法师真这么说过,那就和佛说不符,那么说明法师在这点上也有失误!但如果净宗法师没这么说过,那就应该是你错解了法师的意思,望仔细求证,或亲自请教过净宗法师后再说。慎之慎之!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不要错解了“禅净双修”!
居士问:有法师说, 禅净双修,是元明时期的禅宗才出现的思想,与唐宋的禅宗有本质的差异。
慧通老和尚曾经说过一个形象的譬喻:禅净双修的人,就是脚踏两条船,船一开,噗通!你就掉江里了。
老和尚为什么这样说呢?禅宗是以此地断烦恼成菩提为目的,而净土是以来世往生西方为目的,这两条船不是一个方向,那船一开,不就掉江里了吗?
老和尚的意思,没有批评任何法门,只是说有这样心态的人,修学不认真,投机取巧,这也想弄一下,那也想弄一下,到头来一事无成。
师父,这个您怎么理解?
大虚曰:如果慧通老和尚真这么说过的话,那就说明他根本不了解什么叫做“禅净双修”!
他是既不“慧”,也不“通”,因为他把祖师大德融会贯通的“禅净双修”的理念,理解成了外行初学者“贪多嚼不烂”的浅薄境界,实在是有点小看前贤,有活埋和误导之嫌!
其实“禅净”与其说是“双修”,倒不如说是“本来不二”!历史上那些圆通无碍的大祖师,正是因为明白这点,同时又很明白众生根器悟性越来越陋劣的现实,所以他们不得已才针对性地提出了“禅净双修”的两者结合的修行理念,给末法时代无法通达禅宗的中下根众生指引了一条当生解脱的明路,引导他们把功德回向求生净土——这个其实是祖师大慈大悲的一个方便设计!
须知,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六祖所言的“上上根器”,这些人今生若不能彻悟解脱,那么谁敢保证他们在随业轮转之后还能继续修行,永不堕落?!所以实不如把自己持戒修行禅宗一法的所有功德统统回向净土,这样临命终前就算不悟,也能仗佛慈力,往生解脱!到时再随弥陀观音参禅问道,岂不是更好更快更稳,何乐而不为?这样的“禅净双修”又有何不可?
难道非得禅宗也悟不了,净土也靠不上,然后继续轮回受苦才是最佳选择?才是“丈夫气概”?难道非得把禅净对立起来,非得贬低排斥净土才是“真正的禅宗”?
当然,慧老的本意,慧老所呵斥的,应该是指那种不能死心一门深入、妄想贪多贪快的初学行人,但表达方式不应该是这样的,这种说法很容易就会引起那些死脑筋的后学的误解,一旦有人死执,即成谤法!所以否定“贪多”的本意是对的,但不能因此而否定“禅净双修”的道路,不能因此就遮掩了这个解脱得度的可能性!
否则阻人往生,罪过如何?万千佛法本是一家,如今禅净却成水火,势如仇怨,是谁之谬?
另外,把禅宗和净土当成是两条船,把禅宗和净土当成是两个方向的说法,这种知见实在是既错解了净土,也错解了禅宗,就像癞蛤蟆跳水——实在是“不通不通”,不通之极啊!望深思,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念佛可以作恶吗?
居士问:大虚法师,末学有疑问请教,请法师开示。有人认为只要念佛了就能往生,那么平时骗人骗财骗色都不影响他往生,所以一边念佛一边做颠倒是非的事情,末学真正的是心中好迷茫,难道做坏事了照样不耽误往生,那岂不是都要跟着学了吗?
大虚曰:这种是邪见!对此净宗法师早有批斥。
念佛虽好,但如果以为可以肆无忌惮地做恶也能往生,那就是邪见邪思维,就和佛说相违背,甚至就是谤佛谤法了!
居士问:阿弥陀佛!大师,就是说并不是念念佛就能往生,一定要尽量持戒对吗?
大虚曰:不对!你这样思维也不对!
持戒如何并不是往生的必要条件,但也没有说念佛就不用持戒了,两者不要混为一谈!
居士问:是不是存在故意颠倒是非再念佛,这样就是邪知邪见不能往生?
大虚曰:有这种邪见并到处宣传的人,已经形同于诽谤正法,若不痛彻忏悔,念佛改过,那么他决定不得往生!
真通达念佛者,万缘放下,志求净土,他会自然而然地尽量持戒和修福修慧,但他不会有以为念佛还不足够、还必须要增加其它修法的错解,更不会有“只要念佛就可以不用持戒”的大邪见,因为佛陀和历代祖师都没有这么开示过!
当知这是各人的邪心邪见,是愚痴业障的一种表现。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凡夫没有正念
居士曰:法师吉祥!
大虚曰:你的问题是什么?老衲不一定懂,也不一定对,大家“依法不依人”地互相探讨就行……
此外,老衲说话可能比较直接,如果某些话让你的“自我”觉得受伤,请尽量往道上会……南无阿弥陀佛!
居士问:我们如何提起正念去修行?请师父开示!阿弥陀佛!
大虚曰:呵呵,此问非是正问!不如先问“什么才是正念”?
如果你根本还不了解相关的正见,那么谈正念未免太早了些……我们凡夫,从“自我”出发的所有念头,严格来讲,其实是谈不上“正念”的!
在佛法里,正念的定义也是有层次的,比如人天乘的正念,声闻缘觉的正念,菩萨乘的正念,乃至圆证佛果的正念。人天乘的可以说是前行方便,只有从“八正道”开始,我们佛法所定义的“正念”才真正开启了……
你可以想想看,按照基本的“八正道”的次第,正念的环节是排在第几?
如果没有导向空性无我的基本正见,那么现在谈正念是不是太早了些?!
所以什么叫“如何提起正念”?真有正念的话,又怎么会问这个问题?既然凡夫根本没有正念,那么提这个问题又有什么意义?
居士问:师父,八正道次第如何?请您开示!阿弥陀佛!
大虚曰:这种百度即知的问题就不要来问我了!(附: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梵语“正”也有“圆、全面”的意思。一般都将八正道作为三十七道品之总结,并最后归结为“戒定慧”三无漏学。)
八正道首重正见,有正见才会有正思维,佛法修行不共魔外凡夫的解脱方向才不会出错;这时自然就会了解何为正念,各种奇奇怪怪的迷惑和问题才会荡然无存……
所以提醒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我们现在每天诵经念佛持咒就算是有正念了,我们所做的充其量只是导向正念的方向,只要我们还具足“我执”,只要我们还没有触及到粉碎“自我”的幻象,那么就不要觉得我们现在已经拥有正念了!说实话,我们还差得太远太远!
真正基本的正念,至少要到阿罗汉才有,所以经典上才会提醒我们:“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在我们还没有实证到阿罗汉的“无我正念”之前,我们就要保持理智冷静的自知之明了,同时要绝对的“依佛依法”去闻思修,要按照佛陀给我们设定的、已经经过千锤百炼的修行路线来,不要自以为是,要随时对照和修正自己——这时我们再来谈正念,也许会比较好!
居士曰:师父这个正确的路线,正是我们要寻找的!
大虚曰:好了,休息时间到,大家该睡觉了!这时的正念,就是打呼噜……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不要搞错念佛的因果
居士问:师父,阿弥陀佛!我有一事不明,怎么越念佛诵经我身上的病痛就越多了?接二连三地不间断,是我念得不如法吗?还是我一直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快如愿了?求师父开示。
大虚曰:有病是因为身口意曾经造作的业障,有病因就有病果,跟念佛有什么关系?学佛不要老是糊里糊涂、疑神疑鬼的,好不好?
身体有病,就去找好中医看病吃药、养生调理,然后继续老实念佛,持之以恒,慢慢业障消除病就会好了!真到要往生的时候,佛菩萨自然会来通知你,自己不要胡思乱想就对了!
念佛的光明只会感召光明和佛菩萨的加持,不会感召疾病、痛苦和鬼怪——这个基本的因果要搞清楚!要牢记!明白了吗?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断除疑根,唯有念佛!
居士问:师父,我刚知道净土法门念佛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念佛,从傍晚的“新闻联播”开始一直念到第二天的下午将近4点。
我是念一句佛号,在作业本上划一个符号,用这个办法念的。
这将近20小时的时间里,我只去过几次卫生间,喝了些水,别的什么也没做,家里也没任何人打扰,我那一夜也没合眼。
到次日下午4点的时候,我听到整个房间内外,每个角落,连带我心里,身体内外,还有空中都是佛号声,这样身心内外空中遍满的佛号声一直持续了3个多小时。
那时候,我不懂这是怎么回事,还到处寻找这个佛号是从哪里发出的,当然,现在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是几年前的事。
今年3月份左右,我病苦深重,无助无依,在别人的劝告下全副心力祈祷阿弥陀佛。
那时,我也许用心恳切,几乎一呼一吸就是阿弥陀佛,只要我有意识,心念起来了,就是想阿弥陀佛。
说白了,那个时候,我就是努力保持每个意识都牢牢和阿弥陀佛紧紧贴在一起,稍微发现心跑了,赶紧再拉回到阿弥陀佛上。
当时,我想,我要是这样训练,那么,如果我临终最后一个心念要是在阿弥陀佛上,那我就往生了!
因为身体虚弱,气力不够,我嘴上念的并不多,我能做到的就是牢牢把每一刹那的意识都和阿弥陀佛绑在一起,连去卫生间都想阿弥陀佛,秒秒不敢放松,就这样观心念佛过。
一天梦里,梦见我飞翔到了天际很远的地方,那里亭台楼阁,异常庄严华美。
在这深广叠嶂的亭台楼院中央,坐着一位非常慈祥的长者,旁边一个侍者对我说:“这是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非常祥和地看着我,奇怪的是,我知道他是阿弥陀佛后,并没有欣喜若狂,而是内心感到特别的安详、寂静。就像我面对的是我一个至亲至近的长辈一样。
阿弥陀佛对我说了一句话,我听得真真切切,清清楚楚。
阿弥陀佛慈祥地对我说:“你的位置不在这里,你要去的地方在这个庭院的外围。”
我听佛这样说了以后,心下还是非常欢喜,连一点不高兴或不愉快的杂念都没有起,还在心里默默承许,就在这个状态中醒过来了……
师父,写的多了,您看的累了吧!这是我念佛的两次体会。
师父,我们家族是穆斯林,我们穆斯林死了是六小时内速葬,土葬。而且,人一死就要拉到清真寺,清洗身体,剔除身体毛发等等程序。
因此,不可能有汉地居士那样的福报,死了还多少小时不移动身体,有人助念等等。
我们这类人要想解脱,只有靠活着时候的功夫,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我不会放弃佛法,再难也要挣扎着求解脱。
大虚曰:这样念佛就对了,不过不是靠自己的功夫,而是完全信靠阿弥陀佛!这个知见一定要清晰!
另外,根据梦里阿弥陀佛的提示,你内心深处应该还有疑根未断,所以佛陀才说你的位置是在外围,那可能就是所谓的“边地疑城”了。
了解这点后,你就要更加精进地念佛,祈求佛力加持,断除疑根,这样往生的时候就可以趋入内在核心的极乐净土,而不仅仅是“外围”了!
因此,“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地去多多念佛吧,而且推己及人,去为和自己一样烦恼痛苦的众生多多念佛,这样必得摄受,必得往生,决定无疑也!南无阿弥陀佛!
居士曰:感恩师父慈悲!这个梦,一直不明白什么意思,今天您这样解释,使我心里清楚了。
这说明只要至诚恳切地祈祷阿弥陀佛,发愿求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管我们的。
我一直觉得佛菩萨遥不可及,看来是我们自己从心地里没有发掘他们。我应该好好地明理,确立清晰知见!
大虚曰:如是如是!去百度《洞见和真相》吧,尽量仔细地看完,应该会对你的生死解脱有很大帮助。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求生净土,念佛还是念法王?
居士问:顶礼师父!恰美仁波切有提到噶玛巴是观音菩萨的化身,观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心子,念诵噶玛巴千诺也是可以投生净土的。
这个怎么理解?请师父开示。
大虚曰:呵呵,俺对法王很尊重,但是对这个说法没信心!
我只相信经典上佛说的,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才是最好最保险的!
另外,我始终不能理解密宗喜欢宣称某某人是佛菩萨化身、密宗不密的问题,这种明显违背佛陀教诫、在经典里被定义为“妄语”的事情,是否是密宗才有的特别开许?这是我一直不敢苟同、不得不质疑的,有待进一步观察。南无阿弥陀佛!
——大虚法师
居士问:师父好!我和姐姐因为你那噶玛巴千诺的问题争的面红耳赤,她说海涛法师曾亲自釆访法王,法王说是可以的!我没有看过也无从考证。她激动得都快和我干仗了,我挺难过。她说了一句话,我俩都没有证悟空性,谁都没有权利评判别人是正还是邪,我们也不知道您有没有证悟空性说得对还是不对,但我相信法王是证悟空性的。
她非常激动,师父帮我看看,她的知见有没有问题?我师父曾说怕她走偏,从那以后一提类似的问题她就激动……
大虚曰:佛经上只说过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没有说过念其他人求生净土——这个道理难道很难理解吗?你姐姐如果不信佛说的,那就没有什么好谈的了!
十方证悟空性的大菩萨很多,但是佛陀并没有说随便念谁的名号或咒语就都能往生净土!学佛不是偶像崇拜,不要搞成迷信了……
其实就算大宝法王真是菩萨再来,那我们也没有必要抛弃阿弥陀佛的无上圣号不念,而去念他的心咒,菩萨能和阿弥陀佛相提并论吗?这就像我们有直达高铁不坐,却偏要骑自行车去北京一样——这不有病吗?!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居士曰:她不是不念佛,她只是不容别人对法王有质疑。我希望她除了佛陀所说的,对哪位也要认真观察衡量一下,结果……
大虚曰:既然对法王这么有信心,那你叫她别念佛了,就念噶玛巴千诺求生净土试试?真是愚不可及!
好了,一切随缘吧!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让心停止,老实念佛!
居士问:师父!为何本来明觉,妄起觉明?这是我不能顿歇,不能明觉任运的疑根我执习气吗?我只看书,不识归去来路,幸遇师父,望过来人师父教我!
本来是妄,用歇作吗!事则渐修者,悟不彻也。理即顿悟,必乘悟而并销。顿根利根,觉不觉耳。不彻,即不觉,觉迷参半岂可谓觉。果入佛知见,必非脱泥带水之辈。师父!我有几疑:一、五十二阶位说。落阶位与外道何异?!二、既是妄起空华,因果如何俨然?三、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真空则无量妙用,一假之因果逻辑岂不是不值一提?
我自因果中辈,大梦不醒,因果不坏,岂敢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断灭因果!只是疑着:知梦不真,即觉无梦,无梦焉有梦之因果?因众生而有因果!因迷梦方因果宛然!迷梦、梦中人物世界,梦中各各因果,虽皆是幻,亦自性明觉之用,迷之用略见一二,觉之用还未梦见在!
迷而不滞迷,觉而不滞觉,随缘起用,直心承担。任运十法界者,乃十法界隐显变化耳,实非十法界隐显变化,本无十法界故,乃学人眼中境界。学人如何见本无实相?如何见十法界(众生种种心、依报种种相)?不滞而自显吗?师父指我理路!教我路头行法!
大虚曰: 你的根器很不错,不过很抱歉的一点是,老衲并没有开悟,所以什么都不懂得……你问道于盲了!
居士曰:师父莫嫌我啰嗦。前面一段,是我读《楞严经》法喜处处,也是起疑处。法喜者:自觉法无高下,高下在修法者,十二因缘是缘觉乘之法,亦是佛乘之见,三藏十二部横说、竖说(说的妙啊!)无非为解一念无明之颠倒,诸佛菩萨祖师大德苦口婆心,因众生妄执处,性说、相说、根上说、枝上说、不说而说、说而不说,而我自粘着,在无明境界里无病呻吟,自以为是为非,一句话:虽知无明颠倒苦,却恋无明习气深,自不愿岀无明,诸佛也没办法。岂怨师父,实自惭愧。我,不可救药之迷闷者,自苦苦人,不见明师,非无明师,是自心与明师不相应耳!眼见耳闻,乃至一一微尘,哪个不是明师指示、诸佛求示现、自性放光?弟子钝钝!习气深重,煮不熟,打不破,始向师父求棒!求喝!此是我疑处,疑自已是否错会了经义?恨自己此生要死在这里,此生不脱,生生不脱!此心至诚,还望师父不弃!弟子祥松再拜!
大虚曰:也罢!倒是可以给你一个建议,建议你把所有的问题统统丢掉,不要再去追寻任何“答案”,佛法不思议处,非思议所能及!
你的问题就在于问题太多,只知起疑推敲,不知全盘否定和放舍!虽然你思维较慎密,但还不够慎密,所以你有些问题已经触及很深,但却无法突破,不知转身一着,即是不疑!你忽略了佛法实证“无我”的奥义,不是靠想能想明白的,这说明你潜意识里似乎低估了佛菩萨如海一般深广的境界,却高估了自己思维推理分析的能力。
所有的疑惑都是来源于自我,这个想要追寻答案的心,本身就是自我、小我的一部分,而自我、小我是永远也不可能找到真正答案的,它只会制造出无尽的问题,让人陷入思维无限的怪圈。
所以觉察意识到这点的修行者,就不要再上自我追寻的当了!我听说,真正的开悟,并不是你找到了一个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终极答案,而是恰恰相反,真正的开悟,是所有问题的消失!
所以建议放下所有想不通的疑惑,让心停止,否则口歇心不歇,菩提永难见。不如老实念佛去,横断生死流,念念心本然,自在无所求。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带业往生”对不对?
居士问:请问师父,有法师说凡夫往生净土并没有真正“带业”,因为业是假的!那么“带业往生”的说法到底对不对啊?
大虚曰:从究竟来讲,实无业可得!从现实来讲,凡夫业习深重,二执未破,所以说“带业往生”也没错……
关键在于,凡夫往生“觉醒”后,才能明确了知生死如梦,业如泡影,这时业习幻执自然无缚无脱,这时再去看什么“带业”、“不带业”的,不过是一场戏论耳!
所以说法者执于任何一边而否定另一边,这才是容易产生误导的错误!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必须要忏悔清净,念佛才有用吗?
居士问:顶礼师父!紧急求助开示:我学佛两年,开始半年听净空讲经,后来幸遇到了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听净宗法师和慧净法师对净土法门的讲解,已安心于佛号上,每天专一念佛。我一般在家自己念,很少参加共修。我的师父在外地,向我和师兄们传授的也是弘愿寺的法义(他不是弘愿寺的)。
几天前师父过来了,昨天我去拜见师父,师父让我(别的师兄都做过了)披露忏悔干净心里的罪障,说心里的垃圾不清除,心里装着五毒,阿弥陀佛就住不进我的心,我的愿生心就是假的,是骗佛,不能往生!
弟子跪了一天也不明白,净土念佛成佛、无条件的救度是真实的,第十八愿就是为我这个罪恶凡夫发的,能否往生与罪障忏悔干净有关系吗?我愿意往生极乐世界,可被他们说成愿生心是假的,五欲是真的,那怎样的愿生心才与弥陀相应?感恩大虚法师!顶礼!合什!
大虚曰:这个师父是偏见和错解,佛陀和祖师都没那么说过,净宗法师和慧净上人也没那么说过,那是他自己的知见!
信愿坚定,老实念佛,即是大忏悔!何得“头上安头”,多此一举?!而且令人疑悔,退失信心,这个说法误导众生,罪过不小!
没有说必须要忏悔清净念佛才有用,才得往生的——这个必要条件并不符合佛意经意和祖师意,也不符合历代往生的案例事实!
所谓“离经一字,允为魔说”,这位师父突然冒出这个知见,却不能依法反观、对照和觉察,那很明显是被魔扰了。你们为师父念佛回向,祈求加持,然后保持距离,“依法不依人”即可!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打破我执才能往生吗?
某某师:法师您看看这位师父说的?打破我执肯定去得了。但是四十八大愿中至心十念可没有破我执……
附:《静波法师:打破我执的枷锁才能往生佛国净土!》……
大虚曰: 如果说打破我执是往生净土的必要条件,那么这个说法就是误人子弟的大邪见!佛陀在净土三经里没有这么说过!净宗历代祖师也没有这么说过!
这种说法是似是而非的半桶水的邪见,真是害人不浅,愚不可及!
这个弥陀报土,无为涅槃界,按照祖师的开示,实际上就算是破了我执的大阿罗汉,如果他没有信愿,没有佛力的摄受接引,那么他也是根本进入不了的,因为他的证量还远远不够!所以这位法师这么说纯粹就是外行的扯谈,不但会误导初学者退失信心,严重点甚至会产生邪见,那就真是害死人了!
如果破我执才能往生净土,那么佛陀所言下三品往生即成妄语,历代祖师即成妄语!可能有如是事乎?!
所以修学净土,要懂得对比佛经,要懂得按照印光大师等真正祖师的教诲去闻思修持,否则一旦被那些狗屁不通的邪见误导,误入歧途,那就万劫难挽,悔之莫及了!
某某师: 三年前去藏地寻师,就是因为一位法师讲阿弥陀经的"一心不乱"是智慧的见解,当时真特别痛苦。特怕不能往生。现在理解这里所讲的一心不乱,还是伏住对外界的粗大的分别念。细分别念还没有切断。还不是智慧。那位法师也是错解佛经。做法师不是谁都可以做的,讲的不对就会挑正法眼。伤害众生的法身慧命。看来做法师要通达三藏,还要对各个宗派通达无碍,才不会误导众生。
大虚曰: 至少要通达自己所修之法,对他宗不要自以为知地胡乱解读,不要违背佛言祖语,把握住这个就对了……
另:所谓“一心不乱”,祖师早有明确解释,从事一心到理一心,从方便到究竟,祖师早就讲得清清楚楚,建议你去补补课,或者先仔细去看看《洞见和真相》再说吧。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想早点舍寿往生净土可以吗?
居士问:如果我们急切哀恳地想求生极乐世界,在这个苦逼的世界,苦逼的暇满人身又根本不能进行一点点的修行,活着,只是眼睁睁消耗福报,拖累家人,连累社会。
而寿命的业报似乎还遥遥无期,还要活受罪几十年。这时,万缘放下,至诚恳切的祈求阿弥陀佛,发愿求生极乐世界,那么,可以舍寿往生吗?
大虚曰: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极乐世界不该以逃避的心态来求往!当然,你真想出离解脱,真想舍寿也可以,你只管多多念佛,祈求阿弥陀佛摄受,剩下的交给佛陀来安排就行……
既然已经皈命弥陀,既然相信阿弥陀佛,那么你听佛的安排就好。阿弥陀佛几时来接你,你就几时走,不要自作主张,不要认为阿弥陀佛不知道你几时走最好!
在你还没有离开、还活着的时间里,你应该要好好地做阿弥陀佛的使者,好好修福修慧,平常做人,正常生活,老实念佛,信愿不退——不要给阿弥陀佛抹黑丢脸,不要让别人疑谤错解了阿弥陀佛——这样才是一个真正信佛学佛的阿弥陀佛的好孩子!
否则任性胡为,胡思乱想,只怕会事与愿违,求升反堕,那就很可惜也很可怜了!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谁替众生背业?
居士:请问师父,您相信修行人能替众生背业吗? 一个修行人病情很重。却说自己替众生背业,弟子坚决不信这样的话!
大虚法师:真发心替众生背业的人,他想要开启的是慈悲心,但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替众生背什么业,也背不完,真要背完的话,那这个人立刻就会死了,死了其实也背不完!众生的恶业得有多重啊,堪称无量无边,佛菩萨也背不完,佛菩萨其实也不见得就会去做这种无用功。
有的修行者可能会以慈心观结合空观,遵循众生一体的原则,运用 “自他相换”的愿力或感通佛菩萨的加持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某些特定因缘的众生转化消除某些业障,但是也并不能完全替众生背业,更不能直接改变众生的身口意习气。
这有点像气功师治病,他可以用某些方法把疾病暂时转移或压制,使患者呈现暂时的好转,但患者的身口意如果没有根本改善的话,那么旧病早晚都会复发,这就是所谓的“治标不治本”了。而且气功师既然插手他人的因果,那他自己就要担负相当的业力,在这个过程中气功师的自我如果迷失膨胀的话,那就会造下更大的恶业因果,所以很多气功师往往没有好下场就是这样!
所以实在是没有必要去迷信和神话这些说法,毕竟佛陀和祖师一直强调的都是“因果自负”、“自净其意”、“各人吃饭各人饱”……这才是颠扑不破、比较靠谱、经得起时间验证的朴素的真理。
真明理的人,当如是观,如是信解,不生疑惑。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要依佛依法地修学净土
居士:净土法门实乃佛陀度尽苦厄、随机度化的方便。有一道友曾很用功,她以祖师为榜样,每天执持几万声佛号乃至24小时念佛。常念到“外断内不断”,有次念到佛号脱落,身体也没了,不知怎么回事,心中一疑便错过,问其他人都无法解答,使她十分疑惑,从此以后她再也提不起佛号了。
千百年来,念佛者多,成就者少。其原因为:(一)贪得便宜,不耐吃苦。(二)不明心要,力量不足。(三)分宗立派,秽净之见横生。(四)不得持名法门之诀窍。不知法师以为然否?
大虚法师:呵呵,很明显,这个居士的发心和知见都很有问题!发心不真,信愿就会退转;知见不正,行持就会变成盲修瞎炼的邪精进,误入歧途而不自知。
他所谓的身心脱落,不过是用心逼切的意识境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连初禅都不是,你也不要错认了!千万不要轻易地自许自肯,要懂得对照经典、对照佛菩萨、对照祖师的境界,那么孰是孰非,就一目了然了。
这位居士,他能因为一点小小境界,就退转了对净土奥义的继续深入和探索,不懂得“印照经典,自明己非”,这说明此人的思维是很有局限性的,福德智慧都不够;也说明此人的内在有很自负自大的一面,甚至他根本就没有真正的信佛!所以他于净土念佛一法产生退转,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是法门有问题,而是他自己有问题,是他自己福慧浅薄罢了。
至于“念佛者多,成就者少”,这种话是经不起推敲的,不能乱说!试问,这个多或少的数字是怎么来的?谁统计的?谁敢说自己已经点过数了?
再者,如果要说少,那么相比之下,禅宗彻悟解脱的人,自古以来应该比净土念佛往生的人要少很多,毕竟这个法门的难度和对根器的高标准严要求,那是人所共知的,不可否认!所以这种话建议以后不要再说了,免得误导初学,令无知者疑谤错解,那因果就很不好玩了。
身为佛子,我们最好还是要多给众生以“万修万人去”的正面和正确引导,要把净土法门在发心、知见和行持上共与不共的特点,“依佛依法”地去为众生开阐出来,这样“自信教人信,真成报佛恩”,这才是没有任何谬误的做法,这样我们才没有白学佛念佛!
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莫乱念佛宗旨
居士:请问师父,念佛念到“外断内不断”是怎么回事呢?
大虚法师:不要拿修禅或禅定的发心、知见来套持名念佛一法,会混乱错解的!
念佛法门从始至终就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南无阿弥陀佛”,心念心知,清清楚楚;念念都是一心,本自不乱;念念回归萨婆若海,同于实相;念念禅定解脱,无求无得……
就算已经证悟实相的大祖师,回过头来,也还是老老实实的一句佛号,大力提倡信愿持名。
对所谓“外断内不断”的研究探讨,若离开了信愿行,那实际上就已经偏离了净土的宗旨,偏离了佛力摄取的要素,那就没有必要过多讨论了。
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持名念佛和实相念佛不一不二
居士:请问师父,什么是实相念佛?佛号还在吗?
大虚法师:唉,只有自以为懂实相念佛和持名念佛,但其实是完全错解或不能圆融的人才会这么问——
第一、我们没有资格来空谈实相念佛!还在做梦的人,不可以谈觉醒!连色无色界的禅定境界都还没有明白,还没有触及到的人,谈什么实相境界啊?那一谈就是错,不过妄测而已。
第二、持名念佛和实相念佛不一不二,通于实相。印光大师等祖师其实早有甚深开示。
第三、真明白实相念佛的人就不会有这些疑问了!以为实相念佛比持名念佛高深,以为持名念佛低浅,以为持名念佛和实相念佛是两回事的人,压根儿就是外行,甚至是谤佛谤法、开口便乱道的大邪见人,不值一哂。
学佛修行,千万不要做这样自以为高妙的外行人、邪见人,要反省忏悔!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正念佛时,是妄是真?
居士:正念佛时,这一念是妄抑或是真?
大虚法师:你们就是有这种蠢问题,这种蠢思维自己突破不了!
持名念佛一法是佛陀赞叹推荐的,弥陀圣号是来自如来果地究竟超越的不可思议境界,而且念佛一法古往今来已经有那么多往生得度的案例,你说这一念是真是妄?
这一念远离所有戏论测度,远离所有凡夫颠倒,是为“净念”,不生不灭,你说它是真是妄?你说佛陀是对是错,是没你聪明,还是没你智慧?
从你这个问题来看,就知道你的基本知见还没有真正过关,还没有通达。往往很多半桶水的禅修者都会犯这种错解净土、错解持名的错误,忽略了念佛是佛说的妙法,若不实修,岂可臆断,岂可“以法谤法”,自取轮堕?
是故真聪明人,要慎之慎之!就算不修此法,也万勿疑谤,不要犯“自以为比佛比祖师还聪明”的低级错误!
建议在闻思的基础功夫上重新补课,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求生净土和发愿度众生不同吗?
某法师:师父吉祥!发愿“求生极乐”和发愿“生生世世利益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两种愿是不同根基,遇缘不同的情况下发?还是有次第,先自己解脱后才发大愿生生世世利益众生?
大虚法师:发愿“求生极乐”和发愿“生生世世利益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两种愿并不矛盾,实际上也并没有先后次第。
对末法时代的凡夫众生来说,要想落实“ 生生世世利益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的大愿,那最好的选择就是老实念佛,发愿求生净土!凡夫只有往生净土后,才能速疾圆满无上佛道,然后倒驾慈航,才能真实利益无边众生。
否则发心再好,但做不到,则愿成空谈,自度尚且为难,又怎么可能去顺利度他?
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因为发愿要广度众生,所以发愿求生净土;而发愿求生净土,目的是为了广度众生!这两者是一不是二,最好不要割裂开来,要圆融地去理解,这样就不会有疑惑了!
其中道理,望法师明察。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不要错解弥陀的慈悲!
居士:对您和净宗法师的谈话,有位师父提出异议。但我认为你们法师的谈话没有什么不妥,所以我想请您帮我分析下,我也觉得我的皈依师父错解了,她说阿弥陀佛虽然悲愿宏深,可以让我们带业往生,但那是带旧业,不是带新业。可是,既然是带业能往生,还分旧业和新业吗?
大虚法师: 你的师父是错解了!
真信愿求生,真老实念佛者,虽然无始以来的习气毛病仍然很多很重,甚至身口意仍然还在造作业习,但只要信愿坚定,念佛不退,且不犯五逆、不谤正法、不起邪见、不大妄语,那么阿弥陀佛就绝对会慈悲摄受此一众生,决定往生无疑!
如果说要完全不造新业才能往生,那谁能做得到?有几个人能做得到?能完全不造新业者,必然是破除我执的大阿罗汉,乃至是进一步破除法执的大菩萨——但这个还是凡夫吗?这个标准未免也太高了,若真如此,我等凡夫将永远无望解脱,可以绝望矣!
所以这个才是错解,才是不符合经典圣言量的邪见,贻误自他,害莫大焉!希望你的师父能够正确理解和阐述这个问题,否则害人不浅,就来恐怕需要痛彻忏悔才行!南无阿弥陀佛!
居士:我理解您的苦口婆心了,是我师父错解了,我和她解释了,但是她好像认定在她的思维里。她没完整的看完一篇文章,片面的拿一段话来说事是不对的!
大虚法师: 信愿坚定,老实念佛的修行者,自然就能慢慢消除业习,减少造业乃至完全不再造业,但这个“有无新业”并不是阿弥陀佛摄取往生的必要条件,不是佛说的门槛。当然,我们这么去解说阿弥陀佛的慈悲,并不是鼓励修行者去造业——这点恶见邪思维最好不要有,不要想歪了!
不然,《观经》下三品往生的经文,你就无法解释了!就连造作地狱重罪的极恶众生,他们在临命终时,只要忏悔念佛,就尚且能够得佛摄受,弹指往生——请问,他们这个算是造的新业,还是旧业?而且佛陀慈悲摄受他们,难道是在鼓励众生可以放心大胆的去造恶造业吗?所以,这些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却偏偏有人想不清楚,搞不拎清,不懂得对照经典去正思维,这能怪谁?
要试着站在佛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佛陀就像父母,我们这些儿女再顽劣,再不完美,但是只要我们真想回家,那么慈爱我们的父母就会绝对无条件地伸开双手,接引和拥抱我们——这点请你和你的师父都要好好思维清楚,不要心怀谬误,否则就实在是太可惜、太可惜了!
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为何念佛没感觉?
居士:师父您好,佛是念念关爱我们的父母吧?为什么当我呼唤远在他乡的妈妈时,内心会充满温暖,泪湿眼眶。反而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时心中全无感觉?很机械地念……是罪业很深的原因吗?
大虚法师:那是因为你还没有记起!
譬如浪子离乡,抛弃父母多生多劫,早已忘了真正的父母是谁!所以念佛初始全无感觉,但只要信愿不退,坚持念下去,就一定能重新开启父母和子女之间那种天性的感应,重新连接佛力的摄受和加持——这是绝对的,不用怀疑!
无数前辈修行者,他们早已用自己的生命去实践了这个真理,验证了阿弥陀佛与极乐净土的真实不虚,《净土圣贤录》里记载历历分明。如果我们还是冥顽不信,还是不懂得去吸取和遵循前人经验的话,那就说明我们实在是太笨,也太可惜了!
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净土不是桃花源!
居士:陶渊明的桃花源是真实的还是理想的寄托?
大虚法师:是善意,但也是妄想……
居士: 那么比世外桃源更加美好的极乐世界呢?
大虚法师: 佛陀不是浪漫主义的文学家或幻想乌托邦的哲学家,佛陀是如语者、真语者、 实语者、不妄语者,他是生命的证悟者和超越者,他的智慧与慈悲不是世间凡夫所能想象和比拟的,你不用有丝毫的担心或疑虑。
而且净土的伟大生命境界是经过历代祖师和无数前辈实践检验过的,我们也同样正在实践和体验——我们后人已经不需要再检验了,因为净土法门早已成为千锤百炼、非常完美的法门——所以,我们若有缘遇到此一圆顿妙法,信受就好,老实持念就好,平淡坚守就好……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净土的无上奥义,并开启那扇往生解脱的横超之门!
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法华与净土
居士:有个问题, 请师父开示。所谓“《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这是《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的开篇第二段。
“闻即往生”不知是否法华义理? 闻即往生,我不知道是出于法华教义的哪一部分? 这个闻,如果按照菩萨三慧,就很好解释,往生又如何理解? 这是一位师兄问我的,弟子不懂,所以才劳驾师父……
大虚法师:往生即是无生! 不论散心定心,若见若闻法华了义,皆得同归无心无生、不一不异之本来,弹指相契,法尔如是。唯凡夫障重,不识家宝,念念生心,复入轮回,犹不自知耳……
居士:师父,我想知道与净土何干?因为印光大师在开篇谈赞叹净土,才提起的—— 师父,弟子无法给那位师兄解释……
大虚法师:无心无生、真空妙有之本来面目,即是弥陀究竟之常寂光净土,弥陀以极乐报土摄受众生,导向寂光,令众生同证华严境界,同入毗卢性海,悲智双运,有何疑哉?!
另,请告知那位居士:在基本的正见和正思维还不具备、还不圆通的情况下,聪明点,就不要去思考那么多高难度的问题了!浪费时间精力,不如老实念佛,老实听闻祖师开示,久后功业成熟,不假方便,自得心开,那时很多问题自然就会明白了。
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关于“专弘净土”
居士曰:顶礼师父!南无阿弥陀佛!
弟子关注师父微信时间不长,但很喜欢师父的见解和分享,每一篇都用心拜读。昨天弟子看到师父朋友圈里的一张图片(就是没有五官泥塑的那张),第一反应就是“无眼耳鼻舌身意”、“还父母生前本来面目”这类的联想!我平时就是一句佛号、熏习弘愿寺的法义,纯净土的,出现上面的联想,弟子反思出了不安。
师父分享的法义包罗万象,以净土为主,不乏禅味;弟子初学,心性不定又愚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染香人的“香气”夹杂了。师父正知正见、辨才无碍,受师父法化的弟子那么多,师父为什么不专弘净土呢?师父身上肩负的责任弟子并不明了,可净土是释尊出世本怀、弥陀本愿呀,多少祖师大德都放下了本门、专弘净土。
弟子知道是自己看到图片后想“歪”了,与师父本意相悖,好希望今后再受师父教诲,把图片看作“但求大愚痴之身,得成精勤念佛之人”、“念佛在心、不在六根”等等与净土宗相关之意!弟子失礼,向师父赔罪,南无阿弥陀佛!
大虚曰:首先谢谢你的善意和发心!南无阿弥陀佛!
其次,所谓“专弘净土”的意思,并不仅仅是说“其它都不谈”那才叫做“专”,其实“一切导归净土”,这也是一种“专”。所以若因此觉得自己的“染香之气”味道变杂了,那实在是自己的鼻子和知见出了问题,不能怪老衲,更不能怪佛陀,因为首先是佛陀没有符合你“专弘”的标准。
每个法师的背景、发心、愿力和使命都不尽相同,像净宗法师是很圆通的老修行了,他就不会觉得老衲“应该如何如何”,你们实在是该跟你们师父好好多参学的!所以不要老拿一种自己觉得很好的固定的“模式”来硬套或者要求其他人——这是初学者或不通达者最容易犯而常犯的毛病!
须知大千世界,森罗万象,诸行不妨并存;虽然净土为归,但善巧各异,法法又岂有定法?
所以你虽然是善意好心,但知见仍稍欠圆融,还不够成熟,你如果真有深入通达的理解,那么这个话以后你也就不会再说了!望了解,再次感谢!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净土品位的差别和无差别
居士问:师父,弘愿寺书中说念佛无品位、超越品位,而从您的《洞见和真相》中看到是有品位的。弘愿寺书中说品位是在因地遇缘不同才有品位,往生极乐后就没有品位了! 而且说杂修不能往生,想往生必得放下自己所修的功德入弘愿门念佛才可以往生。
问:本愿称名的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有没有品位、果位的差异?
慧净法师:本愿称名都是进入报土,既然是报土,就不在品位、高低、阶级当中。涅槃是不生不灭,没有品位、高低、阶级的差别,若有差别,就不是无为涅槃了。就好像出生为天人,不假修为自然五通具足,如果因为业障而堕落成飞禽,牠不用学习,自然就有飞的能力,人因为没有那个业力,怎么样也飞不起来,所以,如果往生到弥陀涅槃的境界,不需假藉其它的加行,所谓「六识纵横自然悟」、「十地愿行自然彰」,因为极乐世界是涅槃的境界。
大虚曰:第一,知见的对错,必须要对照佛说的经典,这是唯一绝对的标准!
第二,所谓杂修,并不是绝对不能往生,而是较难往生,以疑多障重故,修行者多感生边地疑城——这个对比经典来看就明白了,有什么好纠结的?而且《观经》里佛陀介绍的几种往生修法,那个可不能说是“杂修”,只能说是“难修”,不如持名摄机深广、“易行易证易往生”而已,所以通常不予推荐。
第三,法师说往生后没有品位差别是对的,但也不全对,慧净法师只说了一面而已,所以容易让人误解!
就像无数大河小溪流入大海,它们只能是同一个咸味,而且只能说是同一个大海,海水和海水之间在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都是同一涅槃空性。站在这个角度来看,任何往生者都是没有品位差别的,甚至不往生者也是与佛无别的,毕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究竟义。
但这个无差别中的差别显现也是很明显存在的,凡夫、天人、罗汉、菩萨的境界和佛毕竟差距很大,忽略这个事实,那么说法往往就会引人错解了!
往生净土的道理也是如此,经典上佛陀明明说了很多方法皆可往生,这些方法分别为摄生三愿所摄,其中持名念佛当然是最简单易行、最直接了当的一个修法,最适合所有根器,最值得推荐,但我们绝对不能因此说其它法门就不可以往生净土、修其它法门就绝对不能往生了!这样说明显就和佛说的不符,明显有偏,那搞不好就会引人邪见甚至谤法,反成不美!
另外,凡夫、罗汉、菩萨往生净土后,于无差别中还是有品位差别的,还需要渐次修行,逐步圆满。就像你一移民美国,就立刻成为美国公民,一切权利和总统都是平等的,但你如果认为自己立马就可以做总统,立马就可以和总统一样境界,那我只能不客气地说你是傻瓜了!
所以经典上才说往生后根据个人境界的不同,还是要继续努力修学的,并不是你一往生就是阿弥陀佛了。于无差别的净土涅槃界中,既要注意其中的差别宛然;而于明显的次第差别中,又要了解其中的“实无差别”——这才是圆融通达的中道正见!
所以法师说法的时候,如果只强调“无差别”、或只强调“差别”的一面,那都是有偏的,容易误导初学,尤其是比较死脑筋的初学。这点我们当引以为戒,要学会自己“依佛依法”、对照经典去圆融闻思,这样才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岐见。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不要给念佛助念添枝加叶!
某法师:东北某著名法师说,助念送往生要诵戒,搞不懂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助念诵戒岂不误大事啊!看来他对念佛法门并不了解……
大虚法师:这位东北的法师,五台山果戒比丘曾经说过他的知见有很多问题,所以我一般都不给大家推荐他。
关于助念诵戒,他是从律的角度来谈的,其心可以理解,但这个的确不是净宗专业透彻的知见……
多余多事,就容易成为往生的障碍了,所以后人若对净土一法添枝加叶,不依佛慧说法,即为魔摄,即落邪网,反成不美!
我辈当引以为戒,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佛法能除贫穷吗?
居士问:师父,我每天定数念2000声佛号(不少于2000声),另诵《普贤行愿品》一次,另再诵《大吉祥天女咒》一到三次。诵《大吉祥天女咒》是因经济较差,想换个好点的工作或者让自己的销售业绩好起来。这样做可如法?求师父开示。南无阿弥陀佛。
大虚法师:出世解脱之法,却被你拿来求世间无常的小福小果,你说如法吗?划算吗?发心和知见不正,修法无益!
居士曰:可我是念佛求解脱,念咒求福报,这样也不对吗?《大吉祥天女咒》不是能除贫穷吗?
大虚法师:佛法除的是“心灵的贫穷”,念佛持咒是为了开启自心定慧的宝藏,内在的富足若能显现,则外在的财富自然具足——内在富足的人多喜布施助人,则福报不求而得;内心贫乏的人不明此理,多心外索取,欲求无度,则福报反难成就!
是故修法破执,自利贪求之心越少,则福慧越厚;利他无我之心越明,则福慧越彰!倘若背道而驰,错解佛意,则如金屑入眼,“三世佛冤”矣!
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欲知前生,不如念佛!
某法师问:阿弥陀佛!请问,怎样修行,可以知道自己的前世?合什!
大虚曰: 这种事情不要来问我,老衲对这些前尘影事不感兴趣!
所谓前生后世,六道轮回,不过是凡夫自取迷堕的障眼法,本来如幻,非关实相。执著前世,前世又有前世,万劫千生,无有穷尽。就算是以外道或佛道的禅定功夫开发神通,看到宿命,那也仍然还是门外的痴汉,与解脱无关!
汝发心出家,福缘殊胜,当求正知正见,以荷担如来家业为志!奈何愚迷一如凡夫,不求正念解脱,却问虚妄前生,真是何其颠倒!
建议与其惦记前世,不如修好今生,超越来世;与其妄想驰骋,不如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横超一切!届时自在如佛,什么三世因果、无明大梦,悉皆洞见;兆载轮回,无量幻垢,自然冰消。如此快哉易行道,难道不比汝盲修妄求胜过亿万倍乎?!
祖师尝云:贼心不死,知见不明,修法无益!是故山僧唠叨,直言不讳,若有得罪,还望大德莫怪!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愚蠢的提问
居士问:有居士问大安法师,某某法师提倡“善导大师”是净土宗初祖,说修学“善导”念佛不用皈依、不用持戒、不用修福等等,大安法师对此做了严厉批斥!不知师父怎么看这个问题?
大虚曰:是这个提问题的居士愚蠢!他自己邪思维错解了净宗法师的开示,然后拿这个错解的意思去提问,那当然会被大安法师喝斥!
净宗法师什么时候讲过按照“善导大师”所教念佛就不用皈依、不用持戒之类的话了?真是蠢人听法,既害死自己,还谤了法师!你可以去我空间看看我转发的净宗法师谈念佛持戒的开示就会明白了,其它关于“初祖”的问题也可以去百度搜索看看,看看法师全面的分析和理由......
这个居士以自己的错解误导了大安法师,这个因果,不知道他以后怎么忏悔得了?!真是愚蠢又可怜!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与其悲伤问前世,不如赶紧多念佛!
居士问:师父,有什么途径可以知道我和孩子的前世,我的儿子今生怎么会得这么严重的病?腿都没了,性命还保不住,我想不明白啊!
大虚曰:因果法则从来就没有出错过,有因就有果,反过来推理,有恶果也一定就会有前因!至于是什么因其实已经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接受现在的果报,真心忏悔过往的恶业,猛厉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才是当务之急!
居士曰:师父,一想到孩子要离开我了,我这心里就受不了,真想和他一起走啊!
大虚曰:理解!不过生死平常事耳,你们在轮回中都已经生生死死无数回了,还这么执著?!再说生死不过是一场难舍难醒的大梦,你不希望孩子彻底从这个恶梦里觉醒过来吗?还不赶紧多多念佛?!与其浪费时间悲伤,不如接受命运,念佛求生,这才是最明智、最恰当的做法!
这个时候的悲伤,对孩子、对生命一点帮助都没有,只有念佛求生净土才能令孩子“因祸而得福”,跳出轮回的魔网!所以何去何从,机缘珍贵难得,要自己尽快想清楚,要赶紧做出决断啊!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对善导大师的质疑
居士问:对所谓祖师要尊敬,而不能迷信!据说,印光大师在文钞里曾经赞叹善导为弥陀化身,这个说法可以成立吗?印光法师真的有这个能力或资格评定某某就是某佛的化身吗?他如果没有这个水平做这个认定,是否有打妄语之嫌?
另外,据说(待考证),印光法师在文钞里至少三次说善导是“坠树而亡”的。如果学人完全相信他说的是“弥陀化身”,是否也应该相信他说的是“坠树而亡”?而对于一个可能“坠树而亡”的祖师,学人是否应该遵从佛陀临终强调的“依法不依人”的特别遗嘱?
以上是一位朋友的疑问。
这朋友还有一个询问:以善导来“楷定古今”,这个“古”字是否包括释迦佛本人?也包括古昔的诸佛菩萨?
假如,善导在法义上与佛陀在某一方面有一点点不同,学人在此到底是应该依佛,还是应该依善导?三皈依中之一,是皈依佛陀?还是皈依善导?
大虚曰:这种外行半桶水的质疑,错漏百出,思维偏狭而不全面,某居士你自己都可以依法和依据史料来驳斥他……
你这个朋友,说实话,思维已经走偏甚至走邪了,很危险!
让我们专业法师来驳斥这种业余的质疑,那真是有点欺负人!因为俺学过因明……
如果不介意的话,那么请你稍待,等俺吃完早餐后,再为你一一全面分析此人在思维和见地上的所有错漏……
居士曰:今天上午与下午要参加会议与活动,傍晚方便联系!
大虚曰:一,对祖师不要迷信,没错!但是祖师之所以被定义为祖师,那是因为他们的智慧、德行和修证都得到了历代大德的公认,对这样的祖师起质疑,既是自不量力,也是无理取闹,而且还有堕入谤法谤僧的危险,非常可怕!
按照此人的逻辑,那历代祖师包括佛陀,都没有什么不可以质疑的,这种心态实际上已经开始入魔,要注意反省和把握分寸,否则以后因果必然大恶,会极其麻烦!
对祖师的某一句开示,我们后学可以依法去仔细探讨、研究乃至质疑,但是如果凭此一点就去全面质疑或全盘否定祖师,那就真是大错特错了。
在祖师和祖师之间也并不是全然相同的,有的祖师是属于那种示现圆满无谬的、可以绝对信任依止的“如来应世”,而有的祖师则是属于有一定局限性的、不那么圆满的“菩萨化身”。像我们的善导大师就是属于第一种,被尊奉为净土二祖,历代早有公论定论,所以无需再多余探讨,对此有质疑者,不是外行,就是魔类!不可同行,不可与语!
二,印光大师赞叹善导大师为“弥陀化身”,并不是他的发明。早在善导大师住世之时,大师每念一句佛号即有一道光明出口,与金刚上师辩论满堂佛像放光作证,为屠夫一指西方圣境即刻现前,乃至满城断肉、僧俗咸归……等等,大师的德行事迹,早在当时就已经被很多人传为“弥陀化身”、“大圣垂迹”,只不过大师从来不予承认而已。
一直到了净土五祖少康大师的年代,少康大师亲见善导大师的著作放光、现化佛菩萨,又在礼拜善导大师的时候亲见祖师现身化为阿弥陀佛,并对他有所叮嘱……至此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的事实,才最终确定,成为“千古不疑之案”!
而少康大师本人的示现也非常殊胜,他每念一句佛号就有一尊化佛从口而出,大众俱见,最后自在坐化,放光往生。须知,修行证量达到这种境界的大德,他们是绝对不会妄语欺世的,所以其言其行可以令众人信服!如果对此还有质疑狡辩的话,那么愚蠢到这种程度也就不用再谈了。
而印光大师就是据此而有“弥陀化身”之说的,现在你觉得大师的说法还是否能够成立?还是不是大妄语?
三,建议:与其质疑印光大师的能力、资格或水平,不如回过头来,深深质疑一下自己的思维、智力和水平。
没有自知之明很可怕,一个人如果我慢痴疑而不知反省,那么基本上就可以说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
四,印光大师在文钞里说的“坠树而亡”,请去找到原文查看,不要“据说”——这种轻率无理的态度,已经不是在“质疑”,而是涉嫌“骄慢毁谤”了!
请问你这个朋友是脑残吗?这种“据说”、没有考证的东西也敢拿来问我,他是想找骂还是想找抽啊?如果他敢当面来问,你信不信老衲一香板就抽过去?!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印光大师谈及的“坠树而亡”,其实是在质疑和否定这种说法,而不是像你这个朋友说的,是把这个当做了事实——这里不要搞错了!而且就算印光大师有过这个说法,那也不能成为证明善导大师有错的论据。
那么,关于这个“坠树而亡”的说法,我曾在讲解《观经》的时候就详细分析过,具体摘要如下:
{……善导大师据记载,他是在六十九岁的时候预知时至往生的,不过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历史上总共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根据《佛祖统纪》的记载,善导大师是在柳树上自杀的。大师有一天忽然对人说:“此身可厌,吾将西归。”这个身体很讨厌,我将要往生西方了,回家。所以他就爬到寺院门前的柳树上,向这个西方祝祷说:“愿佛接我,菩萨助我,令我不失正念,不存恐惧,得生安养。”安养就是极乐世界,说完大师就从树上跳下来往生了。这个记载,我个人认为很有问题,第一,善导大师的行为有问题;第二,大师那几句话里面透露出来的见地有问题,那完全不像是大师这种程度的人该说的话,什么叫“不失正念,不存恐惧”啊?对不对?开玩笑的事!像善导大师这样的人还会去担心什么正念和恐惧的问题吗?
好几年前,曾有一个禅宗的师父问我,他说,善导大师的修行那么好,他走的时候为什么不好好走,干嘛非要从树上跳下来自杀呢?至于嘛?这个师父的心里就起了疑惑了。说实话,我当时也觉得很奇怪,因为很不应该,反差太大,按照大师的修持和为人,他再怎么着都不至于这样做啊?对吧?这个疑惑我一直到好几年后才搞明白。
我们先来看看第二种说法。第二种说法是根据《莲宗宝鉴》第四卷的记载,善导大师还真是在柳树上往生的,只不过他向西祈祷、祝愿完毕后,并没有跳下来自杀,而是站在柳树上“端身立化”了,他站在柳树上,站着往生了。这个说法虽然比第一个说法神奇一些、美好一些,但我认为也不可信。这两种说法,据我所知,其实都是以讹传讹,那根本就是我们前面讲的那个京屠夫的故事的翻版,还记得吗?那个京屠夫不是也在树上跳下来往生的吗?这个故事不晓得被什么人移花接木,硬套到了大师的身上,编这种故事的人,不管他的用心有多良善、有多好,我认为这个人的心术都是很有问题的!尤其是第一种说法,不知道误导了多少人,让很多人对大师产生误会,所以这种做法,这种好心,我们不敢恭维!
那么根据第三种说法,根据《香光阁随笔》的记载,善导大师根本就不是像前面那两种说法那样,不是那样走的,大师实际上和很多祖师大德一样,走得很正常。大师在往生前,他所住的寺院正在他的监督下画壁画,画那个净土变相图,他忽然呢,画着画着,他突然有一天就很着急,就催促大家、命令大家说,你们要尽快完成!弟子就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吾将西归,可住两三夕而已。”我只能再住两三天,我就要往生了。结果两三天后,善导大师就忽然示现了一点小小的病相,一点小小的疾病,然后他就回到房间里,把这个房门掩上,躺在床上没多久,就“怡然而逝”了——这是原文,“怡然而逝”,很安祥地,带着微笑走了。
大师往生之后,“身体柔软,容光如常”,那个样子没变,房间里呢,“异香音乐,久而方歇”,房间里边还能闻到很奇异的香味,听到很奇妙的音乐,很久很久才消失,这个正是决定往生的瑞相。像这个记载,我认为才是关于善导大师往生的正确记载,前面那两种说法多少都有点儿扯,不可信。……}
善男子,大虚不才,虽然人微言轻,没有什么修行,但是关于上述的分析,建议诸位大德可以当做定论来看,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楷定古今”吧!如果大虚所言无谬,那么我日后定当能够承佛威神,身无病苦,自在往生。
五,你这个朋友,口口声声说“依法不依人”,但是我们一路剖析下来,事实上已经发现他的思维存在很多漏洞,知见存在很多偏差,他其实并没有真正的“依佛依法”去慎思明辨,他更多的只是依凭“自我”去“妄测”,态度轻率,心怀骄慢,自以为是,思想偏狭而不严谨,实在不能算是一个真正专业、正见的修行者。
这种业余水准的“票友”,不是剑客,却来逼迫真正的剑客“亮剑”,那么自取其辱乃至丧身失命,就是很正常的事了,不要怪别人!
建议你这个朋友,好好反省自己,去重新补补基础课吧。当然,如何选择,完全在他,因果自负,一切随缘就好。
六,善导大师的《观经四贴疏》“楷定古今”,这是汉传各宗历代祖师都没有任何异议的,现在你这个朋友有质疑,甚至扯到了“皈依佛”还是“皈依善导”的问题上,那么请问他是自认为比历代祖师都更高明吗?还是他认为历代祖师都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选择了“皈依善导”,而没有“皈依佛”?换言之,他是在质疑历代祖师都破了“三皈依”吗?真是荒唐透顶,愚不可及!
另外,善导大师所说“楷定古今”的意思,是指“楷定”了古往今来所有对弥陀本愿本怀有所错解的诸位大师的歧见,确定了“机法二深信”,确定了弥陀希望众生“一向专念,摄取不舍”的本愿本怀……这跟“本师”和“古昔的诸佛菩萨”有什么关系?十方诸佛可不会对《观经》和弥陀有丝毫的错解与质疑,所以善导大师也根本不会去“楷定”他们!因此你朋友的这个理解完全就是邪思维,建议还是多多念佛祈求加持,尽量提高一下理解能力吧,OK?!
七,最后,再次强调明确一点,善导大师的知见正大光明,智慧圆通无碍,修证圆满无上,他所说的一切完全符合佛意,没有任何“不同”的地方!如果你的这个朋友觉得有所不同,那么请你转告他一句话:他肯定是错了!绝对不会是祖师或佛陀错了!
如果对此道理不能有很深刻的反思反省,如果不能很“残忍”地去依法进行“自我否定”,那么说明此人还并不算是真正的修行者,佛法的大门他还没有真正进入呢,那么一切免谈即可。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昙鸾道绰两位大德能补充为净土祖师吗?
居士曰:大安法师开示:
我国隋唐时所列净土教祖师,常以慧远、昙鸾、道绰、善导四大师并列。昙鸾、道绰二大师,对净宗根本理念的建构,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且专修净业,志求往生,亦属功德高盛之列。然净宗所列十三祖之中,并无他们的地位,许多净业学人都心存疑窦,并试图找寻一些原由……
宋代宗晓法师以天台理念所作的只取善导,不列昙鸾、道绰二师之拣择,实则代表着中国佛教界对净土宗的一般看法。自古以来,中国的佛教行人,受儒道思想的浸润,得大乘各宗派的陶冶,因而自信自肯之心颇为隆盛,侧重自力,或自力他力并重。在这种文化背景与心态下,一些祖师大德弘扬净宗,常以融会他宗,自力他力并重的面目出现。其舍圣道专归净土的观念,难以被通途教门的法师所接纳、认同,亦可想而知。
至于昙鸾、道绰二大师的历史悬案,余以为:鉴于昙鸾、道绰、善导三大师有一明显的传承脉络,故取集大成者——善导大师为代表,列为二祖,与慧远大师交相辉映,一则自他二力并重,一则突显他力本愿。
这两大念佛法门的参照坐标,提供中国净业行人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春兰秋菊,各擅其美。只有应机之差异,并无实质之高下。
大虚曰:以下为个人观点,不见得对,仅供参考,也请大家思考:
宋代宗晓法师只取善导而舍昙鸾道绰,那只是他个人的知见,虽然可能“代表了当时佛教界的主流认知”,且被后世学人所接受,但未必就说明了他们是“绝对正确”的,未必就代表了绝对真理!
所以后世如果有不同知见可不可以?有不同知见是否就代表了是大逆不道,是欺师灭祖?
请问谁敢说这种话?谁敢说自己在佛法领域有这样的“暴力霸权”?除了佛陀,谁敢说自己有这种绝对的权威?
须知,净宗法师他们提出的“昙鸾道绰两位大德也应该是净土祖师”,并不是在“取一诽余”、诽谤其他祖师,他们只是觉得昙鸾道绰应该补充进祖师序列,不应该忽视他们的历史功绩——这个知见就算有人反对,但也绝对不能说是邪见!不是吗?
如果有人认为昙鸾道绰善导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取一个集大成的善导大师为代表就行了——这个逻辑思维其实是说不通、是有问题的,经不起推敲!
因为按照这个取舍的逻辑,如果有人说净土十几祖都是一脉相承的,那么他们是不是也可以擅自取舍,也只取一个两个为代表就行了?这样净土十三祖就要省略为净土四、五祖了,可不可以?很显然这是扯淡的思维,是不合理的!
已经被公认和接受的净土祖师,的确不能擅自“妄减”,但是在考察修行德行和历史功绩的基础上,我们能不能把昙鸾道绰两位大德补充进祖师的序列?我们后人能不能恢复两位大德应有的历史地位,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以利益更广大的众生?
我觉得这完全是可以慎重考虑和深入探讨的,不能简单轻率的一味否定。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重要推荐)大虚法师:诸师探讨念佛
某法师:《佛说阿弥陀经》上说:一心正念,心不颠倒,阿弥陀佛才能接往西方。
刚刚看了发在群里的念佛,有一句是这样子的:我们张口南无阿弥陀佛,闭口南无阿弥陀佛,心中有没有妄念、心中清不清净,不重要,也不需要管他。我们只管任其自然地念佛,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往生西方净土。这是超越自我的最好方式,不需要在自己心中用心。
如此不须心中用功,临终可往生否?我个人觉得阿弥陀佛都快被改成上帝了,请各位大德除我心中疑惑。
大虚曰:只管念佛,老实念佛,这本身不就是在用功吗?如果要从“用功”的角度来讲……
只管念佛,专一念佛,不虑妄念,久而久之,妄念自然不除而除……
这方面的开示,净土祖师说的还少吗?
痴老妙:愿,是往生净土的关键……愿若真切,便与阿弥陀佛大悲愿力相应。与佛功德相应故,蒙佛力摄受,命终之时得佛接引,即生净土。
若真愿者,必自觉常念弥陀圣号。
大虚曰:真信切愿之后,自然就会老实念佛,换言之,老实念佛就是真信切愿的具体表现,也是得佛加持断除疑根的关键。
某法师:那条件是真信切愿,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已生起清净心念佛了?
如此说来,那么……不需要在自己心中用心,是个念佛的什么境界?
大虚曰:疑多信少、或者半信半疑者,只要老实念佛,持之以恒,必能得佛加持断尽疑根,生起真信切愿而更加老实念佛……
所以提倡老实念佛,以一念取代千念万念,摄心修定的要旨自在其中,甚至禅宗不二直指的奥义亦在其中!
然,净土他力法门不同于他宗者,就在于修行者即使没有所谓的禅定,没有清净心,只要信愿不退,老实持名,也必能仗佛慈力,横超往生。
他宗修法,若不破我执、断见思惑,则解脱全然无望。此中差别,望诸师深思……南无阿弥陀佛。
痴老妙:大虚法师有很多这方面的开示,可以看他朋友圈。
大虚曰:看来法师并不了解净土祖师说了什么?是这样吗?
那建议还是先去看看净土祖师的论著吧,比较靠谱……
另,即使不从“消除妄念,心中用功”的角度来谈念佛法门,并不代表念佛法门就没有消除妄念的作用,就不是心中用功了——这个逻辑思维要清晰。
毕竟,佛陀说的无上解脱法门,怎么可能那么浅薄?
历代祖师都曾反复强调,持名念佛一法是“至圆至顿”的,不共他宗的奥义是“全仗佛力”,是“果地觉为因地心”,是“唯佛与佛,乃能了知”的究竟境界。
所以如果我们想简单想歪了,那么不妨和祖师所说对比一下,看看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那么往往是我们有错解,而不会是祖师错了——这个原则和知见,诸师认同吗?
某法师:以一念取代千念万念和破我执断见思惑,我觉得没分别……
大虚曰:那么请教法师,你扪心自问一下,你觉得自己这辈子不管修什么法门,能达到破我执断见思惑的四果阿罗汉的境界吗?
某法师:我觉得有异见、有讨论也是种很好的增上,不要因为我的问题而联想到我本人啊……
大虚曰:法师,生死解脱的问题难道不是事关我们本人的吗?如果不是事关本人,谁还学佛念佛干嘛?
某法师:只要我心坚,见性成佛有何难?!我心不坚,老实念佛也枉然……说到底还是心!
殊途同归,法无高下,八万四千门,门门利生,佛法并无多子……
大虚曰:现在就需要法师你去很仔细地观察自己的心!
且不说像六祖大师或历代禅宗祖师那样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了,法师你觉得自己能证到阿罗汉的解脱境界吗?
法师啊,还请逻辑思维清楚些!我们现在谈的不是法门的高下好坏——佛说的法门当然都是好的,这还用说吗?!
我们现在谈的是我们每个人的根器和根机问题。而且不说别人,就说自己!
请问法师,你觉得以自己的根器根机,这辈子能证到阿罗汉吗?
问题就这么简单,回答“能”或“不能”,就行了……
我们必须要有很冷静残忍的“自知之明”,是不是这样?
某法师:我的知识能量有限,掉你们的圈里了……感恩!
大虚曰:如果能,那么恭喜,俺们拭目以待法师的成就轰动天下!如果不能,那么法师是不是该思考一下“如何才能保证自己今生得到解脱”这个问题?
而且,就算“我能”,那么再仔细观察一下芸芸众生,绝大多数都是业障深重的凡夫俗子,那么他们如果也想求解脱,他们可不可以也像我一样“能”呢?
直言不讳,法师莫怪!南无阿弥陀佛。
某法师:我要反思一下……感恩!
大虚曰:若无直下承担的智慧和横扫一切的气概,那么很显然,我们不是禅宗这块料——并不是说禅宗不好或不可以修持哈,不要错解!
若真能斩尽一切疑虑和希求,死心参禅,那么此人当是宗门因缘,俺会非常赞叹和鼓励他去体证心印。但慎勿疑谤净土持名一法,否则必难成就也。
反之,若有人能倾心净土,正信正见,老实念佛,那么俺也会非常赞叹和鼓励他,因为此是莲池海会中人,佛力摄持故,不可错解和轻慢也。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痴老妙:你老人家老婆心切,也得悠着点讲,不是关系特熟的恐怕不好接受呢。
大虚曰:是滴是滴!俺又忍不住卖弄风骚了……
痴老妙:卖弄得好!
妙生师:没事,反正作为邪师他已经榜上有名了。
痴老妙:这哥们儿有时候有点猛,怕不熟悉的同参受不了。
大虚曰:善哉!南无阿弥陀佛。
***************圆满******************